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益于全球经济逐渐回暖及国内经济企稳向好,内外贸需求稳步增长,3月份港口运输生产继续向好发展,主要生产指标平稳增长。
1大宗货物趋旺,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
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2亿t,同比增长12.3%,其中:沿海完成4.4亿t,增长13.7%;内河完成1.8亿t,增长9%(见表1)。
国内对大宗商品需求趋旺,特别是铁矿石、煤炭、原油、粮食等需求高位运行,集装箱吞吐量也稳步增长。2010年前3个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分别为35.6%,20.1%和12.3%。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4万亿投资效应从2009年2月份开始逐渐显现,国内因基建需求加大原材料进口,基数逐月增大。受益于外贸快速增长,沿海港口增长率连续2个月超出内河港口,改变近年来内河增长率高于沿海的格局。
受益于铁矿石、原油、煤炭进口的大幅增长,大连港、营口港、唐山港、烟台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等亿吨港口延续上月的高增长势头,3月份增长率均超过20%,而以内贸为主的港口(主要是内河港口)增长率相对较小。
2外贸进口高位运行,增长率回落
3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2.1亿t,同比增长16.3%;内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1亿t,同比增长10.4%。
原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进口继续高位运行,成为推动外贸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大,3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回落。1—2月数据显示:煤炭、原油等资源性货物出口依旧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器等降幅较大,对外贸增长率有一定影响。3月份,部分亿吨港口外贸吞吐量表现较好,上海港、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等港口增长率均超过20%。居全国外贸量前2甲的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第1季度累计增长率均超过30%,而内贸货物吞吐量仍旧不及外贸,增长率滞后外贸5.9个百分点,差距有所减小。
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3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万TEU,同比增长13.6%;第1季度累计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2.1%。
近期综合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需求有所释放。3月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8%。受益于外贸高增长,3月份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并且较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增长6.2%,显示港口集装箱运输初步摆脱金融危机阴影,但增长率较上月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除2009年基数较大外,还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集装箱运输的不确定因素增多。3月份,大连港、连云港港、厦门港、南京港、苏州港等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超15%;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深圳港增长率超过20%,连续2个月超过全国港口平均值,保持较高增长率;上海港虽然增速趋缓,但仍以232万TEU的吞吐量领先国内其他港口。●
1大宗货物趋旺,货物吞吐量较快增长
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以下简称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6.2亿t,同比增长12.3%,其中:沿海完成4.4亿t,增长13.7%;内河完成1.8亿t,增长9%(见表1)。

国内对大宗商品需求趋旺,特别是铁矿石、煤炭、原油、粮食等需求高位运行,集装箱吞吐量也稳步增长。2010年前3个月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率分别为35.6%,20.1%和12.3%。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4万亿投资效应从2009年2月份开始逐渐显现,国内因基建需求加大原材料进口,基数逐月增大。受益于外贸快速增长,沿海港口增长率连续2个月超出内河港口,改变近年来内河增长率高于沿海的格局。
受益于铁矿石、原油、煤炭进口的大幅增长,大连港、营口港、唐山港、烟台港、日照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等亿吨港口延续上月的高增长势头,3月份增长率均超过20%,而以内贸为主的港口(主要是内河港口)增长率相对较小。
2外贸进口高位运行,增长率回落
3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2.1亿t,同比增长16.3%;内贸货物吞吐量完成4.1亿t,同比增长10.4%。
原油、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大宗货物进口继续高位运行,成为推动外贸货物吞吐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上年同期基数较大,3月份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长率较上月有较大幅度回落。1—2月数据显示:煤炭、原油等资源性货物出口依旧处于历史较低水平,特别是钢铁、机械、电器等降幅较大,对外贸增长率有一定影响。3月份,部分亿吨港口外贸吞吐量表现较好,上海港、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宁波—舟山港、苏州港等港口增长率均超过20%。居全国外贸量前2甲的宁波—舟山港和上海港第1季度累计增长率均超过30%,而内贸货物吞吐量仍旧不及外贸,增长率滞后外贸5.9个百分点,差距有所减小。
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3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万TEU,同比增长13.6%;第1季度累计完成万TEU,同比增长22.1%。
近期综合数据显示,发达国家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需求有所释放。3月份海关数据显示,我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2.8%。受益于外贸高增长,3月份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并且较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增长6.2%,显示港口集装箱运输初步摆脱金融危机阴影,但增长率较上月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除2009年基数较大外,还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响集装箱运输的不确定因素增多。3月份,大连港、连云港港、厦门港、南京港、苏州港等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率超15%;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深圳港增长率超过20%,连续2个月超过全国港口平均值,保持较高增长率;上海港虽然增速趋缓,但仍以232万TEU的吞吐量领先国内其他港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