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德育管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xjmb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校的德育管理制度,是强调以德育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为理念,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的知识建构与道德成长同步发展,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这一思想体现在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上,便是大力营造学生成人、成才的人文环境和思想环境,抓阵地、抓活动,积极构筑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建设网络,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体制。
  现将这几年我们诸暨市职教中心在德育管理制度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构建德育管理体制,落实德育队伍建设
  
  (一)健全管理机制
  以“以德修身、以技立业”的办学思想为指导,我们诸暨市职教中心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建立了一套严密而科学的管理制度,实行校长负责领导的三级管理:校长室——学生处、学部——班主任。从校长到职工、从门卫到生活管理老师、从校车司机到食堂管理员,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形成了一种教职员工人人参与、层层落入的工作机制。
  1 全员育人导师制
  根据“育人至上,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我们实行了“全员育人导师制”。其具体办法是:
  (1)由学部长统一协调,征求班主任意见,各任课教师根据本人任教班级及各班实际,分别选定4-5名学生(2-3名“差生”,1名中等生,1名优生)进行“学习帮扶”、“思想帮扶”、“心理解惑”,做学生的导师。每名导师每周至少与所带学生各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方法、心理解惑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和设想。
  (2)各学部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袋,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谈话时间、地点、谈话主题以及谈话人的感受)。德育处通过导师的谈话育人材料,对该导师的评价,以及学生思想状况、学业成绩的变化等项目对导师进行量化考核,教务处把该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工作中去。
  “转化一个后进生与培养一个优尖学生同样重要”,这是我们学校领导和教职工的共同认识。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实施,使教师自觉地利用更多的课余时间接触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受到充分的关注和尊重,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
  2 新生军训制
  学校要求新生入学后要进行为期一周的军训。这个军训是融军事训练、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主题班会召开以及教唱革命歌曲、看爱国影片、学做新式体操等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训练。每期军训结束后,各班要进行成果展示并评奖。这一制度磨炼了学生的意志,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团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学生对学校和班级的热爱。
  3 学部责任制
  学部责任制要求各学部教职员工,在校内外遇上学生权益受侵犯时,或学生违纪违规时,不管你是不是这名学生的班主任,也不管你有没有教过这名学生,都负有处理该事件的责任。否则你的师德考核便会受到影响,而这将直接影响到你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各学部的考核。
  4 指导学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我校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学校的制度中,有关学生管理的内容,召开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建立了学生干部参与班级卫生和纪律监督的制度,每天由学生干部到各班,对班级纪律、卫生质量和晨读进行检查与督促,并给予考核。
  
  (二)紧抓师德队伍建设
  教师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第一线,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包含着道德信息。为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落到实处,我们学校很重视抓德育队伍的建设,建立了一套切合实际的激励和考核教师师德师风的机制。为了强化过程监督,学校还建立了行政值周领导巡查督查制度,并要求教师自觉接受领导与学生的监督。同时,选拔和鼓励德才兼优、业务过硬、工作热情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班主任、学部团支书,并要求班主任、团支书认真上好每一节班会、团会,教务处对教师的教案进行每月检查,教案要体现实效性和针对性,没有教案不能进课堂。除此以外,学校还经常以专题讲座、观看录像等活动为载体,推介高级德育先进个人、家长满意教师等事例,感召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
  
  二、以校园主阵地为主体、实现环境的德育渗透
  
  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纯净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他们思想道德的影响是巨大的。为此,我们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氛围,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 抓住第一课堂,改革教材教法
  设置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通过学生自我形象设计课程、社会服务课程、组织管理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理论学习课程的设置,发展他们服务社会与集体的意识与能力,并逐步形成以德育课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变为龙头,班团队课为主阵地,相关学科德育渗透为补充,每个月的德育主题分解、细化、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德育教育链条。
  
  2 利用好第二课堂、开辟好第三课堂乃至第四课堂,寓教于乐
  通过升旗仪式、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增强学生和谐共处的能力。近年来我们全校性地开展了“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校园巾帼建功”等知识讲座。并充分利用黑板报、校园广播、主题班会、网络、电影电视等途径进行隐性宣传,拓展活动新途径。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歌曲演唱比赛,陶冶学生的情操,使音乐、舞蹈、体育达到完美的结合,形成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3 净化校园内外文化氛围,营造优良育人环境
  实施了“校园净化工程”:一是通过主题团队活动,对未成年人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认清不法出版物和不良活动场所对自身成长的巨大危害。二是发挥团队组织的模范作用,动员共青团员、建党积极分子自觉远离有害出版物和不良场所,主动检举和上交不良出版物。与此同时,学校努力赋予校园内部以优美的环境,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学校采取多种筹资渠道,新修了设施一流的学生食堂、实验楼、学生公寓、图书馆。走进校门,规范的校园布局和随处可见的绿色植被使整个校园处处呈现一派洁净舒适、明朗清新、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德修身、以技立业”的校训令人振奋。校园信息厅里的宣传栏、黑板报及时反映着校内外、国内外的新闻大事。班级宣传栏的布置各具特色,内容广泛、主题鲜明、富有情趣,学生能根据班级的特点,自己设想、编辑、组稿。清净、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会无声地对学生们的思想情操、行为习惯起到熏陶和渗透作用。
  
  三、构建全覆盖式社会化教育网络
  
  在思想道德建设实践过程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要在职校学生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适宜的方法就是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而要用真理和真情来说服学生、打动学生就必须密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之间的联系,使之形成一股推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合力。
其他文献
2015年9月8日,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瓦屋面技术分会第二次研讨会在北京顺义召开。20家来自瓦屋面产业的主要供应商、承包商齐聚一堂,对瓦屋面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各抒己见,凝结
从整体性、真实性、新颖性、丰富性四个方面论述了建筑意象的审美特征,并对建筑意象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我入防水界较晚,是在1996年,入门老师是项桦太教授。是年,项老师与广州鲁班合作,主笔《广东省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本人应邀参编,从此结识了项老师以及广东省乃至全国防水界的
历经半年的努力,河北省防水协会行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日前正式上线,平台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同时具备从业人员统计、产量统计、产值统计、企业查询等功能。河北省防水协会已在“河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印发2015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根据标准制修订工作的总体安排,工信部编制完成了2015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考生竞争越来越激烈,体育考生也不例外。大部分考生从当年9月份到次年4月份经过近7个月系统训练,最终目的是为了加试取得优异成绩。应试期间,教练员的临场指导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一、考前减轻压力,增强信心    1. 我们在竞赛期(大约4月份),与兄弟学校之间举行热身赛,让考生有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感觉。  2. 最后几次的测试成绩不必告诉考生,稳定
为研究布敦岩沥青掺量对70#道路石油沥青性能的影响,分别对掺加0%、15%、20%、25%和30%布敦岩沥青的70#道路石油沥青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温度敏感性能进行测试。试验结果
在教学讲求效益和质量的今天,有效课堂教学是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新教材的特点,化学有效课堂教学应注意三个“突出”。一、突出探究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有效课堂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动手实践。由于合作交流、动手实践常常也是为了探究,所以“探究”处于核心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抓住“探究”这个龙头,就掌握了教学的主动权。1.应深入研究教材为适应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以某中承式钢桁架拱桥工程为研究背景,基于Midas/Civil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桥梁结构空间模型,针对不同矢跨比情形下钢桁架拱桥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得出结论:①拱肋的上下弦杆轴
制备了内掺硅烷乳液的防水砂浆试件,通过四点弯曲试验使试件受到不同的外部应力作用,对受力后的试件进行毛细吸收试验,测定其抗水渗透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空白试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