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昶:我与返回式卫星的48年

来源 :北京广播电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oliangto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伯昶,1946年出生,湖南长沙县人,1970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航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现在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从事返回式卫星的研究。所谓的返回式卫星,顾名思义,就是发出去还能回来的卫星,从1974年,试验发射失利的那颗返回式卫星算起,到今天,我国一共进行了25颗返回式卫星的发射,而唐伯昶,一颗也没有错过。
  为了报效祖国,报考航空专业
  唐伯昶出生在湖南长沙县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从小家境贫寒,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唐伯昶一家人的生活逐渐好转。幼小的唐伯昶对新中国心存感恩。高中时,唐伯昶爱上了诗歌和二胡,但是,唐伯昶真正的志向是学习一门祖国急需的专业,报效祖国,建设补助国。
  1965年,19岁的唐伯昶考取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航空专业。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五研究院,也就是今天的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成为一名技术员,从事返回式卫星的研究工作。而当唐伯昶深入到这份工作中时,才真正知道,想把一颗卫星发射上天,让它在太空中工作,这当然很不容易,而更不容易的,就是还要再把它收回来。
  1974年冬,当唐伯昶和他们的同事们在为试验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忙碌时,唐伯昶的妻子张玉琴就已经怀孕。张玉琴与唐伯昶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同学,毕业后又一同被分到了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总体部。
  1975年正月初三,在新年的鞭炮声中,唐伯昶的儿子出生了,唐伯昶给他起名为志昂,意喻斗志昂扬。不久,新的工作便提上了日程。由于试验发射的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失利,第二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工作任务就更加繁重。卫星研制的时候,唐伯昶大部分的时间还都是在北京,不过,妻子也要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所以,就算是在北京,夫妻二人谁也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儿子。唐伯昶的母亲把所有的家务活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为了将工作做到最好,唐伯昶有时候需要早晨五点钟就要起床工作,半夜十一二点才回家。那段日子,很多航天人都像唐伯昶那样,拼尽全力。这一次的第二颗返回式卫星,一定要成功!
  见证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
  唐伯昶最初的工作是卫星的总体布局,负责卫星的安装操作设计。研制卫星时,唐伯昶是在北京,而在发射前,唐伯昶则需要登上发射塔完成工作后,才能走下塔,等待发射。发射前,整个火箭内承载着几百个爆炸装置,几百吨烈性燃料。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而发生爆炸,其结果可想而知。而这种事情,在国外是出现过的。但是,报效国家是唐伯昶这一代航天人最大的梦想,所以,即便脚踏着几百吨燃料,冒着巨大的风险,他们还是泰然处之。
  1975年11月26日这一天,我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马上就要发射了。唐伯昶和同事们在塔上仔细地做了最后的操作,走下了发射塔,再次来到几公里外的地方。成败,在此一举。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载着中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吞云吐雾,飞向万米高空,这一次,人们终于可以鼓掌欢呼。从1966年开始,他们已经等了九年。三天后,也就是1975年11月29日,中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载着丰硕的成果,落到了贵州省六枝特区营盘公社坡子大队成功回收。中国成为了继美国、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这一次的成功,仅仅是一个开始,唐伯昶和同事们必须投入更大的精力,去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在接下来十多年的时间里,在航天人的努力之下,中国的返回式卫星逐渐克服了不足,返回式卫星的落点逐渐准确,归来的返回舱越来越完好。十多年的时间里,唐伯昶的女儿唐蔚出生,他和妻子的脸上多了些许皱纹,而唐伯昶也已经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为了总体主任设计师,朋友们对他的称呼从小唐变成了老唐。而唯一不变的,是唐伯昶十几年如一日的繁复工作。
