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哈迪清真寺之劫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月22日清晨,伊拉克萨迈拉市的居民做梦也没想到,市中心传来两声剧烈爆炸之后,阿里·哈迪清真寺立即被烟尘笼罩。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去,只见清真寺巨大的金色穹顶已被炸毁,裸露着土黄色的砖体和横七竖八的钢筋。一座宣礼塔顶部镏金装饰也被爆炸的气浪剥落,清真寺内更是一片狼藉。他们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拍头、捶胸、顿足,一遍遍声嘶力竭地怒吼着:“罪过!”“罪过!”
  由于有着巨大金色穹顶而被称作“金色清真寺”的阿里·哈迪清真寺里,供奉着什叶派第十位和第十一位伊玛目(宗教领袖)阿里·哈迪和哈桑·阿斯凯里的陵寝,被认作是同纳杰夫、库法、卡尔巴拉同样重要的什叶派四大宗教圣地之一,怎么能允许任意亵渎与破坏呢?

  什叶派心中的圣地

  穆斯林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可追溯到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逝世后,上层统治集团内部围绕着谁担任哈里发(继承人)所展开的激烈争斗。几十年争斗下来,担任叙利亚总督的穆阿维耶被拥戴为第五任哈里发,并在大马士革建立起穆斯林哈里发帝国的第一大王朝——倭马亚王朝,伊斯兰教内部便正式分裂成逊尼和什叶两大教派。凡拥戴穆阿维耶继任哈里发的被称为逊尼派,凡坚持只有穆罕默德的亲属及后裔才有继承权而拥戴阿里(穆罕默德的女婿)的儿子侯赛因为哈里发的被称为“什叶派”。
  什叶派与逊尼派的分歧除了权力之争外,还在于对伊玛目的作用和对《古兰经》教义的理解上。什叶派之所以拥戴阿里,除了他是穆罕默德的亲属外,更因为他们认为,惟有阿里及其十二代被奉为伊玛目的后裔才是向穆斯林传谕《古兰经》内在精神(或释为“隐意”)的真主的使者。在什叶派心目中,阿里的地位甚至高于穆罕默德。公元878年,第十二代伊玛目萨德尔失踪后,什叶派认为他只是暂时“隐遁”,将来还会作为救世主降临人间。由此可知,供奉着第十、第十一两位伊玛目陵寝的阿里·哈迪清真寺,在穆斯林什叶派心目中的地位了。

  萨迈拉:“谁见了它都会喜欢”

  倭马亚王朝在穆斯林哈里发帝国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大作用,至公元684年,它相继征服了西班牙、撒马尔罕、花剌子模、塔什干,并直抵印度境内,使倭马亚王朝国势达到全盛时期。公元717年,在与拜占庭交锋失败后,王朝国势逐渐衰败。公元749年,穆罕默德叔父的玄孙阿布·阿拔斯利用民众对倭马亚王朝的普遍不满,高举反叛旗帜,并于公元750年大败倭马亚军队,宣布建都在巴格达,从此开始了穆斯林哈里发帝国的第二大王朝——阿拔斯王朝。
  虽然埃及、北非、西班牙等属辖地纷纷宣布独立,但是,持续了500年的阿拔斯王朝(公元750年~1258年)经过几代哈里发的励精图治,工业、农业、贸易、科学等方面都取得重大发展,其国力与影响堪与我国盛唐媲美。据史料记载,那时底格里斯河边的码头上,就常常堆积着中国丝绸和瓷器。可惜的是,进入公元9世纪后,由于争夺王位,展开连年争战,陷巴格达于刀兵水火之中,使国家元气大伤。握有兵权的波斯、突厥族近卫军将领也蠢蠢欲动。公元833年,第八代哈里发穆阿台绥姆继位后,担心权势旁落,决定将首都迁至巴格达西北约160公里的萨迈拉。这里濒临底格里斯河,又界于巴格达通往大马士革和伊斯坦布尔的国际商道上,是既可进又可退的首选之地。相传穆阿台绥姆十分中意他选定的新都,特意为它取名萨迈拉——即“谁见了它都会欢喜”这句话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连缀而成的新地名。穆阿台绥姆及其后的哈里发执政期间,依仗着阿拔斯王朝的余威,大兴土木,为萨迈拉留下了许多至今令人们赞叹不己的宏伟建筑,如集居住、议事、听取百姓诉讼等功能于一体的“哈里发宫”,公元852年竣工的大清真寺,公元892年将首都迁回巴格达前不久落成的豪华、典雅的“情人宫”,以及包括阿里·哈迪清真寺、阿布·德尔福清真寺、骑士广场、“巴尔库瓦拉宫”在内的他一些建筑,都融合了东西方建筑风格,在世界建筑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

