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中N-α-乙酰转移酶10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b99120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蛋白质N-α-乙酰转移酶基因10(NAA10)作为乳腺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方法

通过METABRIC数据库分析33个乙酰转移酶基因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并分析NAA10基因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实验检测NAA10基因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应用NAA10小干扰RNA(siRNA)处理NAA10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株,选取乳腺癌国际联盟分子分类(METABRIC)数据库1974例乳腺癌患者,其中腺腔A型(Luminal A)718例,腺腔B型(Luminal B)占488例,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占240例,基底样型(Basal-like)占329例,正常乳腺样型(Normal-like)199例。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NAA10基因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计数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

结果

NAA10的mRNA表达与乳腺癌的无病生存率(DFS)及总生存率(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相对风险比分别为1.31(1.14~1.51),1.13(1.01~1.25);NAA10基因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状态、诺丁汉指数(NPI)明显正相关(P<0.01);NAA10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Basal-like型乳腺癌表达最高;与对照组比较,NAA10基因沉默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50%左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NAA10基因与乳腺癌细胞增殖密切相关且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预后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MIF-AS1/微小RNA(miRNA,miR)-370-3p/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9(MAP3K9)分子轴调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月NSCLC患者20例标本,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2.37±10.34)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与蛋白质印迹法
胰腺癌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在我国发病人群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能有效地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探索新的诊断方法和开发新的药物靶点依然是胰腺癌研究的关键点。环状RNA(circRNA)作为一类重要的非编码RNA分子,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被证实与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相关。由于其结构稳定、分布广泛、组织特异等特点,circRNA作为分子诊断标志物和药物靶点比其他
目的观察微小RNA(miRNA,miR)-15b在胰腺癌(PC)的表达及其对胰腺癌细胞株增殖、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15b在4种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的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人胰腺癌细胞株(CFPAC-1)、PANC-1、BxPC-3]和购自美国ATCC细胞库的人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细胞株(HPDE6c7)的表达量。将稳定转染miR-15
期刊
目的探讨抑制NLRC5调控CD4+T细胞功能对小鼠移植物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纯化和富集小鼠(购自中山大学动物实验中心)脾脏来源CD4+T细胞,转染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载体NLRC5-RNA干扰(RNAi)-绿色荧光蛋白(GFP);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T细胞组和NLRC5-RNAi组,每组5只。建立小鼠胰岛移植和皮肤移植模型,术前回输已转染慢病毒的CD4+T细胞,术后观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扎诱导的梗阻性黄疸大鼠成纤维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雄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大鼠(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与实验组,每组大鼠各12只。所有大鼠均进行胆总管结扎。实验组大鼠用3-0丝线双重结扎且于结间切断胆总管。两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 d和7 d取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 HIF2PUT对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过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确诊的47例(其中男28例,女19例,年龄最大者45岁,最小者8岁,平均年龄20.24岁)骨肉瘤组织及2种骨肉瘤细胞株(MG63和HOS)中lncRNA HIF2PUT的表达。通过慢病毒筛选稳
目的观察鸢尾素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鸢尾素组(Ir组),每组12只。IR组和Ir组大鼠采用夹闭左、中叶肝蒂建立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6 h);Ir组于灌注开始时静脉注射鸢尾素10 μg/kg;S组仅游离肝脏周围血管及韧带。再
期刊
目的观察RNA结合蛋白6(RBM6)对喉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6月到2018年8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喉癌组织和癌旁组织47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RBM6蛋白的表达水平。构建RBM6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感染Hep-2细胞,构建RBM6过表达细胞株和对照组细胞株(RBM6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分析两组细胞增殖;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