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恐惧症与音乐治疗干预研究

来源 :中华养生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AO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牙科恐惧症在牙科保健中是一个重要问题。《黄帝内经》中曾提到音乐与情绪的相关性,西方理论也认为音乐具有镇痛的效果。音乐治疗作为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干预过程有较为成熟完善的治疗技术,音乐镇痛效果也很显著,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感和焦虑感,增加治疗中的舒适感,被人们普遍接受,可应用于牙科领域。
  关键词:音乐治疗;牙科恐惧症;疼痛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9-0007-02
  疼痛感是人的主观感受,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剧烈的疼痛感会带给人恐惧和焦虑。如何在治疗中降低疼痛感,减少恐惧和焦虑感已成为研究者较为关注的课题。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DF)又称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ly,DA),是口腔临床中普遍存在的习得性行为。主要临床表现为面无血色、心跳加快、心悸出汗及大声呼喊等,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惊厥昏迷。牙科恐惧症是一种在口腔临床上比较普遍的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有4%~30%的发病率[1]。在儿童与青少年的口腔临床中牙科恐惧症的发病率达到9%[2]。对牙科治疗全程害怕或者某些环节害怕,属于一种特殊心理行为状态。机器涡轮和器械的声音、过往的恐怖经历以及看到血液都可能会加重患者的牙科恐惧症。患者会产生治疗回避,从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持续恶化,增加治疗成本。对医生而言,牙科恐惧症可能会引起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患者不配合医师及相关技术工作者,从而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无效治疗。音乐治疗是一个科学的系统干预过程,在治疗焦虑症中有较为完善成熟的技术体系,音乐镇痛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帮助患者减少恐惧感和焦虑感,增加治疗中的舒适感,被人们普遍接受,在国外成为十分流行的新兴非药物治疗手段[3]。
  1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
  听觉神经中枢位于听神经以上的脑干和大脑半球中,它与痛觉中枢相邻,都位于大脑的颞叶部分,当音乐进入到听觉神经中枢引起听觉神经中枢兴奋,与此同时相邻的痛觉中枢会因为听觉中枢兴奋而受到抑制,这样就起到了音乐镇痛的效果。内啡肽作为脑垂体分泌的一种天然的镇痛剂,在大脑接收到音乐信号时,脑垂体受到刺激分泌内啡肽,从而起到镇痛的效果[4]。
  二战期间,由于战地资源有限,医生既要减少麻醉剂的使用量又要降低受伤士兵的疼痛感,常在手术过程中和术后给伤兵播放音乐。音乐治疗此时作为麻醉剂的替代品,镇痛效果非常的显著,不仅如此,士兵的感染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下降。从此,音乐治疗成为了临床科学家们研究的治疗手段。最早的音乐镇痛文献报告应用在牙科领域,美国肯浦利斯大学医学院曾用音乐治疗技术成功为患者拔牙数百例,现在音乐镇痛已经应用在更多领域[5]。
  Bradt及Teague[6]提出音乐引导下的深呼吸可以让患者进入放松的过程,增加患者的可控性。对于治疗前高度焦虑的患者,需要在治疗前播放预先准备好的音乐,缓解预期紧张,并且在治疗中配备一套系统化的音乐治疗干预,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缓解焦虑,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指南中指出,在治疗之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兴趣爱好等,患者对音乐的关注程度、情绪状态、对音乐所引发的意象会影响特定音乐减轻焦虑的效果,但对于儿童牙科恐惧症的干预治疗目前并没有太明确的研究证明是否有效。
  Hole等[7]研究发现,把音乐当作镇痛的处方进行临床研究,尽管音乐不会替代止痛药物,但可以减少镇痛药物的剂量,同时可以缓解患者术后紧张与焦虑的情况。音乐疗法可以作为缓解疼痛理想的辅助疗法,慢性疼痛患者接受外加的音乐疗法,还会在其他方面受益,如可以减轻焦虑等。
  20世纪80年代音乐治疗传入中国,音乐治疗作为学科开始发展,音樂治疗干预手段也逐渐开始应用到各个领域。研究人员通过临床研究,认为牙科恐惧症作为心理疾病的一种是可以运用音乐治疗干预手段来解决的。翟梦君和高淑萍[8]通过音乐放松疗法联合心理支持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发现音乐放松联合心理支持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和不良情绪。曾垦等[9]对121例牙科恐惧症患者进行口腔治疗时引入音乐疗法,结果表明顺利接受治疗的患者比例为53.7%,勉强接受治疗的比例为38.8%,拒绝治疗的为7.4%,总有效率为92.5%。通过用音乐来掩盖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紧张与焦虑,音乐疗法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更简单安全。