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信有关的故事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月,在我们这个小城,阳光已经有了些春天的味道。树的叶子还没有长起来,轮廓落在柏油路上,宛如一枚枚形态各异、风格相似的印章。
  我是一名邮递员,是这个庞大的世界中微小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渐渐成了一个复古的字眼,寄信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觉得自己仿佛变成了孤独的守墓人,守着慢慢荒芜的土地,一天又一天,只有守下去,却不能挽救什么。那空荡荡的信箱,正如童年时空空如也的糖果罐,让心也变得空空的。
  这样想着,又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风也长叹了一声,将我的脸吹得凉凉的。
  我把自行车停在路边,背起包,向信箱走去。我的手心出了汗,捏着冰凉的钥匙在锁孔中转动。“咔”,锁开了。铁制的箱门发出刺耳的长音。音色古怪,像某种生了锈的乐器。突然,还未绵延至边的声音戛然而止。啊……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天哪!一个巨大的、白色的信封!
  在它之上,静静地卧着一个正常大小的、浅蓝色的信封。
  小小的蓝与大大的白,仿佛白天上一朵蓝色的云,这个有些荒谬的比喻令我忍不住笑出了声。
  我先拿起了那个浅蓝色的信封,只见上面写着“给麦子胡同的安 ”,没有任何与寄信人有关的文字。麦子胡同……我反复咀嚼着这个地名,感到有些生疏。也许是送信次数变少的缘故吧,我竟觉得这个地方好像不存在似的,算了,等会儿找报刊亭的大妈问问吧。“麦子胡同”,听起来应该是条旧街,没准她会有印象呢。
  接着,我又小心翼翼地捧起了那封大得离谱的信——它几乎占据了邮箱的全部空间,真搞不懂寄信的人是怎么把它从窄小的投信口给投进去的。呀,掂起来,重量好像还不轻呢!我摩挲着这个神秘的信封,里面除了信外,还装了一些别的东西,搞得信封鼓鼓的,乍看就像一个包裹。我正要考虑该怎么处置这封令人哭笑不得的信时,突然一瞬间,一个什么东西闯入了我的脑海中——或者也可以说是,我在那一瞬间闯入了它的领域。
  它啊,在我不远不近的少年时代,是永不褪色的斑斓的物质。它是我的一段回忆。那时的我,在上中学。我有一个朋友,在同城的另一所学校上学。我们只相隔几条街道,却固执地约定写完信后一定要寄到对方的学校,因为这更有意思。有一天,我发觉信封中只装信太单薄了,于是从口袋里摸出一块糖,又翻出一支还算好看的笔,连同信一起装进了信封里,看信封有些鼓了,才感到心满意足。不料,我去邮局贴邮票的时候,这封信被邮递员叔叔给发现了。他命令我将里面的“不明物体”倒出,然后严肃地说:“以后不能这样了。”刹那间,我感觉自己像水泡般破裂,化成了忧伤的气体。
  在我面前的这封怪信,会不会也是一个与那时的我相似的少年寄的呢?我看信封上的字,写得十分拙劣,歪歪扭扭,不像字,倒像是画了。我努力辨认这几个类似甲骨文的字,仿佛在解一个个谜题。最终,我读出了一段通顺的文字:格子路106号橘子小姐收。仅此而已,没有写寄信人的姓名,也没有写其地址。这几个字中,写得最像样的,却是笔画最繁复的“橘”字,真是奇怪。大大小小的问号从各个方向涌了上来,敲打着我的脑袋,它们急切地想要找到出口——也就是问题的答案,却最终一无所获。没有寄信人的信息,所以要将这封信退回去,是不可能的。况且,如果我不能将它按时送达,只怕寄收的双方都会像少年时期的我一样,闷闷不乐好长时间吧。我的心软了,不敢再想出什么话来阻止自己将这封信送出。
  我把先前那封浅蓝色的信塞进包里,紧接着拿起这封特殊的信,看样子,它是塞不进去了。我只好拿着它,先去找大妈问问“麦子胡同”在什么地方。
  “有这个地方?”大妈反问道。她的眼睛被我手里的特大号信封给粘住了。
  “是啊,信封上是这么写的。”
  “你大妈我在这个城里住了一辈子,怎么会有我不知道的地方呢?莫非,是改了名了?”
