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硅对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tt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二氧化硅(SiO2)刺激矽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对自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矽肺患者的肺泡灌洗液,分离培养AM,对照组加入无血清培养液,处理组加入含SiO2粉尘不含血清的培养液。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3、6、12、18、24、36h,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AM细胞内及其培养上清中IL—Iβ的表达。结果处理组AM胞质中的IL-1β表达呈双峰,3h已有较高水平的IL—16(平均吸光度值为0.2597±0.0102),并随刺激时间不同表达量不同,在12h达最高浓度(平均吸光度值为0.3632±0.0076),且处理组AM胞质中IL-1β的表达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培养上清IL-1β的表达与细胞质内的情况一致。结论SiO2可促进AM的IL-1β表达增高,IL-1β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起较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我中心自1991年开始在呼吸机辅助下,采用大容量全肺灌洗术(whole lung lavage,WLL)治疗尘肺病、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病症.WLL术是在复合静脉麻醉下,依靠呼吸机辅助单肺通气,维持代谢所需的肺泡通气,完成另一侧肺大容量全肺灌洗的.在WLL术中机械通气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氧血症和气压伤.我们通过病例分析,探讨WLL术中呼吸机的参数设置与调整。
期刊
顾学箕教授终其一生执教于上海医科大学卫生系(现为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主攻劳动卫生学.他忠诚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是劳动卫生界的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辈.他一生为人谦恭低调,身教言传,提携后辈,主张深入厂矿,贯彻预防为主,他为人师表,是我辈的楷模.今年是顾教授的百年华诞,我们自己虽也届耄耋之年,仍深切地怀念这位敬爱的老前辈。
期刊
顾学箕教授离开我们已经多年了,但他的身影、话语却常常萦绕在我心头,与他相处时的情景也不时映现在眼前。
期刊
手工搬运(manual materials handling,MMH)包括提举(lifting)、放(lowering)、推(pushing)、拉(pulling)、运(carrying)等作业.1997年,美国国立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对肌肉骨骼疾患的工作场所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归纳,认为下背痛(LBP)与MMH有强的相关性,特别是在提举作业中更是如此[1]。
期刊
目的 研究溴苯腈急性染毒对小鼠大脑皮层中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含量等指标的影响及二巯丙磺钠(Na-DMPS)的作用.方法 将30只ICR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染毒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体积分数为10%的DMSO溶液(20ml/kg)灌胃;染毒组予溴苯腈(200mg/kg)灌胃染毒;Na-DMPS保护组予溴苯腈(200mg/kg)灌胃染毒后,即刻以Na-DMPS(30
目的 分析某煤矿2003至2008年尘肺病检出情况,探讨该矿尘肺发病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49年以来井下粉尘监测数据及2003至2008年的健康监护资料和尘肺诊断资料,分析尘肺发病情况,根据不同年代的粉尘接触水平结合工种和工龄推算安全总粉尘累积剂量。结果2003至2008年该矿务集团在岗工人职业性健康监护率呈逐年提高趋势,共新检出煤工尘肺病例296例,总检出率为0.57%,
为了保证劳动者的身心健康,敦促企业完善职业病危害因素防护设施,改进生产工艺,我们于2008至2010年对苏州工业园区50家企业78个高温岗位进行了高温连续监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对苏州工业园区50家企业进行高温监测,涉及行业包括轧钢、机械制造、陶瓷、玻璃、锅炉、纺织、造纸、食品等,共78个岗位。
期刊
目的 探讨矽肺Ⅱ期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6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626例矽肺Ⅱ期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对确诊的33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3例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例感染的致病菌全部为白色念珠菌,占送检痰标本的5.27%(33/626).33例患者均有咳嗽、咳痰、气短.发热(37.3~39.3C)13例;胸痛9例,白色黏胶冻样痰9例,痰中带血
2006年,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被卫生部确定为全国“基本职业卫生服务(BOHS)试点区”,在开展试点工作中,我们根据BOHS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要求,通过加强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疾控中心)技术指导和服务能力的建设、培养提高镇卫生院防保科和村卫生站的BOHS能力等措施,打造BOHS三级网络,同时,在新会区各类医疗机构中探讨建设职业卫生监测哨点,纳入BOHS体系的三级网络,有效地扩大了BOHS的覆盖面,
为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改善劳动条件,首先应识别和评价职业病危害程度,工作场所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是重要环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