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射自身的“前十”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d9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点引路·欲取之,先予之】“别人做的让我开心的事情”前十位排行,这样的思考让松浦弥太郎明白了“欲取之,先予之”的人生哲理。对这个哲理,浅层次的理解就是“给予他人帮助,便能赢得他人的帮助”。倘往纵深思考,我们会发现:人生的成就是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单独的使力。因此,我们应该学到,永远不要吝啬于幫助他人。
  【适用话题】给予与索取;合作共赢;助人即助己;人际交往
  (特约教师 严君)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很喜欢算“前三”“前五”这样的排序名次。
  可能是因为那个年代有一档歌唱节目叫《The Best Ten》,我深受其影响。对事物进行排序可以非常清楚地显示自己的价值观,年少的我对此热衷不已。
  思考“前十”其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有一些类别,可能需要花一星期才得以选出“前十”。但是,对于自己在意的类别,选出“前十”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比如,班级里前十位喜欢的女孩子,学校供应的饭菜中前十种最美味的,前十个有趣的公园,将来最想从事的前十种工作,前十位可怕的邻居大妈,前十条最好的遛狗小道,买点心时商店送的最喜欢的前十件小礼物,等等。这些“前十”,充满梦想和希望。我制作了“前十”笔记本,记录下许许多多我自己的“前十”。
  正如老话所说:“三岁看老。”至今我的这种思考习惯依旧没变,经常掰着手指数排名。
  春天刚过的时候,我想过这么一个问题:别人为我做的让我开心的事情中,前十位的是什么?这样思考可以清晰地映射出我自身,很有意思。
  随后我意识到:即便只有一件也好,就在今天这一天内想一想能为他人做的事情。希望别人为我做些什么,就首先为别人做这样的事情。要记住,第一步要从自己开始做起。
  这种想法,是在生活与工作中可以让自己与他人沟通更顺畅的一个小小的技巧。
  (常鑫摘自《去生活:松浦弥太郎的生活巧思》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其他文献
作文君:很多素粉说,锐词栏目的新词用到作文里时尚又潮流,总被老师夸奖说新颖别致,今天作文君就满足大家,来一个新词大放送,希望你们的作文都blingbling的,闪闪惹人爱,高分得起来!  银发网红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外视频平台涌现出一个新的网红群体——老年人。他们或直播带货,或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或展示和儿孙们的家庭趣事,或传递文化知识与传统手艺。这些银发网红颠覆了人们对老年生活的传统印象,吸引
期刊
“啊!别走嘛,我不是来进行答辩的啦,我只是来告个别……”2020年10月13日,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一名研究生,被发现在實验室身亡,随后,有网友发现了他在私人微博上发布的告别信。几千字的告别信中,他以一种冷静克制、不给别人添麻烦甚至是轻松调侃的语气,讲述自己的种种压力、种种遭遇——做实验付出了很多时间可就是数据不理想;自己已经读研三了,还要面临着延期毕业、找工作等压力……最戳人的,是他告别信的结尾
期刊
作文君:在这个时代,我们乐于享受技术变革带来的福利,但也一定要提高警惕:如果你没有花钱购买商品,那么你就是被卖的商品。  足够先进的技术有时类似魔法。在聊天框里向朋友推荐了洗牙器,下午你有可能在公众号文章末尾看到关于它的广告。我们看着手中的那块巴掌大的小家伙,以为是为我所用的工具,殊不知,这块芯片组成的壳子才是幕后魔術师,操控着我们的时间、情绪、行为和观点。  网飞(Netflix)最近新上了一部
期刊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很不幸赶上了一个教育严重内卷化的时代。  内卷化,又叫过密化,由文化人类学家亚历山大·戈登威泽提出,用以描述社会文化模式的变迁规律。他认为,当一种文化模式进入最终的固定状态时,便逐渐局限于自身内部不断的复杂化和精细化,从而止步不前,无法转化为新的文化形态。  在目前的社会语境里,内卷常被用来描述激烈却无效的竞争。学霸们成绩紧咬,大学分数线越来越高,毕业后学历日益贬值。在这种情况下
期刊
2020年10月13日凌晨,大连理工大学一名研究生,在微博留下一封“遗书”后,就悄悄地“走”了。  从这封遗书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乖的孩子。有一次他吃了圣女果拉肚子,可老师正跟他讲煤化工的上下五千年,他本可以告诉老师,可他不好意思打断,一直忍着。实验室设备老出故障,因此耽搁了做实验的进度,他也没有什么抱怨,只想着寒假加加班。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被困在了家里,家里人觉得工作还是稳定点好,
期刊
2014年我本科毕业。当年我成绩在专业排第一,妥妥直博了。可能因为成绩好,导师招我也挺高兴的,刚进组的时候我就被寄予厚望。想来好讽刺,谁能想到读了三年后我竟然休学了呢……  博一上学期我实验做得有一搭没一搭的。师兄们告诉我一定要早做实验,早发paper(论文)!我深表认同,并问出了一个灵魂问题:“我也想做实验,但我该做啥啊……”老板和大师兄告诉我,广泛地阅读本领域文献,找一个前人没做过的而你又感兴
期刊
看了这位年轻人的遗言,特别想对他说一句:无法毕业,就暂时放一放;考不上公务员,也没有关系。比起做一个成功的人,做一个快乐的人,平安健康,才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事。  父母们有时候会纠结“要不要逼孩子一把”,担心孩子成绩不够优异,将来会无法立足,担心“放养”会害了孩子。“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的忧虑都是合理的,但在加紧催促孩子学业的同时,家长们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认知——比起追求极致和完美,让孩
期刊
作文君:2020年9月,一位名叫张建海的飞机修理工秀英语口语的视频走红抖音。他从未出过国,却说着一口浓浓的伦敦腔,让不少网友大为赞叹。就连《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也发文点赞:开口脆!  差不多从2017年开始,上海浦东机场的机修工张建海在工作中和外国机长用英语交流时,总是被问:“是不是出生长大在伦敦?”对于这样的问题,张建海笑着回答,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去过伦敦。  的确,比张建海那标
期刊
人生苦短,做一个纯粹的人、有趣的人、快乐的人,比做一个有用的人更值得。有用局限太大了,一旦发现你学而无用就会有严重失落感,甚至对自己的存在都感觉虚无,学成屠龙,而无龙可屠;学成剑术,而无剑可用……  有用的局限真的很大。如果我们一直读所谓的“有用”书,思维会越来越窄,如果我们一直只交往“有用”的人,生活会缺少很多趣味,要知道,真正的朋友都是“无用”之人。  是的,我们这个国家不但需要埋头苦干的“有
期刊
昏暗的审讯室,地上蹲着一个灰头土脸、疲惫局促的女人。她微微抬头,露出胆怯和慌张,她轻轻张口,一口安徽土话掩饰她的“糊涂”。这是胡杏儿在大热综艺《演员请就位》节目中的表演选段。  毁容式的演出,让人无法把她和“港姐”“视后”联系在一起,地道的方言,也让人难以相信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演员。陈凯歌导演大赞她贡献了一段“冰与火相融”的表演,在生活中理性得就像一块冰,要求自己不会出任何错,但当自己表演的时候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