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交往领域的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经商、投资、旅游,这就促使社会需要更多的具有较高英语素质的人才。而当前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都非常差,连最起码的日常用语都说不了几句,更不用说阅读英语文章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培养他们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较高英语素质的人才,成为了职高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从近几年高考英语试题中可以看出,阅读的比重逐渐增大,阅读分量逐年加重,阅读材料也逐年变难。正如英语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整个中学阶段教学的重点。为了培养和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本人结合实践对职高学生进行英语教学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学生基础差,我们必须狠抓课本的教学。
1. 抓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 抓整体教学
教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先通过听、说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抓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精讲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有了精讲,多练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之,多练,就是既要讲“量”,又要讲“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帮助他们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如名人逸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选定后,我们便为学生设计了两张能分别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理解率的统计表,一张发给学生,让学生登记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率,另一张供全班用,定期把每位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成绩连成曲线。这样不但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学生之间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我把这种做法定名为“英语阅读马拉松赛”,即长期地进行比赛。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较短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长的文章,从较容易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不管他们是技能班的学生还是高考班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广泛地阅读,就有利于他们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有利于他们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职高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太差,常常存在某种自卑感,一开始让他们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时,他们以为老师在和他们开玩笑,并说:“老师,我们根本不可能读懂的,别为难我们了。”但我没有灰心,对他们进行耐心地说服,并用前面讲述的阅读步骤让他们渐渐地学会阅读,他们有了一点点兴趣后,我又给他们指出了一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再给他们讲述一些有用的、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时习惯读出声,或在内心里一个词一个词默读,甚至用笔或手指一个词一个词地指着阅读,有的学生一旦发现有不认识的单词就马上拿出词典来查找它的中文意思。这些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还会大大地影响读者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大意。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无声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一定不要逐词出声朗读;按意群阅读,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咬读;扩大视幅,争取眼睛的覆盖率同时看见7~8个单词;减少回视,不要反反复复地看同样几个单词;边阅读边理解、猜测不认识的单词;限定时间阅读,并记录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词数,以便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时尽量少查字典,坚决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只有当这篇文章阅读完了后,再去查找一些出现的频率多的单词,以及一些直接涉及问题答案的单词,这样,阅读速度就有了保障。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让职高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经,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摸索,善于总结,找到更好的方法,从而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皋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一、利用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学生基础差,我们必须狠抓课本的教学。
1. 抓课前预习
通过预习,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教材内容,发现教材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上课。这样,使学生的针对性更强,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也便于教师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2. 抓整体教学
教师让学生通过预习来了解全文的内容大意,再通过做理解习题来检查预习效果。对于故事体裁的课文,我们先通过听、说来介绍课文背景和内容,再通过问答来检查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这样做,目的是使学生养成一开始阅读就努力寻找文章要旨的习惯,训练学生根据关键词语捕捉文章大意的能力。在分析句子时,我们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仅注意句子的表层意义,更要注意到句子的深层意义,注意句子同文章内容及主题的内在联系。
3.抓精讲多练
对于语言基础知识,教师的讲解要精,在有限的时间里,只有精讲,才能够做到以点带面。精讲要分清主次,每次重点解决一些主要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抓。有了精讲,多练也就有了保证。然而多练不仅仅只体现在时间和数量上的“多”,还应体现在练法上的“活”。这样的练习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句型的练就有许多方法。模仿造句是练,模仿翻译也是练;背诵句型是练,句型转换也是练。采用哪一种方法,或在几种方法中先用哪一种,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总之,多练,就是既要讲“量”,又要讲“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利用课外读物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己阅读,但这并不等于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在读物选择、阅读方法等方面,教师应给予指导,帮助他们精心选择课外阅读材料,如名人逸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幽默小品、日常生活、科普文章等思想性强、趣味性强的阅读材料。做到有布置、有指导、有检查。在这方面,我的做法是通过阅读比赛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材料选定后,我们便为学生设计了两张能分别表示阅读进展和阅读理解率的统计表,一张发给学生,让学生登记自己的阅读进度和理解率,另一张供全班用,定期把每位学生的阅读进度和理解成绩连成曲线。这样不但教师可以随时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进展情况,学生之间也能相互了解、互相促进。我把这种做法定名为“英语阅读马拉松赛”,即长期地进行比赛。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较短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较长的文章,从较容易的读物开始逐渐过渡到难度较大的文章。日复一日,每天坚持阅读,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就会得以提高,阅读能力也就自然增强。不管他们是技能班的学生还是高考班的学生,只要持之以恒,广泛地阅读,就有利于他们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有利于他们了解英、美等国的文化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及英语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职高的学生由于英语基础太差,常常存在某种自卑感,一开始让他们进行英语文章的阅读时,他们以为老师在和他们开玩笑,并说:“老师,我们根本不可能读懂的,别为难我们了。”但我没有灰心,对他们进行耐心地说服,并用前面讲述的阅读步骤让他们渐渐地学会阅读,他们有了一点点兴趣后,我又给他们指出了一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再给他们讲述一些有用的、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例如,在阅读时习惯读出声,或在内心里一个词一个词默读,甚至用笔或手指一个词一个词地指着阅读,有的学生一旦发现有不认识的单词就马上拿出词典来查找它的中文意思。这些阅读习惯,不仅降低了阅读速度,还会大大地影响读者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大意。
阅读速度的快慢是阅读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在提高正确率的前提下,要加快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可无声地直接理解文字符号,一定不要逐词出声朗读;按意群阅读,一定不要一个词一个词地咬读;扩大视幅,争取眼睛的覆盖率同时看见7~8个单词;减少回视,不要反反复复地看同样几个单词;边阅读边理解、猜测不认识的单词;限定时间阅读,并记录阅读的时间和阅读的词数,以便计算自己的阅读速度;阅读时尽量少查字典,坚决不要一遇到生词就查,只有当这篇文章阅读完了后,再去查找一些出现的频率多的单词,以及一些直接涉及问题答案的单词,这样,阅读速度就有了保障。
总之,阅读是一个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让职高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教学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途经,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摸索,善于总结,找到更好的方法,从而更快、更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能力。
(如皋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