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黎明现象”,是指糖尿病人在清晨出现的高血糖,一般在凌晨3点左右血糖开始升高,持续到上午8~9点,“黎明现象”多发生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黎明现象”的发生与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有关,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的相互对抗使血糖稳定在一定水平,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需要。但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已受损害,当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在午夜逐渐升高时,糖尿病人不能分泌足量胰岛素来拮抗,因而就会出现黎明时血糖异常升高。另外,精神紧张、睡眠不好也可在黎明时出现血糖升高。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糖尿病人服用降血糖药物过量时,在夜晚也出现反应性血糖升高,或者降糖药用量不够,整个晚上至次晨的血糖同样表现为居高不下。以上两种高血糖的治疗与“黎明现象”血糖升高完全不同。为了明确诊断,必须全面了解出现血糖升高前一天晚上所表现的症状。如果前晚深夜出现乏力、心慌、饥饿、出汗等低血糖现象,多为反应性高血糖,需减少晚餐前降糖药物剂量;若无上述表现,而尿糖、血糖持续升高,此为降血糖药剂量不足所致,需增加晚餐前降糖药剂量。
一旦确诊为“黎明现象”,首先要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条件,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药物的调整,注射胰岛素要根据应用胰岛素的剂型实行不同的调整。如果注射速效胰岛素,则在早餐前将胰岛素注射提前到清晨6点,或者是在晚上12点注射2个单位,注射后进食少许食物;或将晚餐主食分1/3的量到睡前吃,在进餐前注射胰岛素2~4个单位;晚餐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人,则应将晚餐1/3的主食留在睡前吃,就餐前半小时服用优降糖半片。除了调整降糖药物外,睡前口服赛庚啶或注射生长抑制素均可抑制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以控制血糖异常升高。
据《健康生活报》
编辑 / 一迪
“黎明现象”的发生与体内多种内分泌激素有关,如生长激素、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与胰岛素的相互对抗使血糖稳定在一定水平,从而保证人体的正常需要。但糖尿病人的胰岛β细胞已受损害,当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在午夜逐渐升高时,糖尿病人不能分泌足量胰岛素来拮抗,因而就会出现黎明时血糖异常升高。另外,精神紧张、睡眠不好也可在黎明时出现血糖升高。
需要指出的是某些糖尿病人服用降血糖药物过量时,在夜晚也出现反应性血糖升高,或者降糖药用量不够,整个晚上至次晨的血糖同样表现为居高不下。以上两种高血糖的治疗与“黎明现象”血糖升高完全不同。为了明确诊断,必须全面了解出现血糖升高前一天晚上所表现的症状。如果前晚深夜出现乏力、心慌、饥饿、出汗等低血糖现象,多为反应性高血糖,需减少晚餐前降糖药物剂量;若无上述表现,而尿糖、血糖持续升高,此为降血糖药剂量不足所致,需增加晚餐前降糖药剂量。
一旦确诊为“黎明现象”,首先要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条件,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同时,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降糖药物的调整,注射胰岛素要根据应用胰岛素的剂型实行不同的调整。如果注射速效胰岛素,则在早餐前将胰岛素注射提前到清晨6点,或者是在晚上12点注射2个单位,注射后进食少许食物;或将晚餐主食分1/3的量到睡前吃,在进餐前注射胰岛素2~4个单位;晚餐前注射中效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的人,则应将晚餐1/3的主食留在睡前吃,就餐前半小时服用优降糖半片。除了调整降糖药物外,睡前口服赛庚啶或注射生长抑制素均可抑制生长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以控制血糖异常升高。
据《健康生活报》
编辑 / 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