  “有可能。”我点了点头,开始思索。
  “还有一种可能。”大妈的眼睛已经从巨信上收了回来,她盯着我的眼睛,神秘兮兮地,仿佛要向我传递什么暗号似的。
  “现在寄信的少了,没准是有人以此来搞恶作剧,为难你将信送到不存在的地方去。”她飞快地夺过我手里那封巨信,像是拿到了确凿的证据,“啧啧,我就说吧,这封没有写是谁寄的,也没写是从哪儿寄的,不就明摆着怕你知道了真相揭穿他么?你看这字儿,一看就是用左手写的,故意的呗!现在的人啊……”她越说越快,越说越激动,仿佛一个加足马力的发动机,越转越快,越转越快……
  听她说了那么久,我就像做了一个梦。现在说梦的人走了,我却仍在梦中,一时回不过神来。我的手里拎着一封巨大无比的信,挎包里揣着一封地址可能不存在的信——它们呢,也是梦吗?
  我迷迷糊糊地往回走,看见晓森正坐在几步远的一棵树下看书,他总是这样。晓森是大妈的孙子,十三四岁。他与大妈性格相反,一动一静,我不禁讶异于基因变异之伟大。我走到了他的身后,影子落在他的书上,他却像不曾发觉似的,连头都不抬一下。他在读一本诗集,这页写着“你应该是一场梦,我应该是一阵风”。梦,怎么又是梦,诗人们总爱用这个虚幻不定的意象。唉!想起那两封信,我又忍不住叹气了。我望着晓森捧着的那本书,不去看文字,只细细地看那落在书上的图腾似的树的轮廓。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我问他:
  “你怎么不翻页呢?”
  他抬起头来,眼神亮亮地看着我说:“我以为你还没看完呢。”我的心被触动了,为这善良的孩子。
  我答:“我没有在看书,我在看书上的影子,树的影子。”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疑惑:“你不喜欢诗?”
  我淡淡地说:“都是些梦话。”
  他有些生气,急着要反驳,声音不大,却很坚定:“你不懂的。”
  我“嗯”了声,却应得不轻不重。我开始为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后悔了。这,也许是一种伤害吧。
  “可我又认为你懂的。”晓森慢慢地说,“因为你刚才一直在看树的影子,看了那么久。不懂诗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真的。”   他有些生气,急着要反驳,声音不大,却很坚定:“你不懂的。”
  我“嗯”了声,却应得不轻不重。我开始为自己刚才所说的话后悔了。这,也许是一种伤害吧。
  “可我又认为你懂的。”晓森慢慢地说,“因为你刚才一直在看树的影子,看了那么久。不懂诗的人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真的。”
  “也许,诗与树的影子本来就是同一种物质,形状不同罢了。”我也说了一句梦话。
  “我想也是。”晓森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他友好地对我笑了笑。他的笑微微的,酒窝也是小小的。
  “带我去送信吧。我坐在你自行车后座上,帮你拿着它,怎么样?”他指了指我怀里那封特大号的信,自告奋勇道。
  风轻柔地摩擦着我的耳廓,拂过去,又飘回来。脚下的自行车链运动时发出细微声响,比风声大不了多少。
  这是一条有些年代的、类似于胡同的路。她的气质沉静质朴,仿佛从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抽身而出,不沾泥垢,静静、缓缓地开放,宛如一枝莲。
  几棵枝干粗大的树,随意立在路边,神色慵懒。老人们围在一起话着家常,孩子们跑着,笑着,叫着。不时还能邂逅一两只猫或狗,它们是四脚行走的孩子。
  这里让我忍不住想起了那已经远去的、有着温暖朴素光晕的童年,我甚至差一点忘记了此行的目的。还好有晓森提醒:
  “格子路106号。”
  没有门铃,只好敲门了。不过也好,这正符合格子路的天然气质。
  敲了几下后,门那边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是女孩的声音。她的语气带有几分疑惑与紧张,却终究没能掩盖住声音本身的甜美。
  “是谁啊?”她问。
  “送信的。”晓森先我一步回答了。
  这时,门开了,一个女孩出现在了我们面前。她与晓森相仿年纪,长发,完全是一个普通女学生的样子。
  “啊,”她惊喜地睁大了眼睛,把双手摊开,像是在索取着什么,“信呢?”
