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辞格与副词“就”的高频使用——《呼兰河传》语言风格探微

来源 :理论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与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及创作意图有关,可通过作者使用的风格策略得以彰显。《呼兰河传》是作家萧红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小说。本文拟将《呼兰河传》纳入语言风格学的研究框架,立足于回忆这一心理过程在语言层面的投射,通过分析作品中两种风格策略———认知性辞格与副词"就"的高频使用,将《呼兰河传》的语言风格与语言体制结合起来,以期对萧红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作出自己的概括:童真稚拙而不失成人理性。
其他文献
疾病的作用力,不仅从生理上标定了身体的非正常性,并且能在思维领域形成各种意义。本文梳理了近年来西方学界对疾病隐喻的最新研究成果,上世纪70年代桑塔格明确提出了疾病隐
本文主要讨论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输出、启发以及语用翻译的实际应用。文章首先根据认知语用学的关联理论提出翻译的本质是个双重示意-推理的交际过程,该交际过程是原
加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是当前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和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干部监督工作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党政正职领导干部监督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
American films are popular all around the world not only for its brilliant special effects,but also for its diversity and inclusiveness,which is manifested by t
<正>人像摄影或人物摄影是现代摄影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一个永恒的主题。于是一幅优秀的人像或人物摄影作品,既取决于拍摄者的敏锐观察,又取决于被摄者的"现场发挥",这是一
民国时期中学国史教科书对于甲午战争的叙述,经历了不断全面、深化的过程。通过研读、比勘相关内容可以看出,民国时期不同阶段的中学国史教科书对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战争过
围绕着解决提振内需的问题进行思考发现,我国传统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内需,呈现出城市与农村居民在需求偏好上存在不同的情况。这不仅是城市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差异使然的结果,
作为18世纪最有成就的音乐家莫扎特在歌剧创作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融合意大利歌剧的风格并创作了第一部德文歌剧。本文通过分析歌剧《魔笛》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咏叹调唱
目的考察不同释放介质中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的释药动力学,研究尼莫地平缓释软胶囊在家兔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方程。方法释放度实验采用转篮法分别在两种介质中
随着新一轮的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我国逐步履行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外商投资大量涌入服务行业。以我国服务业FDI对服务业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影响为视角,选取服务业产值、FD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