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一点认识

来源 :新校园·理论(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的教材,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有了许多变化。无论从内容还是编写的顺序,都做了精心的选择和安排,使之更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充分体现物理与生产生活的联系,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学生也更感兴趣。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明显感到:学生刚一看很感兴趣,一深入却不太容易搞懂,自学更难,教师也教得吃力。究其原因,除了教师需提高与适应外,教材本身也还有以下一些可以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1.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电流和电路》,第四节《电流的强弱》中,出于降低难度的考虑,没有讲电流强弱的定义及其定义公式I=Q/t。
  2.八年级下册第八章《电功率》,没有讲电功的概念及计算公式W=UQ=UIt,却突然出现了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UI。
  3.九年级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第六节《二力平衡》中,删去了合力的概念,删去了“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节。
  以上的删减是值得商榷的,这样的删减虽然降低了难度,却使知识太过零乱,失去内在联系,无法形成知识的固有体系。降低难度,可以降低对这些知识的理解,特别是降低这些知识运用方面的要求,但不能破坏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物理知识不成体系,失去物理学的美感。合力的概念和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是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本身这一知识理解难度并不大,实在不应删除。实际上,据笔者所知,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都对这些知识进行了补充,这样学生更能理解。
  4.九年级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讲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微观模型时,如将第十六章《热和能》的第一节《分子热運动》合在一体讲,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一抽象的微观模型,做到知其所以然,效果会更好。
  5.章节后面的练习太少。山区的大多数学生手里就只有一本课本,没有配套的练习册,练习数量太少,很难学好物理,考试更考不好,毕竟升入高中,仍然是大多数学生的首选目标。所以建议适当增加练习题的数量,并使这些练习难易程度有一定的层次,教师的选择余地大些。
其他文献
一、初中科学作业存在的问题  1.作业布置太多,筛选不够  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应该是根据教学进展而设计的、配合性的学习任务。但目前从现成的资料中信手拈来的作业,往往未经教师的分析与筛选。作业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往往存在着疑问。这就势必会导致作业的无效,无法达到反馈教学效果的目的。   2.作业形式单一,检查不力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到的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美国费米实验室表示,他们将于下月重测μ介子的磁矩,此研究有可能揭示未知的虚粒子,从而开辟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学。μ介子带负电,质量为电子的200多倍
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普遍应用,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正朝着基于Web的方向发展,发电厂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要求将各类信息公开化.此文介绍的面向发电厂继电保护工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单分子科学团队的董振超研究小组利用精心设计的局域电场增强的亚纳米空间分辨的电致发光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分子间相干偶极耦合的成像观察,即在单分子水平
摘 要:应试教育下,学生对知识的联想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有一定欠缺,尤其是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如何让学生的答题思路更加清晰,是高考复习需要攻克的难题。由此,我们探索出学生说题这一途径,让学生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新的方式对高中的政治知识进行有效复习,并提高学生的答题能力。  关键词:学生说题;复习策略;方法  一、学生说题的含义  学生说题,指课堂上学生站在出题者以及授课教师的角度,对所选的单项选择题或
最近,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的光量子计算方法,通过在光路上连成一列具有时间先后的光脉冲,实现了用最小规模光电路结构有效进行大规模运算操作。从理论上来说,量子计算机的运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王征飞教授与美国犹他大学刘锋教授,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马旭村研究员,中科院物理所周兴江研究员合作,首次发现了铁基高温超导材
本文针对自己几年初中教学的亲身经验。以教育学习理论、数学教育心理学为指导,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进行了思考。
该文分析了加拿大、美国AEP、前苏联和巴西的750 kV电网发展历史及其发展750 kV电压等级的动因.
胸痛伴静息心电图ST-T改变的患者是临床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条件之一,但有10%~30%病人冠造完全正常.本文收集2000年1月~8月在复旦大学医学院中山医院进修期间的病例32例,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