李娜等[10]对35例患者使用音乐治疗技术缓解牙科焦虑症状,结果显示音乐治疗可以减轻种植牙患者的焦虑和疼痛,保持生命体征稳定。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外牙科恐惧症的音乐干预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治疗前和术前干预,即通过聆听预先准备好的音乐来转移情绪或注意力,预期焦虑将会通过这种方法得到缓解。但是这种干预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对于高度焦虑患者并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另一种为术中干预,通过缓慢、节奏稳定的音乐引导患者深呼吸来缓解焦虑。音乐促发想象美好愉悦的画面,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更深层次的放松和体验积极情绪状态,转移不良的情绪感受,术中干预需要专业音乐治疗师进行全程引导并且需要制定一个完整的干预步骤[11]。
  国内有关牙科恐惧症的音乐治疗干预临床研究不足,且研究仅仅停留在聆听音乐阶段,虽在研究中指出有明确的治疗效果,但仅限于特定人群,并不具有普遍意义,采用术后调查问卷的方式来进行调查的治疗结果也相对比较主观,并不能客观地反映治疗效果。所以对于治疗结果可以通过测量血压、心率等人体生理反应来反映治疗效果的好坏,以足够的数据支撑相关理论。
  在调查方法上,国内只停留在问卷访谈等主观层面,调查结果很难客观,调查方式易导致结论不准确,缺乏科学性。可以更多地采用一些疼痛量表,如最常见的三种疼痛量表数字评估量表、主诉评估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以及通过测量心率、测量脉搏和测量治疗过程中口水的分泌程度作为调查结果科学的依据,使调查结果更加有说服力。   3  未来研究手段与方法
  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国内外在牙科恐惧症领域音乐治疗上的差别很大。目前,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发展更成熟、科学。
  国内牙科恐惧症的音乐治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干预:①对于牙科恐惧症患者而言,大多是害怕治疗过程,或某一阶段的治疗内容。比如,有些患者会害怕电钻清洁器清洁牙齿的声音,当患者听到这种声音心里就会产生恐惧,给治疗带来影响。通过运用音乐引导患者将这种声音想象成别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减少抵触心理,提高治疗效率。②对患者来说,医疗环境往往是陌生的,房间里充满了消毒药水的难闻气味,令人恐惧的大型器械,忙碌的医护人员没有时间对每个患者表示关切。尤其是对于儿童,与家和学校如此不同的环境会使他们产生恐惧和焦虑。此外,患者的治疗往往被动,他们会认为自己的时间甚至是身体不受自己控制。缺乏控制感成为了压力的另一个来源,并会加剧疼痛的感觉。假设患者从进入治疗区域等待开始,采用放松音乐作为等待区的环境音乐,那么在候诊时患者的紧张情绪就能有效地缓解,会更加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③在牙科治疗过程中,患者因为紧张容易造成口部、颈部、头部肌肉僵硬,严重时会造成肌肉抽搐甚至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有效地放松肌肉,可以缓解治疗带来的疼痛感,更能有效地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将接受式音乐治疗中的肌肉渐进放松技术带到治疗中来,使用音乐治疗为患者放松肌肉。音乐治疗作为一种治疗工具,心理干预和心理疏导的效果显著。接受式音乐治疗能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转移注意力,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接受式音乐治疗是以聆听音樂为手段,使人们对美好的音乐产生反应,从而起到治疗效果的心理治疗方法。根据接受式音乐治疗的定义来看,在牙科焦虑症的音乐干预中使用音乐治疗,方法可行有效。④治疗过程中的许多外部因素容易使患者的情绪产生波动,患者易出现紧张焦虑,音乐就能作为一种很好的掩盖物。如使用音乐掩盖治疗中出现的医疗器械的声音,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⑤《黄帝内经·五音五味篇》[12]中记载“五音应五脏,五音联情志”。这种理论将音乐与身体联系起来。同时还记载不同调式的音乐对人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金、木、水、火、土五行对应宫、商、角、徵、羽五调,再对应忧、怒、惊、喜、思。我们可以将音乐调式对情绪心情的影响运用到牙科恐惧症的治疗中。⑥在治疗结果有效与否的调查判断上,并不能简单地调查治疗对象的主观感受,而是应该通过测量心率、脉搏等加上患者主观的一些心理变化来判断治疗是否有效,而这些就需要专业的医师配合,才会得到科学的严谨的治疗结果。
  4  小结
  音乐治疗在国内的发展只有几十年的时间,有很多新方向有待去发掘,与其他学科的合作还有待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疾病也日益摧残折磨着人们,所以音乐治疗的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单从牙科综合征来分析,随着人们对牙齿健康问题的日益重视,除了需要听从牙科医生的建议进行日常保护外,加上音乐治疗,不仅能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更能缓解医患关系。因此,对牙科恐惧症患者进行音乐治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廖阳阳,轩东英,谢宝仪,等.口腔健康状况与牙科焦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2015,23(10):538-541.