  1994年7月18日,我国第十六颗返回式卫星即將发射。这个时候的唐伯昶已经是副总设计师了,可他丝毫没有架子,常常和年轻人打成一片。在唐伯昶任副总设计师的日子里,中国的航天其实正处在低迷阶段,90年代初,其他型号的卫星有不少发射失利,在返回式卫星的领域中,也同样出现了失利,1993年的一颗返回式卫星就在太空中失了控,找不到返回的路。而1994年的这一颗返回式卫星会怎样,谁也不敢预计结果。卫星发射成功之后的戈壁滩格外美好,发射完成后,唐伯昶也带领队伍,装好设备,准备下一步的工作。做完—切工作之后,看着眼前的美景,唐伯昶长舒了一口气,随后点了根烟,一根一根地抽了起来。这是唐伯昶常年养成的一个习惯,每次卫星发射成功之后,都要连抽好几根烟,缓解压力。
  卫星的成功发射,只是一个开始,第二天凌晨四点,唐伯昶带领着团队,“人不卸甲,马不卸鞍”,直飞西安测控中心,随后分成两拨人,昼夜不停地监测卫星。巨大的工作压力,让唐伯昶常常失眠,有时候需要吃药才能缓解症状。直到十五天之后,这颗.卫星终于平安健康地返回了地面。它的成功,也给一度低迷的中国航天带来巨大的鼓舞,航天界将之称为“龙抬头”。
  老当益壮,
  仍然活跃在中国返回式卫星的舞台
  正当唐伯昶在返回式卫星的领域得心应手的时候,他又遇到了人生的转折。事情起源于1998年,那个时候,唐伯昶被调到载人航天的项目中,并担任神舟一号的副总设计师。
  1999年,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飞天梦想的神舟一号起飞了。一段由航天科技集团提供的影像中,记载了这一神圣的历史日寸刻。从2000年至今,唐伯昶亲自培养了李延东、王永富、白明生、李春华、赵会光、倪润立和戴维序七位年轻才俊成为返回式卫星的副总设计师,如今,他们也成为了航天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力量。2018年,唐f白昶登上了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中科院传播局主办的科普讲座平台——self格致论道讲坛,唐伯昶在这个中国至高科普平台,分享了我国返回式卫星的种种不易。
  在我国航天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早已经成为了航天大国。2003年,我国的第—艘载人飞船成功上天并返回,至今,已经有14人次的宇航员飞上了太空。2004年,中国开始正式启动探月工程,如今嫦娥三号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2016年9月15日,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也成功发射。而载着它飞向太空的长征运载火箭,已经有了4代17种型号。与此同时,返回式卫星的领域,同样成就非凡。2016年4月18日,中国最新的一颗返回式卫星实践十号成功返回,70岁的唐伯昶就是实践十号工程的总设计师,经过了5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返回式卫星不仅仅用于拍照,如今它更多的用途在于做科学实验,监测在微重力环境下植物动物的状态。而这颗实践十号,就是我国第一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2018年7月6日,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各部门的帮助下,我们有幸跟随着唐伯昶,亲眼见证了这颗改写了人类科学史的实践十号的返回舱,如今,面对着已然成为历史的返回舱,唐伯昶总会滔滔不绝。看待返回舱,唐伯昶就像看待自己的孩子,航天、卫星,已然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00年,唐伯昶获得了国务院特殊津贴,2005到2010年唐伯昶被评为国防系统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2006年,唐伯昶以我国十八颗返回式卫星第一完成人的身份,获得了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8年的时间,唐伯昶参与了25颗返回式卫星和神舟一号的研制,见汪了中国航天由起步到砥砺,再到辉煌的过程。但是,这些荣誉并没有让唐伯昶停下唧步。如今,72岁的唐伯昶,老当益壮,仍然活跃在中国返回式卫星的舞台,为返回式卫星充当顾问,每天,人们依然可以在航天城见到他忙碌的身影。
其他文献
