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之浅见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sansan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创新精神,因此,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数学教学,不仅要研究数与形的规律,还要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应用题教学,除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外,对一些典型的解题思路,应予以强化训练。在教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我是这样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
  一、认准单位“1”
  在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认准某个量为题目中的单位“1”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工作。只要确定了单位“1”,其它各量以它为标准,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假如错认单位“1”,必将导致错误的结果。找单位“1”,要在叙述两个量的倍数关系的句子中找。例:买大米、面粉一共用了69元,大米、面粉的钱数比是12∶5,每千克大米0.8元,比每千克面粉贵60%,面粉、大米各买多少千克?此题把比例与分数知识融在一起,先把68元按12∶5的比例来分配,求出面粉、大米的总价,然后求面粉的单价。要求面粉的单价,关键是看谁是“1”,根据“比每千克面粉贵60%”这句话,应该把面粉单价看作单位“1”,这一点认准了,其它问题就好解决了。
  二、量和率的对应
  在解答分数应用题时,要注意找出与具体数量相对应的分率或百分率,根据对应关系,找到解题思路,这是解答此类应用题的一种重要的解题思路。如:甲、乙两仓库,甲仓库存粮96吨,从甲仓库取出它的 ,从乙仓库取出它的20%,这时,甲乙两仓库粮食比是4∶3,乙仓库有粮多少吨?此题把分数、百分数及比的知识融为一体,综合性较强,解题时需用对应关系分析:取出甲的 后,甲仓库剩下96×(1- )=64(吨);而甲乙余粮比为4∶3,即64× =48(吨)。这恰好是乙仓取出20%后的对应量,即乙仓的(1-20%)是48,求乙仓库原有多少?
  三、注重倍数关系的转化
  在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有时题中有几个分率或百分率,它们的标准量不同,使应用题问题复杂化,解答时,需要把单位“1”先化统一。如:一根绳子,第一次用去总长的30%,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 ,共用去60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这道题,两次用去的所占的分率单位“1”不统一,需用对应关系先把单位“1”化统一。第二次用去第一次的 ,即用去全长的30%的 ,30%× =10%,两次共用去全长的30%+10%=40%,这就是60米的对应分率,即全长的40%是60米,求全长。
  四、以不变应万变
  有些特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需要根据题目特点,在变化中找不变条件,从而找到解答方法。如:两桶汽油,从甲桶倒入乙桶1.2千克,两桶油相等,如果从两桶中各取0.6千克,那么乙余下的是甲余下的 ,求原来各有多少千克?想想:从甲桶倒入乙桶1.2千克,两桶油相等,则甲乙两桶油相差1.2×2=2.4(千克)。如果从两桶中各取0.6千克,这个相差数不变,它就是乙余下的比甲余下的少 的对应量,即甲余下的 是2.4千克,甲余下2.4÷ =3.6(千克),甲原有3.6+0.6=4.2(千克),则乙原有4.2-2.4=1.8(千克)。
  五、加强比较
  比较有倍数的比较和数量的比较。在倍数比较中,掌握“1”倍数是核心;在数量比较中,同样多是关键,抓住关键,找出突破口也就找到了解题办法。
  六、相互沟通,灵活运用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分数比这两个概念更是如此。分数可以化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我们把这两部分知识沟通起来,就能使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简单化。如:甲独做15小时完成一批零件,乙独做20小时完成,两人共同来做,完成任务时,甲比乙多做了210个,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这道题属于“同时做工”问题,首先,在他们单独做时,由于工作量一样,所以时间与效率成反比例,甲乙时间比为15∶20,则甲乙效率比为20∶15=4∶3,同时做工,所以甲乙工作量比也为4∶3,也就是把这批零件平均分成7份,甲做其中的4份,乙做其中的3份,甲比乙多做1份,它的数量就是210个,这批零件共有210×7=1470(个)。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根据题中的具体条件自觉、灵活地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就可以发现新方法、制定新策略,长期坚持这样的训练,学生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的天地,给他们一个自主的空间,让他们乐学、会学、善学,让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课堂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涵盖了各学科教学工作的普遍性,任何一门课的教学目的与同期教育的理想效果相接近,就是教育改革的成功。小学美术教育离不开大胆的想象,没有自由的广阔的想象天地,美术教育就难以找到自己的灵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重点发掘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美术学科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把美术教学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美术方面的实用人才,是新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目
期刊
汉字是汉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识字是一个人文化素质提高的第一步,因此,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将识字和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我们低年级的教学中,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进行识字和阅读教学,要善于吸引儿童学习的注意力,依据教材和儿童的实际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机勃勃,让学生们在课堂内外都能轻松愉
期刊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可以增加知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学会处世,培养良好的心态,形成独特的风格。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外阅读量,并增加了阅读推荐篇目。可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巩固和发展课堂教学的成果,更快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更好地达到语文教育目标。课外阅读如此重要,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如何?作
期刊
信息技术与课程已经逐步走向深层次的整合阶段,信息技术这种手段、方式、环境已经融入到了各级各类课程门类的教与学中。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积极倡导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信息技术作为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的手段,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培养探究能力有着独特的优势。
期刊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期刊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逻辑培养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孔子说过:“学启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打开学生思维空间的有效途径,问题的出现能够激发求知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相结合,有意识地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拓展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
期刊
新的美术课程,为努力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美术教育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设置了“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姑且叫做美术综合实践课程吧。美术新课程加强了美术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加强美术学科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期刊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主题是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活动的内容就会零散,也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主题选择要基于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储备,要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世界,了解他人并学会与他人沟通。教师应注重诱导启发、讨论协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意识,把这些兴趣和问题提升为有意义、有价值的主题,为综合性学习提供明确的指向。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
期刊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要给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探求一个宽松的、愉快的境界,解决“腹中空空,无话可写”、缺乏素材这一实际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在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作文训练中,要从实际出发,拓宽取材范围,为作文服务。  1.鼓励学生干农活、做家务。  如割谷子、小饲养、
期刊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各种有效性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训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从各个方面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和实践,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下面从八个方面来谈谈新课程下高中化学课堂训练的策略,以期增强课堂训练的有效性。  一、化学课堂训练的目标要明确  化学课堂训练目标是夯实已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深化学生对新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