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o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观察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垂体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显微镜经鼻孔入路治疗,观察组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均明显由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5),并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垂体瘤患者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效果更佳,有着巨大临床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神经内镜经鼻蝶入 垂体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观察
  垂体瘤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因此对垂体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并安全可靠的方法尤为重要。但在目前对垂体瘤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最为常见的方法即显微镜经鼻孔入路的方法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往往不佳[1]。基于这种特点,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开始得到了较多关注。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了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垂体瘤患者,数量为100例。所有患者均已经使用影像学方法诊断并得到确诊。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在20-67岁之间,平均42.65±5.65岁。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数量均为50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0-66岁之间,平均41.63±5.02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21-67岁,平均43.89±6.43岁。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上的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明显(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a患者使用常规的显微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治疗,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头部冠状CT扫描和MRI扫描的检查,并且明确其肿瘤的实际位置以及肿瘤和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并对患者实施常规气管内插管的全身麻醉,将鼻毛全部剪除并清洁鼻腔。患者需要取仰卧位,头部进行后仰,使用肾上腺素棉条对蝶窦隐窝鼻粘膜血管进行收缩,并使用内镜在中上鼻甲间的蝶筛开口进行找出,并使用微型磨钻将蝶窦分隔进行磨除,并充分的对蝶窦进行暴露,使用30度的内镜对患者垂体组织和肿瘤进行辨认,并使用垂体瘤钳、吸引器以及刮匙小心的将鞍内肿瘤清除,将残余彻底清除[2]。两组患者在切除肿瘤后可以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处理,即在鞍内使用止血纱布或是明胶海绵对于蝶窦以及瘤腔进行填塞处理,对患者鼻粘膜以及鼻中隔进行复位处理,使用油纱条对鼻腔进行填塞。
  1.3 疗效标准
  在本次研究中需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中出现的数据纳入到SPSS17.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本次研究中出现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同时使用(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若差异显示为(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組患者,如表1、2所示:
  3 讨论
  垂体瘤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目前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原因主要是由于垂体前叶的细胞分化异常导致的,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其发生率仅次于脑膜瘤以及神经表皮性肿瘤[3]。由于垂体瘤的特点,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虽然常规的显微镜经鼻孔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术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其治疗安全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同时随着我国人民对于治疗效果要求的提升,常规的显微镜经鼻孔入路的垂体瘤切除术已经无法起到较好的效果[4]。
  通过分析发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显微镜经鼻孔入路治疗时手术野不清晰,同时创口较大造成的。因此目前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使用。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实在对垂体瘤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的全新治疗手段,也是对患者有着重要意义的治疗方法[5]。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相比常规的经鼻孔入路的显微镜治疗方法,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能够明显降低对患者造成的创口大小,同时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野非常清晰、手术方便。在对患者治疗后的病死率较低,也较为美观,是目前对垂体瘤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手段。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激素恢复情况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同时所有差异均明显。综上所述,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是对垂体瘤患者治疗时的有效手段,有着很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文键,李维平,纪涛等.神经内镜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5,14(6):609-613.
  [2] 张海涛,顾志恺,周非等.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5,(30):39-40.
  [3] 彭玉平,漆松涛,张喜安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手术鼻腔结构保护方法探讨[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7,12(2):85-86.
  [4] 张烨,朴浩哲,姚冰等.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经鼻蝶入路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4,(18):41-43.
  [5] 袁雪松,卞晓星,陈红春等.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瘤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5,(6):94-95,98.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深入了解肾病患者行肾穿刺的心理体验,从而为肾病患者制定更为合适的干预措施方案。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选择我院肾科病房收治的10例行肾穿刺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焦点式访谈,需要进行现场录音,并统计分析,提炼相关主题。结果:对肾病患者行肾穿刺的心理体验统计资料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即患者对穿刺针陌生从而表现出紧张和恐惧感、无法确定手术效果、在行穿刺前准备
目的:对腹部手术患者通过全科护理干预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56例行腹部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8例患者,给予全科
【摘 要】 目的:比较人工气道不同湿化方法对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影响的研究。方法:将112例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滴入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实验组采用加热湿化器进行气道湿化,观察两组机械通气3周后VAP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3周后实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探究整体护理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体会,其基本内容的基础是选取了2014年到2017年治疗缺铁性贫血症的100名患者,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不同的实验
【摘 要】 目的:探讨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PHN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60例PHN住院患者进行药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评估患者入院、出院时的疼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60例PHN患者临床治愈34例(57.5%),好转21例(35%),无效4例(7.5%),总有效率92.5%。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根损伤及全脊麻危象,安全性高。结论:本研究应用无创疗法和微创疗法对PHN进行综合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副
目的:探讨角膜移植术后护理干预对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移植成功率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100例角膜移植术患者为对象,随机划分2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 予常规护理、全方位护理.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康复、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期间采取的护理方案的不
【摘 要】 [目的]:探讨MTX配伍米非司酮在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杀胚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在富民县医院住院治疗异位妊娠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随机选取每组32人;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血HCG下降或上升情况及B超下包块长大及缩小的情况,有无腹腔内积液增加,给予观察组MTX配伍米非司酮治疗;给予对照组单用MTX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保守治
目的:研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肛屡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潞留.中的作用.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肛瘘术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均分成研究
【摘 要】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妇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上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由于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的产妇出血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经常规治疗后无效,均给予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统计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28例患者效果显著、2例有效,治疗显著率为93.33%(28/30)。结论:在孕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