  独一无二的“转塔”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萨迈拉大清真寺独具一格的大清真寺的宣礼塔。清真寺的宣礼塔尽管外形各异,多彩多姿,但通往塔顶的阶梯都建在塔内,惟独萨迈拉大清真寺宣礼塔的阶梯修在塔外。欲登上塔顶,只能沿着六级螺旋形塔身外的阶梯一圈圈盘旋而上,这个塔俗称“转塔”。据说,当初满怀重振阿拔斯王朝热望的穆阿台绥姆之子穆台瓦凯勒哈里发否定了建筑师最初的设计,把一个纸卷的纸心向上一抽,交代建筑师:“就按这种式样建。”于是,世界上才有了这座独一无二的阶梯建在塔身外的螺旋形宣礼塔。相传,当年每逢礼拜日,穆台瓦凯勒都要骑着骏马,沿着阶梯策马而上,向一排排坐在清真寺院墙内的穆斯林宣讲《古兰经》……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同夫人多次去萨迈拉参观大清真寺遗迹,却只攀登过一次“转塔”。那次在我们前边有几位身披黑袍的什叶派妇女,攀上方形塔基后,便沿着那螺旋形阶梯向着塔顶爬去,不料当她们由背风的一面刚转到顶风的一面时,从大漠吹来的强劲的薰风,扬起她们的黑袍,像一面面鼓胀的黑帆,于是她们惊叫着转身跑下。经过我们身边时,虽然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却依旧惊魂未定。我们试探着踏上宽约2.3米的阶梯,靠塔体的一边,有一道铁栏,那是后来旅游部门为了游客安全而修建的。阶梯另一端却无任何遮拦。我们相互鼓励着,一圈圈盘旋而上,虽然靠塔身的一侧有铁栏杆可扶,但两步之外便是绝壁,真如走在人迹罕至的悬崖鸟道之上,只能紧盯着脚前,小心翼翼地挪动脚步。只有转到背风处,才敢乘停下来喘息的机会,向地面张望一眼。因而,我们对当年穆台瓦凯勒策马登塔宣讲《古兰经》的传闻始终心存疑惑。不过,当我们从塔顶下来时,遇到两位登塔的当地人,在擦肩而过的一瞬,他们微笑着跨向外沿,把扶手让给我们,却依旧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辉煌不再

