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待涅槃,还是气数将尽?

来源 :家用汽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还是赢利
  奇瑞2012年全年累计销量超过57万辆,在乘用车整体销售排名中排名第六,及自主品牌第一的位置。奇瑞如此庞大的销量并未产生预期的利润,高财务压力之下却频频实施扩张,自主品牌领头羊光环之下的奇瑞汽车,充满了外界所不解的谜团。
  在奇瑞捷豹路虎合资项目和观致汽车项目上,奇瑞均斥资数十亿元。且在2010年,奇瑞以总额200亿元汽车投资项目为旗号,获得鄂尔多斯市纳林河区域一块煤炭储量达16.6亿吨的煤矿进入采煤业。不仅如此,奇瑞在房地产造船、化工、工程机械、海洋装备、农业装备等行业也全面投资。奇瑞如此广泛地大手笔扩张,被业内人士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奇瑞主营业务上的投入。相比吉利、长城等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奇瑞在发展汽车工业上显得三心二意。”
  对于汽车业务上的不济,奇瑞内部人士归咎为研发成本高,单车毛利低,“虽然奇瑞销量不错,但销售的车型以低端产品为主,毛利率低,加上研发成本居高不下,亏损是很正常的。”成本支出过高,都是可控的情况,可是如果主要精力不集中,那亏损便与成本无甚关系了。
  如果精力足够,在主业亏损的情况下,利用副业来赢利并对主业进行支撑,也无不可。可是在主业都无暇顾及的情况下,盲目地利用副业来赚钱,无疑是本末倒置。长此以往,不仅自主品牌销量老大的地位不保,也许我们还会失去中国汽车界的一股有生力量。
  战略失误,还是产品不力
  2009年的上海车展之前,奇瑞汽车发布了全新品牌战略,旗下全新四大品牌按照从低到高的市场定位分为开瑞、奇瑞,威麟和瑞麒。现任奇瑞董事长尹同跃在当时表示:“多品牌战略是希望奇瑞能够多生孩子好打架,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汽车市场占有更多份额,此外中高端品牌的推出也有利于提高产品附加值,这些成为了多品牌战略的核心。”然而,由于品牌问定位重叠、汽车产品同质化,高端产品价格略高等几大因素限制了奇瑞子品牌的持续发展,奇瑞的多品牌战略并不成功。
  但若将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多品牌,那便是逃避责任了。吉利同样有帝豪、全球鹰、英伦三个子品牌,但赢利能力却很出色,长城的哈弗也在进行独立。多品牌并不是恶魔,只是看怎么利用。
  作为主流车企的奇瑞,4月销量跌幅达29.2%,着实令人吃惊。一度奇瑞是全国轿车生产企业销量前十排行榜的常客。如今,吉利和比亚迪两个自主品牌仍然位居全国轿车生产企业销量前十排行榜,而奇瑞早已不知所踪。
  全国乘联会的统计显示,4月奇瑞共销售了31837辆。而从具体车型看,令人惊讶的是,近20款车,除了G6销量由去年同期的32辆增加至今年的45辆,其他车型无一例外均呈下跌之势。如主流车型A1,去年4月的销量为3059辆,今年4月却只有1101辆,跌幅达64%;主流车型瑞虎,去年同期的销量为8468辆,今年4月却仅为6251辆,跌幅亦达26.2%。全系车型销量的下降,也说明奇瑞发展的重要壁垒是产品,车型过于重叠,定位不准确是奇瑞发展的掣肘,解决产品问题才是关键。
  概念,还是改变
  4月16日,奇瑞汽车发布了全新品牌形象和“技术奇瑞”的企业战略,标志着奇瑞从多品牌战略重新回归到“一个奇瑞”的单一品牌,而作为“技术奇瑞”的重要支撑,奇瑞核心技术概念平台——“iAUTO”也正式发布,同时,由汽研院院长陈安宁领衔的众多国际汽车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也隆重亮相。
  奇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尹同跃表示,成立之初的奇瑞,理念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现阶段,奇瑞要进步满足消费者对于汽车产品的消费需求升级。他表示,“品牌需要一个积累过程,无法一蹴而就。此次新品牌发布,意味着奇瑞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聚焦资源着力打造个奇瑞品牌,逐步形成自身的体系竞争力。”未来,奇瑞将通过对现有产品的梳理,逐步确立新的产品架构,由目前20余款产品逐步精减并形成由11~12款产品组成的产品型谱。
  新的战略、新的Logo、新的体系、新的人才,再到全新的iAUTO技术平台,奇瑞似乎做好了准备,董事长尹同跃也豪情万丈地喊出“中国梦”。拥有激情固然很好,但踏踏实实做好车才是眼下当务之急。iAUTO技术平台是否足够优秀,能否被市场认可尚不可知:奇瑞豪华的核心技术团队组成才两年多,能否保持稳定。如何解决中西方企业文化差异,这些都是摆在奇瑞面前的问题。品牌的变化只是表述一种概念,真正需要改变的是产品。
  “奇瑞汽车的产品开发效率低,车型开发不成功,带来的是整个供应链的损失。正确的方法是搞出一款车就挣钱,把各方面附加成本降下去。战略性的产品要有盈利性,不成功的产品要做减法。”业内有关人士表示。
  种种迹象表明,奇瑞正在卷土重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奇瑞未来的路就会一马平川。奇瑞接下来的举措也必须同样引人关注,因为新的战略调整可能会使奇瑞短期内难以实现销量上的改观。
其他文献
