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人口流动背景下的城市设计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人口的重心也发生了变化,这种情况首当其冲的就是位于城市周边的小镇和农村。所以渐渐的“城中村”这一概念也越来越受关注,同时其复杂性也逐渐的暴露在了我们眼前,很多人认为这个角色“丑陋”,阻碍了城市的发展,本文就这一问题,论述了我们应该正视“城中村”这个“角色”,并使其变成推动城市发展的元素之一。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设计;城市发展进程
  引言
  城市设计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就像城市的发展,没有人能预测将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城市规划了发展方向,也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元素出现。人口流动或许在意料之中,但如此规模绝对不在预想范围之内。“城中村”现象的出现不一定就是城市发展的绊脚石,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它,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1、“城中村”的浅层含义及形成原因
  “城中村”表面上就可以很清楚的理解,城市中存在的农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其实它是又发展中国家过渡到发达国家的城市进程的一个必然的产物。自从1990年之后,城市发展进程逐渐加快,而为了适应更好的生活方式与节奏,大量的农民土地被征用,形成了许多的居民居住区,渐渐的农民的身份也就发生了改变,但却依旧生活在原所在区域,因此“城中村”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
  从广义上来讲,城中村指的就是在城市不断发展,更新的今天,却依旧处于落后的状态,它们不属于现代城市的管理范围,整体保持在较低的生活水平的居民区。他们的身份虽然从农民转变成了居民,但是生活状态基本没变,经济状况也并没有好转。也就是说所谓的城中村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具有了城市的一些特征,但实际上本质却还是拥有着原本乡村的某些样貌。
  从整体上划分,城中村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城中村最开始的阶段是农村居住聚落(村庄阶段)、接下来是半城中村(城乡接触阶段)、然后是城中村(城乡冲突阶段),最后一个阶段是城中村瓦解(城市化阶段) 。它的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政府、村民、法律等等。
  2、国内外现状对比
  这种城市中的“孤岛效应”使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出现了隔阂与歧视,似乎使村民转化成的居民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城中村的形式并不存在于国外,相比于城中村国外则称为是都市村庄、贫民窟或者自住型居住区,性质上与我国城中村大致相同,所以我国大部分学者都以此作为对象进行研究。而这种建筑区域形式大都集中在南美、东南亚等这类过渡中的地区或国家。国外的情况比国内复杂一些,这些自助型居住区、贫民窟等住的人不固定,而且来自社会最底层,是城市最混乱的地方。这类自助型居住区多为违建不合法的临时搭建棚户,缺乏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而且政府不提供资金和行政的投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里在空间上甚至社会活动上都与城市隔离。政府对此的解决方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运用行政手段进行整改,提高生活水平,维持最基本的秩序。逐渐使其合法化,成为正规的居住区。第二种是重建,为社会最底层人重建新住所。但由于后者造成的资源浪费太多,而且投入大,会干扰社会运作,所以政府一般会采取第一种方法[2]。
  对于城中村这一现象,就目前来说,对比国内外来看,国内做的好很多。国内外的差别首先是,自助型居住区多为失业而且贫困的人在此居住;而城中村的多为就业型贫困人员在此居住。其次,我国整体土地整体背景大部分处于私有化状态,这也是形成自住型居住区的主要原因;同时我国城乡土地的机构也导致了城中村的机制更为复杂。再次,自助型居住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郊区化,种族问题以及收入差异这三大问题;而在我国,前两项问题基本不存在或者所占比例很小,最大的问题就是贫富差异。
  3、“城中村”的发展预想
  城中村的存在确实对城市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社会秩序,卫生,经济等。对于城市的品质方面造成了严重的制约,阻碍了格调的提升,成为了城市发展路上的一个很大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城中村”居民心中最在意的无非是改造之后会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所以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现有房屋进行确权清除处理。但是,清楚确权的同时建设监管机制,建立强有力的执法队伍,否则会有大量的违建房出现。保证他们的利益是首要任务,因此,统一征地拆迁,让村民成为真正的市民,市民有的社会保障他们同样享有。
  土地被征用,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他们到哪里去生活。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设计时,应该统一规划建设,预留出城中村的发展空间,做好准备也便于掌控它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个难点在于建筑资金的问题,这也是针对城中村的发展与改造的又一症结所在。改造中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支持,土地改造,村民转移安置,房屋变更,法人变更等等。包括后期道路维修,水电,治安,教育等等
  将“城中村”列入城市设计之中我认为是今后城市的发展趋势,目前“城中村”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政府的应对措施则处于初步阶段。在以后的道路上会探索出更周全的解决方法,当问题提升到幸福度的层面上的时候,那时候的状态应该就是“城中村”的最佳位置[3]。
  结语:
  既然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社会各界为何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而不是戴着它会阻碍城市发展的有色眼镜看待它。类似城中村的这种聚集地大多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这说明这是我们的社会发展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换种说法也可能是社会发展的畸形,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的。如今各种各样的媒体出现,公众参与意识逐渐加强,政府应该多倾听民意,酌情参考民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4]。只有做到政府与人民和谐,城市的发展才能与规划方向更近。
  参考文献:
  [1]邓春玉,王悦荣.我国城中村问题研究综述[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8,17(1):43-47,70.
