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ICU人工气道患者意外拔管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2EE_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人工气道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给予常规护理的184例人工气道患者为对照组,选取同期给予循证护理的149例人工气道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UEX发生率和导管堵塞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人工气道UEX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理论应用行人工气道的ICU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循证护理;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意外拔管
  【中图分类号】R4735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5-0137-02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是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人工气道患者由于意外或者操作不当等造成的插管脱落现象,其发生会引起患者插管部位的损伤,甚至引起喉头水肿、心律失常、呼吸停止等严重并发症,造成患者死亡,因此,降低UEX发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1]。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 是遵循证据的护理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对于EBN在ICU患者人工气道意外拔管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报道较少。笔者选取333例ICU给予人工气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EBN实施前后UEX发生率变化,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患者资料 选取本院ICU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给予常规护理的184例人工气道患者为对照组;同期给予循证护理的149例人工气道患者为观察组。纳入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岁,留置管道≥24h 的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慢性痴呆史或智力低下的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12 护士资料 研究过程中,ICU内工作一年以上护理人工气道病人的护士11人,未进行人员调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患者给予人工气道后,建立其病历档案,进行血氧饱和度等的监测;定时进行雾化吸入、翻身叩背等。
  12 2 观察组 提出“为什么ICU患者容易发生UEX”、“ ICU患者发生UEX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有效防止ICU患者发生UEX”等系列问题,通过计算机检索关键词、查阅文献等方法,结合临床实践进行循证支持。发现ICU患者发生UEX的主要原因有:患者意识障碍,患者舒适感、疼痛感的改变,患者对环境的抵抗,护理操作不当,护士交换班不及时等。针对原因实施以下循证护理措施:①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告知其人工气道的重要性、自行拔管的危害性及人工气道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加强与其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其不良心理情绪,对其进行疏导;②对于意识障碍的患者,密切观察其躯体、四肢活动情况,准确判断患者需求,尽量避免躁动不安的发生,对于出现躁动不安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并采用约束带进行肢体约束;③对护理人员进行认知、评估技巧、护理对策等系列培训,使其严格执行人工气道操作规程,避免留置导管不舒适,口腔护理、更换体位不当,固定带未及时更换等导致UEX;④实行弹性排版等科学的轮换班制度,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节假日、中夜班不出现护理空档,同时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拔管倾向。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人工气道UEX发生率以及导管堵塞发生率,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满意度量表:共包括10个问题;采用4分制评分(1=不满意;2=基本满意;3=比较满意;4=非常满意);总分为40分;总分≤20分表示不满意;21~26分为基本满意;27~33分为比较满意;34~4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基本满意率+比较满意率+非常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人工气道UEX发生率以及导管堵塞发生率 观察组人工气道UEX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2。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 观察组患者149例,有147例满意,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3。
  3 讨论
  ICU是医院专门收治危重病症患者,对其进行集中监测、强化治疗和连续性护理的重要场所,而人工气道是确保危重患者急救和治疗过程顺利实施的首要环节,但是由于ICU护理工作量较大,监护室中缺少专人的陪护,使得ICU成为最容易发生UEX的病房。据统计[2],行人工气道的ICU患者UEX发生率在10%~225%之间,本研究中未实施循证护理前,UEX发生率为1033%,与文献报道相一致。
  循证护理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出发点,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护理实践的理论和方法,其是在经验护理基础上走向科学的新的护理方法[3-4]。本研究将EBN应用于减少行人工气道的ICU患者UEX发生率,结果显示:观察组人工气道UEX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初步证实了EBN有助于降低ICU人工气道患者UEX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与目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5],并且怀疑导管堵塞是ICU患者UEX发生的原因之一。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循证护理考虑和加强了与患者沟通,能够提高护士对患者责任心及其评估分析能力,保证其护理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对于行人工气道的ICU患者循证护理要点,本研究总结如下: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避免使用约束带,加强沟通,及时发现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于意识障碍患者,加强巡视、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其拔管倾向;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合理安排交接班,避免护理空档的发生。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理论应用行人工气道的ICU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意外拔管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媛媛. 集束干预措施在预防 ICU 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34-35.
  [2]黄海艳,喻姣花,谭翠莲,等.循证护理干预方案在ICU压疮高危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4):1-3.
  [3]高莉.FMEA 应用于人工气道意外拔管的风险防范管理及效果观察[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1):90-91.
  [4] 郁海芹,朱远美,王薇,等.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6):46-48.
  [5]李丽,凌敏. 循证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J]. 全科护理,2013,11(4):938-939.
  (收稿日期:20141211)
其他文献
2003-2004年对夏季极端炎热干旱的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哈密瓜套种棉花田的根际气温、地温以及哈密瓜根部病害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套作棉花后,瓜根际气温较大田明显降
[摘 要]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模式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65例在相同治疗基础上对研究组患者施行循证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4周后,综合比较两组患者对脑梗死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及住院天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对脑梗死相关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同时研究
【摘要】目的:对偏头痛应用氟桂利嗪单药治疗及与血塞通联用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氟桂利嗪单用组(n=50)与血塞通联用组(n=50),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头痛程度评分、发作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h、1周、2周均有下降,但联用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单用组(P0.05);联用组随访3个月、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5
【摘 要】 目的:观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无创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而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有创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分析两组的护理干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干预疗效、患者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
【摘 要】 目的:[SS]探讨重症肺炎早期干预抗心衰治疗的有效方式。方法:[SS]选取重症肺炎患者41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抗感染+吸氧+支持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镇静+强心+利尿等抗心衰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改善需要的时间和肺实变消失需要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心衰发生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SS]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呼吸改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评价微钙化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伴有钙化甲状腺结节的疑似病灶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钙化程度分成微钙化组(A组,n=43)和粗钙化组(B组,n=22)两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手术病理活检后予以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分析该活检方式对鉴别良恶性结节的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记录两组患者肿瘤性状差异。结果: ①65例患者超
【摘 要】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3例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LH、FSH、P、E2与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各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摘要】目的:观察微波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联合宫颈炎康栓治疗,比较治療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膀胱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4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接受病灶组织实验室病理检查,统计膀胱癌患者的具体类型,并进行临床讨论与分析。结果: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