  这时,我才意识到:她什么也看不见——她是一个盲人少女。
  “这个……”我窘迫地瞅了瞅晓森怀里那封大得惊人的信,心想这个弱不禁风的女孩怎么能承受它的重量。
  与我相比,晓森则显得很自然。他小心翼翼地托着信,将它缓缓地、轻轻地放到了女孩的手上,并帮她分担着一部分重量。渐渐地,女孩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了信的存在,她终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她摩挲着信封。
  “啊,请问。”我忍不住问道,“你是橘子小姐吗?”
  “橘子小姐?”她先是一愣,随即又像想起了什么,“咯咯”笑出了声,像小铃铛在风里摇啊摇的,“没错,我就是橘子小姐……哦,对了,你们,帮我拆信好么?我,眼睛不太好。”
  我的手从庞大的信封中掏出来的第一样东西,是一个陶制的迷你风铃。声音清脆动听,比起玻璃风铃声音的尖锐,它别有一番土地的厚实之感。女孩立马被这美妙的声音吸引住了,她托起脸颊,闭上眼睛,倾听着,倾听着。风掠过风铃的同时,也拂过她的面庞,并轻轻吹拂着她脸上的笑容。她快乐得仿佛快要在风中睡过去。
  第二样东西,是一个鸡蛋大小的海螺。女孩将它放在耳边,出神地听,仿佛在倾听一个蓝色的与海有关的梦。听了一会儿后,她将它递给我和晓森,叫我们也听听这美妙的旋律。呀……海浪从很远的地方翻腾而来,却又似乎近在耳边。我想我的耳朵一定也沾了些海水,变得咸咸的。
  紧接着,我又从信封里取出了一个夹满了各种叶子的本子、一根白色的羽毛、一袋小石子。
  我越来越好奇了:这个寄信的是什么人呢?他怎么寄了这么多——奇怪的东西?
  我瞥一眼身旁的晓森——他还在听那只海螺,样子像是陷入了沉思——我想他一定也跟我一样,充满了疑惑。
  只剩下最后一件东西了。“让我自己拿,好吗?”她几乎是哀求道。
  不等我说些什么,女孩的手就摸索着爬上了信封,它们慢慢向里探去,仿佛里面是一个神秘的洞穴。
  “呀!”她好像是触到了什么,惊喜地叫出了声。接着,一个明亮的东西被她捧出来了。她把它放在鼻子下面,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嘻,这家伙……”她捧着那个东西自言自语道。
  “啊,是——橘子啊!”我认出了这个明亮的东西,“怪不得叫‘橘子小姐’呢……”
  女孩又轻轻地吸了一口橘子的香气,她将头偏向我这边,莞尔道:“其实‘橘子小姐’不是我的本名啦,只是那个人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所以他才取了这个名字吧。”
  “哦?”我嗅到了故事的气息,却没好意思问起。
  “对了,还有一件事……邮递员先生,我前几天也寄了一封信,那个,您……啊,送到了么?”她的双手握着那个明亮的橘子,抬起头问我,“哦,是往麦子胡同寄的那封。送到了么?”
  “收信人是……”我有一种预感,强烈的预感。这封大信跟那封小信……
  “安,他叫安。”
  果然不出我所料,那两封信,是相互寄送的。只是那个“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麦子胡同,又是在什么地方呢……
  “送到了么?”女孩又急切地问了一遍,她丝毫没有注意到我的走神。
  我连忙回答:“还没有呢。不过,现在那封信就在我这儿,一会儿就给送去。可是,麦子胡同这个地方……”
  “怎么?”她疑惑地问。
  “是在什么地方呢?我不记得了……请你,帮忙指一下路,好么?”
