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城市群网络特征与省际边界效应——基于人口流动视角

来源 :地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城市网络化与消除行政边界所导致的阻隔效应是城市群一体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双重问题。网络视角下,行政边界呈现出何种程度的空间效应是揭示区域演化机制的科学问题。基于人口流动要素构建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定量识别城市网络中的省际边界效应问题。研究指出:①网络密度、平均中心性和平均控制力三项指标一致表明基于人口流动的长三角城市群网络呈现出强联结状态;②经济规模、政治资源、产业结构、历史基础、就业机会和劳动收益是人口流动网络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省际边界、跨界频数、时间距离是人口流动网络流向的关键引导因素;③基于
其他文献
5月14—17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学术研讨会暨地理学学科建设论坛"在湖南长沙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农业地理与乡村发展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和湖南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由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城乡发展智库联盟、地理空间大数据挖掘与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地理学会承办。来自全国14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50多名专家学者及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构建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格局是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基于成本-效益理论和空间均衡理论,构建国土开发限度和均衡度评估模型,研究2009—2017年黄河流域国土开发强度。结果表明:①黄河流域国土空间开发已临近超载,可开发空间用地效益明显偏低。②黄河流域国土开发空间差异悬殊,与国土利用的经济梯度基本吻合。③黄河流域国土开发供给能力总体偏低,水资源保障能力是最大约束。为此,建议: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