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分组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deblo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知识中的许多概念、规律都来自于实验。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原创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兴趣。物理实验教学通常采用分组的形式,教师首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恰当合理地分出学习小组,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为此,笔者就如何做好初中物理分组实验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示范,掌握认知规律
  人类认识事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确→巩固→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就获得正确信息,通过实践在头脑中得到强化和巩固,最后表现为正确的操作行为;另一种是:错误→纠正→正确,即人们一开始得到错误信息,通过实践,错误信息得到纠正,最终也表现为正确的行为方式。教师掌握这一认识规律,对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在实验中正确操作,组织学生观看,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认识。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作一些典型错误操作,让学生查找,使学生领悟到错误所在。把此示范演示放在教室进行,因为学生早已适应了教师在教室讲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装置和演示实验过程,能静下心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实验操作过程。然后进入实验室,他们就能有目的、有条不紊的亲自动手操作,边操作,边观察,边记录,然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师要把探究的自由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提供一个良好的探究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操作,观察,记录,分析,总结,体验。
  二、重视观察,提高物理实验的直观性
  一些对学习物理知识感到困难的学生,往往不是智力因素低,而是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感性材料是思维活动的源泉和依据。因此,作为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要尽一切可能地引导学生多仔细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积累感性材料,同时,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尽可能地做好教材上规定的演示实验。
  三、重视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针对实验教学,教师要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即选择科学探究的课题,既激发兴趣,又明确了目的,这是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提出问题后,如何解答问题?在物理上人们通常采用实验的方法。通过怎样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呢?师生共同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合理装置,采取巧妙的方法和合理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正确读取和记录数据。通过分析现象和数据,归纳出问题的结论,讨论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原因,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印象深刻。
  四、重视方法,掌握物理规律
  (1)学生控制变量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实验的常用方法,学会控制变量法做实验,既训练了学生科学严谨的思维,又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例如,泡沫塑料和棉絮都能保温,但哪种保温性能好呢?可设计一个实验,用两种材料分别包裹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冷却,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泡沫塑料和棉絮大小、厚度相同,烧瓶相同,水的初始相同,水的质量相等,不同的只是材料,若保温效果不同,一定是由材料不同引起。
  (2)培养转化的思想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
  自然规律往往具有隐蔽性,常常是不易直接发现的,这时转化的思想就显得比较重要。
  例如,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时,用橡胶小锤敲击音叉的叉股,使其振动发声,但叉股的振动不易观察到。这时把用细线悬挂着的乒乓球紧靠振动的叉股,叉股的振动会推动乒乓球大幅度的振动,这样就把叉股的不明显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大幅度振动。
  (3)发挥类比法在实验探究中的作用
  例如,在研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时,凹面镜进行类比探究。让平行光通过凸面镜,发现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让平行光通过凹面镜,发现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类比实验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理解和掌握了新的知识。
  五、重视自制教具,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中有些物理现象学生较熟悉,有些现象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有很大的难度,学生也不容易接受。例如,凸透镜成像中的放大镜部分,学生在生活中见过,甚至用过,较熟悉,但照相机照相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操作和理解的。教师要亲自制作并指导学生制作照相机模型,让学生亲自给点燃的蜡烛照相,让它们亲眼看到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贵在得法。物理分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物理实验认识物理现象,探究物理规律,获得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台式涂层机是由德国Coaterma工程公司开发的一种多功能实验室涂层机,它体现了对一般涂层设备的全面革新。在今年的法兰克福产业用纺织品博览会和Achema展览会上展出这种机器,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东北省份,是全国最大的林业省份之一,全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75万公顷,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3,森林覆盖率达43.6%,林业生态地位十分重要,因此森林保护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摘 要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类专业的实际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特点,将基于项目式学习(PBL)的理论和实践引入翻转课堂,构建PBL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引入收音机和对讲机制作等项目,将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知识内容融合到项目实践中,实现课程内容情境化重构。实践表明,该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高频电子线路;PBL;翻转课堂;微课;SPOC;网络教
“三色证书”包括红色证书、绿色证书和蓝色证书。红色证书是指农民参加的大中专学历教育。经过一定学制的长期培训。系统学习,获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书。绿色证书是指从业农民
一、利用星级评比和学习档案对数学学习过程及时评价  笔者曾对所教二年级的学生实施了学习评价试验研究,建立起了一套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结果,更关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关注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关注了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了自我,建立起了自信。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  (一)星级评比  星级评比是采用表格的形式,按照口算能
连粳9号是江苏省连云港农科院育成的常规中熟中粳稻品种。机插栽培700~750kg/亩的穗粒结构指标为有效穗21~23万,每穗总粒130~135粒,结实率93%以上,千粒重27~28g。栽培对策根据其分
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是以良种良法结合为核心、农机农艺配套为辅助,充分挖掘优良耐密玉米品种高产潜力.推广秋季秸秆还田、深松整地、春季宽窄行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措施,发
硅酸铝纤维纺织品以其良好的耐热性、隔热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已厂泛应用干工业生产中.但由于硅酸铝纤维织物中的纱线是由硅酸铝纤维和玻璃纤维、金属纤维及部分有机化学纤维
道路施工作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它肩负着重大任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核心意义。恰当的技术标准作为新农村公路施工造价管理的关键,不管是预测交通量,还是确定财务评价都具有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校从2006年全面启动了新的体育课程整体规划工作,初步建立了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体育课程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比如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如何在教师的引领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等。本文就课改成果做一简要阐述。    一、依托课程标准,整合学校资源,构建完善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    我校从2006年起着手构建体育课程体系,充分考虑学校体育设施、师生情况等因素,参照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