  “哦?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住在麦子胡同,那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
  “会不会是记错了?”
  “怎么会!我清楚地听他对我说‘我是麦子胡同的安’,没错的。”她激动地反驳,脸有些微微发红。
  “可是,只给了胡同名,没有具体的地址,怎么能将信给送到呢?真是太粗心了。”   女孩惊讶地张了张嘴,随即把“望”我的眼神收了回去。她低下头,抚摸着那只橘子,仿佛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兔子。“怎么办……”她喃喃念着,不知怎么眼泪就掉下来了,落在橘子上,一滴接着一滴。
  一见女生的眼泪,我就慌了,赶紧想补救,无奈脑子怎么转都转不起来,脱口而出的只有:“没事的,没事的……”这样的安慰单薄极了。女孩不吭声,仍旧抱着橘子哭泣,只是因为哭累了的缘故,声音变得又细又缓。
  “信一定会送到的。”这时,沉默了许久的晓森很大声地说了一句。我转头看他。他的手里,还握着那只小小的海螺。
  见女孩没有反应,他又说了一句:“我知道麦子胡同,那里住的人不多,找起来一定很容易的。我们一定会找到安的,叫他回信给你。”
  女孩抬起头来,失神地“望”着他,依旧有眼泪在流。它们顺着女孩仰起的脸庞滑下来,变为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她点点头。
  “走吧,送信去。”晓森拍了拍我的肩,仿佛他才是名副其实的邮递员。
  我们俩又跨上了自行车,待拐到一个路口,再往回看,那女孩仍站在原地,脸贴在橘子上,像是在思考着什么。
  “怎么办?”我问晓森。
  他不答话。
  “你只是为了安慰她吧,我们哪知道麦子胡同在什么地方?这下……哎,晓森?”
  “你说,会不会是一棵麦子上的一个洞?麦子胡同嘛……”他悠悠地说。
  哦,又是这古怪的梦话!
  “晓森!”我有些生气,“人家都急成那样了!你就不能帮着想想办法?”
  “好啊,停车。”
  我虽然不明白他的用意,但还是刹住了车。晓森从后座上跳下来,坐在了路边的长椅上。我莫名其妙地盯着他,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别告诉我这里就是‘麦子胡同’……”我环顾了一下四周,旁边是一条不算宽的马路,马路另一侧的确有居民楼。可我闭着眼就能说出来,它们的名字绝对跟麦子不沾一点边。我更加疑惑了。晓森微微笑了笑,他一本正经地看着我,说:
  “拆信吧。”
  “啊?”我吓了一跳。
  “你忘了,我的姓是安啊。这封是属于我的信。对不起,瞒了你这么久。”
  “你跟‘橘子小姐’……”
  “我们认识。不过,正如她所说的,‘只有一面之缘’。她没有认出我的声音。”
  “那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她呢?明明就在一旁……”
  “因为……也许不因为什么吧,我只是想看到她‘看信’的样子。”他闭上眼睛,仰头深深吸了口气,嘴角微微翘起,“如果说出来,就失去了信本身的意义了,不是么?”
  “哦?”