  [2]陆英.牙科焦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5,29(5):308-312.
  [3]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3.
  [4]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23-24.
  [5]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子影像出版社,2000:4.
  [6]Bradt J,Teague A.Music interventions for dental anxiety[J].Oral Dis,2018,24(3):300-306.
  [7]Hole J,Hirsch M, Ball E, et al. Music as an aid for postoperative recovery inadult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Lancet,2015,386(10 004):1659-1671.
  [8]翟梦君,高淑萍.音乐放松疗法联合心理支持在缓解下颌阻生牙拔除患者焦虑及疼痛中的临床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9):179-181.
  [9]曾垦,吴海燕,段海英.牙科恐惧症在中小医院口腔科的音乐疗法的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2):206.
  [10]李娜,李梦倩,文冰,等.正念减压疗法和音乐治疗对种植牙牙科焦虑症患者焦虑及疼痛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8,35(12):31-35.
  [11]Bradt J,Potvin N,Kesslick A,et al. The impact of music therapy versus music medicine on psychological outcomes and pain in cancer patients:a mixed methods study[J].Support Care Cancer,2015,23(5):1261-1271.
  [12]张勇.中国古代传统音乐治疗理论框架与内涵[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Chinese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十三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中国音乐治疗学会(Chinese Music Therapy Association),2017:2.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和探讨肺动脉瓣环指数(PAI)在法洛四联症(TOF)患儿环补片(transannular patch,TAP)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中心诊断TOF并行根治术的130例患儿,纳入本研究112例,排除18例。将其分为跨环补片组与非跨环补片组,测量肺动脉瓣环及主动脉瓣环等相关数值,计算每组PAI、肺动脉瓣Z值和主肺动脉Z值
先天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之一,其结构性改变往往需要在其产后进行手术或非手术干预。有学者认为由于早期原发性的宫内心脏异常可能阻碍心脏的正常发育并导致不可逆的继发性结构改变,所以目前将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侧重于产前诊断并进行胎儿期干预。自1984年第一次成功施行胎儿手术且随着胎儿心脏超声等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将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提至胎儿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将从特定类型先心病的胎儿宫内介入治
期刊
目的检测B细胞淋巴瘤-XL基因(bcl-XL)在甲状腺癌组织和甲状腺癌细胞系的表达,探讨其是否参与甲状腺癌细胞的凋亡抵抗。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2015年9月至2019年9月保存在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161例甲状腺癌组织中bcl-XL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其在5个甲状腺癌细胞株的蛋白表达。应用小分子bcl-XL抑制剂ABT-737处理甲状腺癌细胞
目的回顾分析全胸腹主动脉替换术中应用经股静脉至股动脉转流实施腹腔脏器灌注保护的经验。方法2016年9月至2020年8月,50例患者接受股静脉至股动脉转流体外循环辅助下全胸腹主动脉替换。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21~69岁,平均(40.5±12.4)岁。早期25例患者单纯应用部分体外循环技术,2019年11月起开始使用体外循环联合选择性腹腔脏器灌注技术,应用球囊导管经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灌注温血
目的探讨克尔斯滕大鼠肉瘤病毒致癌基因同源物(KRAS)突变亚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和2(PD-L2)的表达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甘肃省肿瘤医院收治的KRAS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5例,通过测序检测KRAS基因组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印迹检测PD-L1和PD-L2的表达。使用成簇的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基因编辑(CRIS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中微小RNA(miR)-181-5p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在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就诊于邢台人民医院普外科且前期未接受过任何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标本,收集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标本,分离血清外泌体,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81-5p的相对表达量,通过t检验比较胃癌组与正常体检组之间,及
目的探讨总结微创冠状动脉外科的术式选择、手术风险、术后并发症和相应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完成的小切口单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5例,其中男381例(75.4%),女124例(24.6%),年龄(61.39±9.79)岁。采用左前外侧肋间切口(MIDCAB)479例,机器人辅助MIDCAB(RA-MIDCAB)21例,胸骨下段小切口(DI
目的探讨应用3D打印主动脉模型进行术前评估及手术模拟,辅助介入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接受经皮球囊扩张式覆膜支架置入术的8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32.00±14.93)岁。术前采集患者心脏及主动脉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重建
综合分析国内外PCV-10、PCV-13、PPSV-23疫苗经济学评价文献为我国有关决策和研究开展提供参考。本综述共纳入17项研究,对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模型、方法学及评价结果等信息进行整理分析。14项研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2项研究使用决策树模型,1项研究使用概率模型。成本测算主要包括疫苗及接种费用、相关疾病直接医疗费用及间接损失三大类,效果的测算均使用QALY,部分研究在此基础上还计算了LYG作
摘 要:目的 探讨在完全腹腔镜下开展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治疗左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腹手术,实验组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应用规则性左肝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实验组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