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紫苏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am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C18反向色谱柱和制备液相色谱等方法对云南产白花紫苏(Coleus esquirolii)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核磁共振、质谱等现代波谱学技术对所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从云南产白花紫苏中分离和鉴定了11个化合物:毛萼鞘蕊花乙素(1),cariocal (2),白桦脂醇(3),白桦脂酸(4),麦角甾-6,22双烯-5α,8α-表二氧-3β-醇(5),芫花素(6),芹菜素(7),山奈酚(8),槲皮苷(9),黄芪苷(10)和杨梅树皮苷(11).并对分离的黄酮化合物进行了抗氧化活性研究,研究表明白花紫苏中主要以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其中化合物3、4、5、6、7、8、9、10和11为首次从白花紫苏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和11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率分别为(19.51 ±0.03)μM和(23.13±0.05) μM,显现了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土家药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对无水乙醇致小鼠胃黏膜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检疫合格的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以无水乙醇制作小鼠急性胃溃疡损伤模型,测量黏膜出血条带的长度、宽度,计算出血点数目.结果: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中剂量(350 mg/kg)能较为有效地预防无水乙醇引起的小鼠急性胃黏膜出血损伤.结论:千足虫草多糖提取物中剂量(350 mg/kg)对小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天然冰片微乳凝胶的处方与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与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配伍试验与伪三元相图筛选并优化微乳处方与工艺,采用凝胶加入法制备天然冰片微乳凝胶,并对其外观性状、pH值、黏度、保湿率与药物浓度进行评价.结果:所得天然冰片微乳凝胶处方:天然冰片2.2%、聚氧乙烯蓖麻油(EL)9.1%、1,2-丙二醇1.8%、蓖麻油3.6%、卡波姆0.6%、甘油3.8%、加水至50 g;天然冰片微乳凝胶外观澄清透明、均匀细腻、黏稠度适中、涂展性良好;平均粒径(45.28±7.95) nm,pH值5.43 ±
目的:研究滇产头顶一颗珠药材(Trillium tschonoskii Maxim.)化学成分.方法:运用植物化学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技术对药材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化合物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药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结论:滇产头顶一颗珠药材中主成分为偏诺皂苷,未分离得到其他类型甾体皂苷.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筛选牛大力最佳切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加工牛大力条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浸出物测定法等方法进行牛大力多糖、总黄酮和煎出物等指标的测定,制定综合评价规则进行结果分析.结果:3个因素对牛大力切制工艺影响程度依次为:A(蒸润时间)>B(切片厚度)>C(干燥温度),而各个因素不同水平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1>A2 >A3,B3> B2> Bd1,C2>C3>C1.结论:牛大力最佳切制工艺应为A1B3C2,即蒸润10 min,切3 mm片,60℃烘干.
目的:建立火疗彝方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五加皮、防风、木瓜、桑白皮、接骨木进行鉴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升麻素苷的含量.结果:火疗彝方搽剂中五加皮、防风、木瓜、桑白皮、接骨木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含量测定升麻素苷浓度在0.0011~0.70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12376023x+ 24720(R2=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3%,RSD =0.07% (n=6).结论:此方法简便、精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