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猎毒人》目前正在东方卫视每晚黄金档播出。该剧主创阵容强大,于和伟、张丹峰、侯梦莎、吴秀波、徐峥等实力派演员在剧中轮番登场,让观众过足了眼瘾。除了主演外,于和伟在剧中还有另一个身份是艺术总监,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坦言无论做什么都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很多人拿我在《军师联盟》中的曹操来跟我后来演的所有角色相比,其实完全没有可比性。我希望大家能够让我拥有自由的创作空间。作为一名职业演
期刊
上世紀50年代,父亲在北京工作,我跟母亲和爷爷奶奶在河北农村生活。那年,刚满7岁的我出于好奇,偷偷模仿起大人抽烟来。先是与前后院的几个同龄孩子去地里找回麻秆(一种做麻的植物),剥掉外皮,内芯晒干后剪成小段,然后学大人的样子将白色内芯当烟卷叼住,用火柴点燃,一口一口吸起来,呛得我们直咳嗽,可心里觉得挺美。  麻秆毕竟不是真的烟,只不过充个样子罢了。我想试试吸真烟的感觉,就暗地里攒下两毛钱,去合作社买
期刊
“多少光华和荣耀是昨天的风景,多少鲜血和呼喊是消散的空气,只有大理石棺冰冷而又温暖,致密而又开放。”  这是我走到新圣女公墓门前时想到的几句话,忘记在哪里看到了。两个多小时之后,当我从新圣女公墓走出来,心境完全不一样了。在这里,历史和生命留下了艺术化的印记,若不是亲身走一走,再多再好的文字,也描述不了那种蕴藏着澎湃的心底的宁静。  俄罗斯人的精神家园 独自参观者可以免票  来到俄罗斯之前,就听人提
期刊
7月2日至6日,集中收听了北京城市广播19:30至20:30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政协提案面对面”节目。  五天之内,收听了市发改委、市文物局、市科委、市环保局、市水务局、市商务委的一把手与政协委员一同走进直播间进行对话交流。  印象深的是7月2日黃彦主持的“助推北京中轴线申遗”的专访,市文物局舒小峰局长与政协委员陈景华、白景峰、宋慰祖一起就7.8公里长的北京中轴线申遗、永定门箭楼、瓮城的复建问题进
期刊
自7月5日上映后,电影《我不是药神》口碑异常火爆,目前影片票房已突破25亿。该片由文牧野导演、宁浩监制、徐峥监制并领衔主演。近日,导演文牧野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有很多描绘古代英雄的电影,但缺少当代英雄的故事,这也是剧本吸引我的地方,它讲述的是一个小人物变成社会英雄的故事。”  谈题材——这是一个反映人性根本的电影  谈到为什么选择这样相对敏感的题材,文牧野表示:“开始接触这个故事时,我也没有往深
期刊
北京电视台《食全食美》栏目主持人东子的大名叫张东,多才多艺的他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现任央广某部门的领导,曾是央广《音乐之声》的DJ。张东做的节目比较杂,以前主持央广的广播节目《广播歌选》《中国流行歌曲榜》《今宵有约》《晚报浏览》《四通八达》《歌声传情》《聆听韩国》等。现在主持音乐之声的《中国TOP排行榜》。近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央广推出全新节目《岁月如歌》,回忆在中国飞速发展的
期刊
历时两个多月,北京卫视大型明星跨界音乐真人秀2018《跨界歌王》,即将迎来万众期待的总决赛巅峰之战。7月16日,《跨界歌王》总决赛红毯秀在北京电视台盛大举行。吴秀波、王凯、宁静等七位“跨界大咖”攜手实力帮唱嘉宾闪耀红毯,首度展示跨界歌手们的“争王决心”以及紧张的备战状态。  那英、李健、朴树等  实力帮唱闪耀红毯  伴随着《跨界歌王》总决赛的日益临近,众位跨界歌手力邀的“帮帮唱”嘉宾也令观众尤为期
期刊
很多观众心目中,魏大勋就是个“综艺咖”。在很多收视火爆的多档真人秀节目中都有他的身影。然而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魏大勋却一个劲儿地给自己辩解:“其实这些年我没有停过拍戏,我一直认为演员才是我最重要的身份。但是因为影视剧播得慢,真人秀播得快,所以很多年轻观众通过节目认识了我。”  如今,魏大勋终于交出了一份成绩单一由他主演的青春剧《青春警事》正在东方卫视周播剧场热播。剧中他出演了一名热血警察唐一修。谈到
期刊
(本报讯 记者 白鸽)近日,央视财经频道《股东来了》投资者权益知识竞赛网络初赛阶段已经全部结束,现在正在吉林、河北、陕西、福建、湖北、江苏六大赛区展开复赛。首场区域复赛日前在吉林长春开战,经过激烈的競争,最终五名选手脱颖而出,组成了本次大赛的首支战队——东北证券战队。  吉林赛区的20强选手,是从26万多网络参赛选手中优选出来的佼佼者,经过抢答题、限时阐述以及辩论等环节,最终五名选手突出重围,代表
期刊
由著名作家、编剧朱秀海创作,路奇执导,孟凡耀担任总制片人,张博、童瑶主演的年代大剧《诚忠堂》已经收官,该剧在央视八套播出以来反响热烈,口碑收视一路高涨。该剧讲述了乔映霁在辛亥革命的时代风云中以商救国的故事,将他的成长轨迹融入到历史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呈现出了一个推动中国金融发展的大商形象,进一步弘扬了晋商精神,也展现了中国商人心怀天下的风骨。  凭借着环环相扣的剧情铺垫,跌宕起伏的情节设计,张博、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