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祖国·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hy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物理是以实驗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小实验;作用
  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二、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
  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查缺补漏。
  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
  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5期
  [2] 张玉峰.中学物理教学中“小实验”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8期
  [3] 程宏涛.物理小实验构建和谐课堂[J].中国教师.2010年S1期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学生学习历史能力培养策略从四个方面来阐释能力要求即:从历史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初步解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能简述历史观点)的能力;初步解释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初步具备分析、比较基本史实和相关问题的能力。每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训练培养。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能力;培养  初中历史学科属人文学科,其学科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初中阶段是要求学生不但要记住一些
期刊
【摘 要】追求高效打造精品,是热爱教育的最美写真,更是一线教师的奋斗目标和前行动力;优化教学策略,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更新理念开始,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必须从教学内容与思想上深入,必须从教学环节的优化上落实。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知识形成观;备课理念;教学内容剖析;优化教学环节  追求高效打造精品,是热爱教育的最美写真,更是一线教师的奋斗目标和前行动力;而深化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强
期刊
【摘 要】教师帮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延伸到课外,把有限的书本知识扩展到无限的课外阅读中去,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吸引力和感染力,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  课堂是学生从事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力推进新课标的今天,为了落实新课标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广大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让语文课堂焕发活力,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地方。  一、创设宽
期刊
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情境可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认知任务之中,激发他们的认知内驱力,从而引发其解决问题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以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呢?  一、问题情境创设要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基于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利用这些知识作为情境素材,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只有问题结构与学生认
期刊
【摘 要】本文简略地考虑一些射影性质的定理,即关于共点线,共线点的。我们讨论透视的图形的关系,建立笛沙格定理和它的逆定理及它们的各种应用。  【关键词】笛沙格定理  引言:  笛沙格定理是射影平面上的重要定理。许多定理以它为根据,利用它还可以证明初等几何中一些共点或共线问题。笛沙格定理说明,若两三点形有透视中心,则必有透视轴。反之,若有透视轴则必有透视中心。  一、笛沙格正,逆定理  定义1 平面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劇,直接导致了英语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但目前我国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只注重学生认知因素方面,不缺乏对学习中情感因素方面的关注。对此现状本文从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中情感策略的运用,初中英语教学组织中情感策略的运用,初中英语教学评价中情感策略的运用的角度进行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感策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人们需要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去沟通——英语,而这直接导致
期刊
所有改革的初始,新与旧之间总会产生摩擦与碰撞,新教材在带来新理念、新思维的同时,给中学课堂也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广大教师也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法改革与教材改革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应在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合作学习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地探讨和研究。  一、在数学教
期刊
【摘 要】动手操作能力成为今天课改的一个主流,图画贯穿小学课本的始终。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今天,画图能力却不容忽视,利用图画,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仔细观察图,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培养;根据图文进行描述,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规范  【关键词】图画;概念;能力;规范  今天新课本中,小学低年级数学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富于趣味、可读性强的主题图来呈现数学条件和数学问题的,符合低年级儿
期刊
【摘 要】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自己做的事情感到其乐无穷时精神才会高度集中, 才会充分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才会有所创造, 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趣味性;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在目前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不
期刊
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先进理念花样频出,可语文课堂为何越来越多的呈现出“伪语文”现象?自从1978年吕叔湘痛斥语文教学“少、慢、差、费”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在谋求改革。21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的低效教学虽有了一些改观,但实际的教学效率、效果、效益并不理想,反而使这种“伪语文”愈演愈烈。造成语文教学方向感不强甚至方向迷失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些原因导致高中语文教学走入了哪些误区?  误区一:文本解读的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