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起课堂改革的风帆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sxdcfvgb0987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的开发实施,带来了新理念,如何创设一个让学生自由学习、快乐学习的数学课堂,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领略数学的乐趣,已成为每位数学教师的追求。改革教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创新教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扬起风帆,强化习惯,为引领数学学习保驾护航,乘着新课改的东风,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扬起风帆。
  【关 键 词】 改革;创新;强化;小学数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经历了一个从理念更新到实践指导,再到理论探讨的过程,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教育改革征程中,广大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逐步夯实新课标带来的成果。多年来,笔者乘着新课改的东风,不断摸索,在构建创新数学课堂模式,强化教学效果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
  一、改革教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突出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好的成效,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我从实际出发,改革教学方法,为学生自主学习指路引航。
  (一)引导主动参与,培养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它能够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抽象性,特别是小学数学,往往就是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厌烦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唤起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种特殊感情——兴趣。变厌学为乐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
  精彩的课堂开端,不仅能很快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常这样做:上课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情感中,使学生产生好奇与求知欲,让每位学生迅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我设计了很多让学生折、剪、拼等学生参与的环节,结果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接着,利用学生这时候涌现出来的学习兴致,我因势利导,对学生的“习作”给予指导与评价,肯定其成绩,指出改进的地方,结果,大部分学生较快较深刻地认识了图形的结构与特点,有效地节省了讲授的时间,这样,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培养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二)引导相互交流,培养合作意识
  除了培养兴趣之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还需注重合作与交流。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学习数学知识同样也离不开实践操作。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操作活动,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习惯。教师在引导操作时,要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合作的活动,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
  如教学“锐角和钝角”时,我先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在图中找出物体表面的角,并说一说哪些角是直角?其余的角叫什么角?它们与直角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用直角去进行比较,再把这些角根据直角的大小为标准进行分类,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小组的同学听,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从而初步地建立了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在数学活动时,我还为每一学习小组准备了一些大小不同的角,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分工合作,把这些角根据大小进行分类,并把它们设计成美丽的图案贴有卡纸上。学生在活动时,每位小组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有的同学负责判断,有的同学负责分类,有的同学负责设计图案等,在整个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每位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涨,同时培养了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意识。通过以上交流,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将该课的知识以互补的方式相互渗透,互为人师,学生交流中归纳与吸收的信息远胜于教师堂上的反复强调。
  (三)引导自主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除了结合教科书上的题材,还可以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实践、分析、整理过程中去理解和获取数学知识。
  “创新”是要构建眼前不存在的事物的设想,这就需要想象。少年儿童具有以形象思维为主体的特征,努力培养、激励其想象力,是培养学生最初步创新能力的法宝。在教学圆环面积计算时,我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公式推导。在实验中,有学生不满足教材上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的公式推导方法,另辟蹊径,提出在想象中将圆环沿半径剪开后,展开成一梯形,用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环面积公式。这种训练,使学生的想象张开了翅膀,初步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扬起风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就必须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尽量让学生自己去了解知识,掌握知识。基于上述认识,我在教法上进行了改革尝试。除了上述改革教法外,指导学生的“学”也至关重要。
  (一)引导学生自学
  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通过看书、自学实践等,便可学会,教师就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学。看书前,我一般出示读书思考题。思考题的内容大体是:这部分内容包括哪些新概念?与哪些旧知识有联系?有无不懂的地方?请举例说明你所学到的新知识等。要求学生根据读书思考题边看边想,边写边划。“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划”出书中的重点。
  (二)指导学生学会讨论解疑
  对于一些新概念多,内容比较抽象的课,是否就一定由教师讲解才好?我觉得未必如此。启发学生思维,以讨论解疑为主,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精心选择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可引起学生大脑皮层的高度兴奋,并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受这种欲望的驱动,学习过程往往会变得主动而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必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越是教材的核心问题越需要学生去理解,会积极参与,进入角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因为数学在小学阶段概念教学比较多,学生是不会产生好的印象,认识也就肤浅了。   (三)教导学生学会动手实践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好方法之一。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先让学生看到,判断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不像判断能不能被2和5整除的数那样,看个位上的数,先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然后,做摆火柴棒的实验,依次用3、6、9根和2、4、5根火柴棒摆成在数位表上,一边摆一边讨论:用3根、6根、9根火柴棒能不能摆成一个不能被3整除的数?用2、4、5、7、8根火柴棒能不能摆出一个能被3整除的数。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发现了规律,正确地概括出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眼、耳、手等各种感觉器官,从感性、实践到认识,印象深刻,学了也不容易忘记。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会他们会“学”非常关键。在“学”字上下工夫,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动手操作,把课堂还给学生,决不能包办代替什么都“灌”给学生。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万万不能削弱的,教师不仅要讲清知识,还要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主动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提高学习成绩扬起风帆。