透明才安心  刚开始与东风标致某4S店的售后服务经理王经理聊这次售后服务升级的内容,他就开始迫不及待地给我们展示他们前不久开始使用的售后管理系统。  “这里是一个客户看板,刚才我们在里面看到的所有信息都会在这里显示。比如说等待中,虽然接车但是没有工位空出来,它就会显示等待状态。维修中就是这个车一旦上了工位,技师一刷卡,它就会显示在维修中。”  另外,王经理还介绍,维修过程的“透明”还体现在蓝盒子的
期刊
“微”字,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疯狂地流行,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为什么就流行起来了。我想可能是人们都太过忙碌,我们没有时间读书,于是我们读微小说,我们没有时间坐在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于是我们看微电影,我们没有精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于是我们只好微旅行。在繁忙的工作周之后来一次轻松之旅,也不用担心住宿的问题,到郊区走走,给心情放个假,也是不错的选择。  说来也很无奈,因为北京的高度发展,郊区的风景区早已
期刊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实施一年多的时候,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在走过了刹那绚烂的井喷时期,繁华落尽,理性回归,我们正好借着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好好审视一下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真正能拿出来造福消费者的车型有多少?  老面孔为主  此次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成果展是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汽车知识杂志社和寰球时代汽车投资
期刊
重逢  初次了解斯柯达Yeti野帝是在今年7月,杂志社“越趣之行,大美赤峰”的活动上,那时候,国产的斯柯达Yeti野帝并没有面世,就连Yeti野帝上市的成都车展也在8月举行,我们拿到的是一台原汁原味的进口斯柯达Yeti 4X4。深秋十月,当记者再次见到Yeti野帝的时候,作为斯柯达国产的重点产品,Yeti野帝不但在外观上有了一些变化,就连名字都被注入了新的意义。  Yeti这个名字与中国有着深厚的
期刊
去年北京车展期间车展模特(简称“车模”)因着装过于暴露,被社会舆论广泛批评。一年之后,在刚刚结束不久的武汉车展上,一位车模因着装过于暴露而“走光”,瞬间就登上了各家媒体的头条。关键词“露点车模”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更是达到了四百多万次的点击率。长久以来,车模在各大车展上都会成为一个焦点话题。在中国车展被大面积异化的今天,打着色情“擦边球”的车模已经远远超出了观众,成为车展孕育的一朵“罂粟”。  无车模
期刊
美丽分享  2014玛莎拉蒂GranTurismo MC Stradale  2014款的玛莎拉蒂GranTurismo MC Stradale从外观上看要比老款更张扬,前发动机盖多了一个进气口,前进气格栅更大。此外轮辋换成20英寸的合金轮辋,尾部后保险杠是较明显的变化。内饰变化不大,但更换了新的材质。  与之前的设计思路相同,2014款的玛莎拉蒂GranTurismo MC Stradale虽然
期刊
频熄火原因不明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国内已经发现多起捷豹路虎车辆存在燃油泵烧坏导致车辆无法启动情况。曾在多家汽车类网站投诉的路虎车主马先生反映,自己购买的路虎神行者2高配版车型在保修期内就出现车辆无法启动的情况,经路虎4S店检测由于国内油品问题造成燃油泵烧坏,消费者需自费维修车辆。  马先生于2012年6月27日在苏州购买路虎神行者2高配版车型,2013年9月6日中午12:40,马先生正常开车去高
期刊
超越豪华  十分高兴宝马混合动力7系可以参加此次“全家乐驾·绿动北京·发现未来”的活动,因为宝马混合动力7系是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豪华+环保。它的目标受众是更有责任感的社会精英,身为社会精英,享受着社会更多的资源,自然就要肩负更多的责任,比豪华更多一点的是责任感,成就感,他们为这个生活的城市作出贡献,为了北京更加美丽的未来做出努力,反应在用车上就是更加环保的出行方式,更加节能
期刊
长满青苔的沉默青石下面,也许会有充满深情与热忱的生命。  这是一个绽放的季节。  和一汽集团六十周年这件事比起来,天津一汽似乎落寞了许多。这许多年来,天津一汽已经习惯了寂寞。  你不去探究,就不会有答案。这是一个人们忽略的角落,因为它不够亮丽和高端。我们想要说的是,这不是“夏利”,这是天津一汽。  “造小车精品,做小车大事,建核心企业”、“夏利的高速发展正是从企业内部提出自主创新开始”,一贯低调的
期刊
从消费者方面来看,买一辆10万元以下的三厢小型车很难,这部分人群既想买到各方面都比较优秀的车,又不想多花钱,对于物美价廉这四个字是最敏感的一类人群。从汽车厂商方面来讲,设计制造一款三厢小型车也很难,既要保证车辆各方面优势以此来吸引消费者,又要控制成本,自己不能赔本赚吆喝。所以从这两方面来看,10万元左右的三厢小型车如果能够得到大众消费者的认可难度相当大。  当局者迷,我在买车的时候也碰到过如此纠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