  [2]仝德,冯长春.国内外城中村研究进展及展望[J].人文地理.2009,24(6):29-35.
  [3]马星.“城中村”问题的形成与更新改造[J].特区经济,2007(1).
  [4]魏立华,闫小培.“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J].规划研究,2005,29(7).
  [5]罗钢,章微娜.城中村改造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J].中国房地产业.2015.10
其他文献
董事长致辞:  回顾翔峰的发展历程,自2001年成立,迄今,已成长为一家多元化发展的集团企业。既有机遇的把握与市场的厚爱,也有自身对信念的坚持与执着。  翔峰将不懈努力追求创建卓越的绿色企业。不断深化研究,因地制宜地保护环境,改善环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生活空间。  审时度势,我们将以创新求变,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实现新的飞跃。  北京翔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专门从事房屋
期刊
《中国城市设计层次与形态》  作 者:汪德华(著)  I S B N:978-7-5641-3255-2  出版日期:2012年5月  定 价:49.00元  开 本:16K  页 码:212页  本书亮点:是已获得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的《中国城市设计文化思想》一书的续编,撰写了  中国本土元素的城市设计。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人员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本书是
期刊
《城市设计创作——研究与实践》  作 者:卢济威(著)  I S B N:978-7-5641-3421-1  出版日期:2012年4月  定 价:120.00元(全彩)  开 本:16K  页 码:304页  本书亮点:是我国第一部谈城市设计创作的著作,本书对城市特色设计有重要启发意义。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设计从业者及大专院校师生等学习参考。  内容简介:本书第
期刊
《艺术·城市·公共空间——创作全过程》  作 者:赵思毅(著)  I S B N:978-7-5641-3101-2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定 价:99.00元(全彩)  开 本:16K  页 码:272页  本书亮点:1. 提倡城市艺术表达的多样性和景观、雕塑、建筑室内等艺术形式一体化的观点。  2.注重表述原创艺术及设计作品的理念、方法,体现作品的真实价值和授人以渔的作用。  3.采用
期刊
武汉建工富强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武汉本地较早成立的国家一级资质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曾连续多年入选武汉房地产企业20强。  “要买房,找富强”,二十多年来,富强公司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和商品房销售,凭借自身实力和所创精品小区,赢得了一定的市场,在业界和消费者心中,建立起了一定的品牌和口碑。  自成立以来,武建富强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龙头、以品质为核心、以服务宗旨,秉承“富泽于心,
期刊
《扬州现代漆艺发展研究》  作 者:李玫 徐邠 孙卫华(著)  I S B N:978-7-5641-3352-8  出版日期:2012年3月  定 价:59.00元  开 本:16K  页 码:148页  本书亮点:论述中贯穿历史时间脉络,在传统漆艺文化积淀之上深入探求扬州漆艺发展的“现代性”可能。  读者对象:本书可供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的高校师生参考或学习,也可供艺术爱好者欣赏。  内容简
期刊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我国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另外要树立‘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建设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系统。”本文就此政策进行延伸,论述了国内外小区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实行开放式小区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而房地产行业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利用互联网为自己开启了新的运营方式。本文从房地产与互联网融合的必要性,以及房地产与普通商品在互联网时代下的特点比较出发,来阐述如何用互联网手段来创新房地产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房地产  “互联网+”在国家的强大背书之下,成为了时下最为火热的词汇之一。在“衣食住行”领域里,服装、餐
期刊
【摘要】建筑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承载的历史纪念和城市文化造就了建筑历史文化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内涵更为广泛和丰富,继承和发展建筑历史文化是现代建筑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建筑历史文化价值为切入点,在概述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生成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保护机制,旨在说明保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要性,以期为建筑历史文化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历史文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老龄化现象的逐渐加重,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空间也将成为社会的重点关注对象。文章主要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行为特征及实际经济情况入手,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养老建筑;因素;发展趋势  引言:  我国自1999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而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并不仅仅存在于我国,在世界上也是炙手可热的话题。随着这一现象的逐渐加深,养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