  “拆信吧。”
  我掏出那封浅蓝色的信,递给晓森。他用指甲启开封口,信纸像一片叶子似的掉了出来。
  亲爱的安:
  谢谢你帮我捡拾掉在地上的橘子,你人很好,像阳光一样照进了我的世界。真想见见你的样子,可是我不能够……不知道你有没有经过城东大街的一棵花树,在我还看得见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见过她很多次。不知道她开花了没有……哦,不,现在才二月啊。等到她开了花,你一定要写信告诉我。字要大一些,字迹要深一些,好让我看得见啊……
  再见到晓森,是在一个四月的下午,他仍坐在树下,只是手里拿的不是书,而是一个写满了字的本子。我走过去,他急忙将本子遮掩起来,见是我,松了一口气。
  他将本子递给我,什么也没说,只是拿那双亮亮的眼睛笑笑地望着我。
  我翻开来,原来是一篇小说,开头便是“年轻的邮递员在信箱中发现了两封信,一封浅蓝色的,并无什么特别之处,另一封则大得惊人,里面塞了很多东西,鼓鼓的……”我抬头看他,他却又只是笑。我只好接着看下去。哦,原来这两封信,小的来自橘子小姐,大的来自麦子胡同的安,他们是互相寄给对方的。啊……不可思议的是,安竟然是一只猫!它喜欢在麦棵下的垄沟里睡觉。他们一起在麦田中历险,最后,橘子小姐变成了一棵橘子树,安变成了一棵麦子——他们是生长在一起的。
  唔,好奇妙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我问。
  “《橘子和麦子》。它们的生长都与阳光有关。”
  “嗯?”我眯起眼,看从树缝间渗下来的阳光,树叶茂盛了很多,新绿色的,既轻快又活泼。
  而在不远处,矗立着另一棵树,它的树冠像是粉红色的云,云片似的花瓣悠悠飘落。晓森走过去,接了几片飘落的花瓣,将它们塞进了一个雪白的信封里。他把信封在我眼前晃了晃,快活地说:“走,送信去。”
  信封上,依旧是那涂鸦般的字迹:格子路106号 橘子小姐收。没有寄信人的姓名及其地址,却盛着满满的花香。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野生小鼠和脂联素基因敲除(APN-/-)小鼠发生胰岛素抵抗后胰岛素水平、心室重构程度、脂联素及脂联素受体1的表达变化,探讨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所致心室重构的影响。
特种稻香型红米红香1号和红香4号特种稻香型红米品种,具有颇高的营养保健价值,素称米中珍品。由于历史流传下来的此类品种极少,产量极低(一般亩产只有200kg左右),自然在生产上就很难发展。
目的:   本研究复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鼠模型,在给予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L-NAME)和血红色氧和酶-1(HO-1)的抑制剂锌原卟啉(ZnPP)同时阻断内源性一氧化氮(NO
于是在这个寒冷的夜里,我想起了一个人。  小龙。这个名字,伴随着与他相关的记忆,在这个安静的夜晚缓慢的蔓延。  同窗三年。一千零九十五天。  最开始的对他的印象是个可爱的胖子。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绩,到了八年级更是在第一第二中徘徊,名副其实的学霸。  依稀记得他扔着笔,叹气说哎和第一只差一分的时候欠揍的语调,以及他微微上挑的眉眼。一副得意的表情。  后来我们一起进入古诗文班。他成为了我的同桌,
在全球经济与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海运贸易需求放缓、运力失衡构成了2013年全球航运市场运价低迷、复苏曲折的底色。展望2014年,航运市场将呈现稳步调整复苏态势,其
你黑暗的顶楼,古老的房间……  还记得那年春天,观赏正处花季的家乡。柳绿花红的院子里,“嗡嗡”作响而又忙碌的蜜蜂穿梭在花丛之中。顽皮的我跑上顶楼,那是神秘而黑暗的小阁楼,大人们不常上来,因一直闲置,尘土满屋,成了小动物们的天堂。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一间神秘的小屋,自然是“探险”的好去处。我带着手电筒上了楼,因为没有开窗,房间里显得昏暗、窒息,屋里物件凌乱,相册照片撒了一地,还有几样很久之前的古
从前,楚国人熊渠子在夜晚外出巡查时,发现路边林子里好像蹲着一只凶猛的老虎,吓得全身直冒汗.幸亏老虎没有发现他.他赶忙张弓搭箭瞄准老虎,使出浑身的力气射出一支箭.“嚓—
目的比较动态增强CT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CT)对肝脏占位病变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109例临床可疑
一、多熟制种植的基本情况江苏省沿江高沙土地区是由长江淤泥冲积而成,土质偏沙,保水性差,地力瘠薄,历史上多以种植旱粮为主。该地区全年的光温资源属“二熟有余,三熟偏紧”。种植
为保证西露天矿剥离生产的正常进行,确保二十八站干线按计划向北移设,矿坑需向北扩展。按照矿生产计划,座落在矿采掘区域内的石油一厂西页岩楼需要拆除。由于西页岩楼周围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