  三、强化习惯,为引领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我们很难改变习惯,但我们可以用好的习惯代替坏的习惯。所谓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包括课前预习、认真倾听、主动探究、认真审题、完成作业、自觉检查几个方面。
  从自己大胆尝试创新数学课堂模式以来,我发现孩子们有了较大的变化,他们慢慢变得(下转49页)(上接47页)活泼起来,胆子也逐步变大了,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们都敢于提问,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如教学中,我让学生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预习中不懂的地方,有目的地认真倾听;把课前自己的理解与教师的讲解进行比较,纠正自己理解上的错误,加深理解和记忆;还要求学生将课上没有机会解决的问题记下,以便课后解决,以增强注意的持久性,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的熏陶下轻松、愉快地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养成专心听课、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我在学生解答应用题时,首先要让学生仔细读题,初步了解题意。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然后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在这个基础上再列出算式计算;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大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带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总之,本着“爱”的原则,在搞好教学改革的同时,也要注意学生习惯的培养,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质。让小学数学课堂改革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成为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潜能的时空;成为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扬起快乐的风帆,向未知知识继续挺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陆丽萍. 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教法[M].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自1992年走上讲台以来,转眼已是26年。26年来,我先后任教于四所学校,从一名普通农村中学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南京市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思品学科特级教师,并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市级名师工作室。回顾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我不由得感叹: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一、课堂上的收录机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至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南京市江宁县龙都中学任教,当时,我只有一个朴素的念头:把课上好,不能误人
大道至简,不妨素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的品相、風格与气度决定了学生成长的高度、速度与宽度。素课,是对课堂之道的省思,是对儿童生长的眷注,是对极简风格的追寻。“素”,是课堂本有却遗失了的质地,是我们向往却不易抵达的境界。素课并非远离时代之“变”,而是回到常识之“实”;素课也非简单地“回归”,而是经过“洗练”之后的“再构”。   本期独家策划,我们呈现了不同的“视角”。有来自区域的“调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了解新课改内容,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策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長。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对于道德与法治这门比较有深度的课程,激发学生兴趣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根据班级学生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道
【摘 要】课堂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离不开对课堂的研究。要研究课堂,就必须把课堂打开,把个体成长融入团队共进中,才能实现共赢。我们要探寻打开课堂、团队共研的N种方式,考量每一种方式背后的效能,思考作为专业社群的教研组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专业社群;教研组建设;开放;共享;共赢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4
由上级领导举荐,工作了22年的我走上了行政岗位——业务副校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称“校长是学校之灵魂”。确实如此,校长要能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师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给教师树立榜样;用真诚的态度、宽阔的胸怀和无私的奉献赢得教师的尊重;用人性化的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工作的内驱力;用自己的科研、教学成就带动教师不断学习;用巨大的勇气和魄力战胜困难,促进学校的持续性发展。一所学校办学质
【摘 要】围绕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的命题,基于学校管理的视角,从教师成长的四个语境,即时代使命赋予的语境、社会迅疾发展的语境、教师专业发展的语境、生命价值实现的语境出发,梳理出新教师成长的价值追求在于成为更好的自己,新教师主要会经历文化、理念、目标、内容、方式以及精神层面的转变,转变的核心是帮助新教师实现生命的完整,唤醒主体的自觉,孕育精神的成长,从而让新教师有价值地成长,有意义地发展,就其本质来说
【摘要】本文以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亲子阅读会”活动为例,介绍了该活动的意义、目标、实施过程等,希望能对图书馆0-6岁儿童特色服务活动的探索和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图书馆;少年儿童;0- 6岁;服务活动  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是全国6个省级少儿图书馆之一、国家一级图书馆,“亲子阅读会”是重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针对0-6岁儿童组织开展的公益性系列读书活动。该活动自2010年起,每月举办一期,至今
【摘 要】学校课程整体、系统地架构与开发,是教师快速成长最真实的情景,最肥沃的土壤。可以课程日记拓展课程视野,以课程写生促进课程理解,以课程畅想发展课程能力。  【关键词】课程日记;课程写生;课程畅想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46-0011-04  【作者简介】1.李子贵,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南京,210014)校长,一级教师;2.闫
【摘要】一部好听的乐章由一段好听的序曲开始,一出好看的戏剧由一段好看的序幕开始,同样,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由精彩的导入揭开。导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中所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该花一番功夫,精心地设计好课堂导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效率  一部
·名师自述·  我,“知命”之人,1966年7月出生于“世界长寿养生福地”江苏省如皋市,1986年7月从“东方最美的校园”南京师范大学的中文系学成返乡,既没有改行,也没有跳槽,孜孜矻矻于中学教育教学领域整整三十又一年,一直以“在路上,行走的姿态,永远!不管永远有多远”勖勉自己。  现为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写作导师”、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专家库成员、江苏省优质教学资源研發创作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