  无论穆阿台绥姆、穆台瓦凯勒父子如何怀着重振阿拔斯王朝的热望,企盼着像先祖一样在萨迈拉重建一番伟业,但内忧外患连绵不绝的阿拔斯王朝已是江河日下。公元892年,当继任者将首都迁回巴格达之后,萨迈拉便衰败下去,到公元1258年巴格达为蒙古骑兵所破。阿拔斯王朝覆灭时,萨迈拉几成一片废墟。这座著名的大清真寺也仅剩四周的院墙和这座52米高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转塔”,还耸立在底格里斯河边这片广袤的沙原上,默默地向游客们展示着昔日的辉煌……
  阿拔斯王朝在萨迈拉遗存的一处处古建筑中,惟独阿里·哈迪清真寺由于供奉着阿里·哈迪和哈桑·阿斯凯里两位伊玛目的陵寝,被一代代什叶派穆斯林视为圣地,他们像爱护眼睛一样不断修葺、呵护着它。我们在“转塔”顶上俯瞰萨迈拉时,看到的是除几个大城市外一些城镇因为战争所留下的破旧、无序的衰败景象。惟独阿里·哈迪清真寺巨大的金碧辉煌的穹顶,在夕照下闪着耀眼的光芒……而今这座已逾千年的清真寺竟然横遭如此巨大的劫难,怎么不令世人、特别是穆斯林什叶派教徒们痛心疾首呢?!
  爆炸事件促使伊拉克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矛盾更趋激化,冲突、破坏与仇杀事件迭起。尽管国际社会和两大教派的领导人多次呼吁教徒们保持克制、维护团结,但这一事件无疑是在伊拉克千疮百孔的肌体与伊拉克人民备受伤害的心灵上,又撒下了一把盐。
其他文献
过年挂灯笼是民间的一种习俗,是年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国的春节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的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元宵灯节的起源  关于元宵节赏灯的起源说法版本很多。传说姜子牙封完神后,自己却没有什么职位,只有在某位神仙出游时他帮忙替班。大年三十众神都归位了,姜子牙却没有地方可去。百姓见他可怜,就在高杆头点一盏灯,让他在灯下蹲上一夜,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点
10月12日,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共同荣膺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诺贝尔委员会称赞戈尔“可能是在促进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获得更广泛认同方面贡献最大的人”一时间戈尔再度声名鹊起,要求他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的呼声陡然高涨  气候变化与人类和平有着紧密的联系,前者对后者形成了威胁IPCC曾指出,气候变化将引发人类对地球上稀有资源的竞争,并可能在一些国家造成大量的“气
蕉阴狸奴图 明 佚名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大宋第一“猫奴”  提到南宋诗人陆游,很多人会想起那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然而,翻检陆游的诗作就会发现,同一题目的诗还有一首:“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外面风急雨骤,屋内柴火旺盛、蛮毡温暖,诗人在家中与猫儿相伴烤火。也许那天晚上,柴火的温暖让
布什提名高盛董事长为新财长  美国总统布什5月30日提名高盛公司董事长亨利·保尔森接替于当天宣布辞职的约翰·斯诺而担任美国财长。这一提名还有待于美国参议院批准。  保尔森拥有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上世纪70年代曾经在尼克松政府中供职,有一定的政府工作经验。他于1974年加盟高盛芝加哥分部,八年后晉升为公司合伙人。此后他又先后担任了公司联席董事长、联席首席执行官及首席运营官等职务,并于199
随着4月4日晚泰国看守内阁总理他信宣布不在大选后组成的新政府中出任总理职务,泰国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政治危机看上去终于要结束了。回顾这次世人瞩目的大选,不仅可以看到泰国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体会到不同政党之间竞争与妥协的政治艺术,而且可以感受到他信作为一名政治家的责任意识。    一桩买卖引发抗议风潮       引发泰国这场政治“血案”的“馒头”是一桩买卖。今年1月23日,一桩看似普通的巨额
“袈裟革命”爆发,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缅甸的民主和人权问题缅甸军人政权极有可能在与反对党全国民主联盟领袖昂山素季举行对话的同时,仍按原计划在2008年进行新宪法的全民公决,并在2009年举行新的大选但无论如何,军人不会因此退出政治前台,在较长时间内仍将主导缅甸政局的发展    国际社会聚焦军人政权    2007年8月19日,由于不满政府15日突然大幅度提高燃油价格,仰光市民开始零星上街游行抗议8月3
9月19日夜,曼谷突然下起大雨。雨中,泰国陆军总司令颂提命令军队包围了总理府、控制了所有政府部门和电视台。此时,泰国看守内阁总理他信正在万里之外的纽约,出席第61届联合国大会。他急忙发表电视讲话,但很快被切断。旨在推翻他信政府的政变发生了。   对泰国政情稍有了解的观察家们,此时都会格外注意泰国王室的动向。因为他们知道,在这种非常时期,国王的的态度和立场将非常重要。不论是政变方还是对方,都会寻求国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是战后、特别是中日邦交恢复以来表述中日关系时使用频度很高的一个关键词。涉及中日之间的历史时,人们常常用两个相互关联的时段来概括和定义。一是从古至今中日间长达2000年的交往史,谓其主流是好的;二是近代以来那一段“不幸”的历史。这里的“以史为鉴”,不言而喻特指后者。而且,它与战后中日关系的未来发展形成为前提性逻辑关系。  现在的问题是,在长期使用这一概念的过程中,当时的“未来
高中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一个十分特殊的位置,它是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口,在整个教育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基于教育经济学的观察视角,从公共财政学分析路径出发,高中阶段的教育经费问题,一直是深刻影响高中教育发展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尤其是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均处于历史上较好态势的情况下,探求高中教育处于尴尬发展境地的深层次原因,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的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观察视角。迫于国际惯例
美国人以浪费闻名,美国文化的意识形态是消费而不是节俭,事实上,现代意义上的消费主义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过剩的产品,需要大量的挥霍性消费来支持,因此,庞大而多产的美国经济促使美国人把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与这种舒适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则是美国家庭在能源消费上的“大手大脚”。美国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6%,却消耗着世界能源年总产量的1/3,一个美国人的电力消费大约相当于18个中国人消费的电力。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