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三风穴联合耳穴压豆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

来源 :医学理论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刺三风穴联合耳穴压豆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100例,依据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针刺三风穴联合耳穴压豆,两组均治疗14d。治疗前及治疗14d后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状态[基底动脉(BA)、右椎动脉(RVA)、左椎动脉(LVA)、右大脑后动脉(RPCA)、左大脑后动脉(LPCA)]。结
其他文献
如今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持续提升,信息技术也成为涉足多个领域的现代化科学技术,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也让很多传统且落后的信息管理工作更为简单快捷,对数据信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尤瑞克林治疗,两组均进行4周治疗并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血液流变学水平、不良反应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4周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
脓肿分枝杆菌肺病患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菌种鉴定困难、药物敏感试验报告回报慢;且药物耐药率高、可选药物少、常需多药联合、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多;预后差,是最难治疗的感染之一。因此,熟知其药物敏感趋势、耐药机制,及常用治疗用药方案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利于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药物,提高病情控制时效性,为患者设定合理的心理预期,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护与处置,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着重阐述其肺部脓肿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机制,常用药物治疗方案及效果,同时加强治疗中药物不良反应的防
目的:探讨益气通脉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76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益气通脉汤治疗,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IVST、LVEDD、LVEF、6min步行距离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V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周围性面瘫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老年重症心衰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3例老年重症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血清HIF-1α与GDF-15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LVEF、SV、SI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妇科临床实践过程中的障碍和支持因素。方法 :对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实施快速康复理念的病房护士进行访谈,了解护士层面的障碍和支持因素,访谈过程全程
探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缺损的疗效。方法 :观察我院 2017 年 2 月至 2020 年 1 月采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缺损的39 例患者,观察指标为术后 3 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
目的:探讨氧化樟脑注射液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联合治疗对冠心病并严重心衰患者的疗效、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诊治的138例冠心病严重心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氧化樟脑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NT-proBNP、脑钠肽(BNP)和心功能指标,观察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97.10%)明显高于对照组(8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
目的:分析人尿激肽原酶(HUK)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对侧支循环、血清一氧化氮(NO)及前列环素(PGI2)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试验组予以HUK治疗,对比两组侧支循环、NO及PGI2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侧支循环改善率为73.08%,比对照组的30.77%高,且NO及PGI2水平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UK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改善患者侧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