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马都是专家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li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专家队伍扩大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完全取决于被称为“专家”者对于专业的敬畏,以及民众对于专门性知识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1998年3月3日,美国陆军国民警卫队的戈登·赫斯上尉离奇失踪。次日上午8点,赫斯的尸体在兵营附近的一处小河沟被发现。他面部朝下,倒在血泊中,但现场无打斗的痕迹。尸检发现,死者身上有26处密集刀伤:颈部6处、胸部20处,其中多处伤口都很浅,有2处刺伤穿过左心室,4处穿过肺,2处穿过肝脏。这些伤口都在赫斯手部的活动范围内,并未发现抵抗伤。综合其他证据,警方的结论是自杀。但死者家属强烈不满,认为“肯定死于他杀”。但法庭科学就是法庭科学,并没有以死者家属是否满意而改变。
  最近湖北纪检干部谢某身中11刀身亡被警方认定“自杀”一案也引起轩然大波。尽管网络上基本上都不相信11刀自杀的可能性,包括我本人开始时也怀疑是他杀,但就谢某一案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呈现的证据而言,在跟法医同事以及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我们认为从自杀和他杀证据的特点而言,依然是自杀可能性更大。
  专业的判断是一回事,网络的舆论又是另一回事。网上流传着一篇《专家速成手册》的网文,调侃了包括“与正常人的见解有区别”、“说别人听不懂的话”以及“与国际接轨”等秘诀。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专家话语系统和民众话语系统之间的差距。专家,是指具备专业技能,并依赖此类技能为生的职业人士。通常而言,此类“专业技能”须符合科学原理,通常需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及训练,并有可经考试获得的“认证书”,拥有自我约束行为的职业操守及可量化的专业标准。但实际上,在英美法系的诉讼过程中,专家并不限于受过专业训练的人,而扩展至“运用专业知识、经验、训练或技能帮助法官或陪审团解决案件中遇到的专门知识问题的人”,因此,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汽车修理工也可能是“专家”。这种知识的壁垒一旦打破,专家系统就会呈现扩大化。在一个自由开放的社会中,专家就会接受各种质疑甚至拍砖,有可能成为“砖家”。
  专家曾经是一个特殊阶层,享有优越的话语权。当知识不再被垄断,发表意见也成为公民自由权利时,人人都可能成为专家的时代就来了。
  开玩笑说,十几年前,树上掉下一片叶子,砸中四个人,其中有三个人是经理,一个是副经理;如今估计是三个专家,一个准专家。上网一看,专家如过江之鲫。
  刑事诉讼法新修正案中一条引起争议的条款中“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网上一位著名历史学家解读为四种情形,媒体于是大肆传播。
  但真正从该条文的表述以及上下来文来看,这里其实是两种情形:一是无法通知,二是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严重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按照中文习惯以及立法语言的规范,“或者”二字肯定是在最后一种情形之前,“或者”之后不会还有两三种情形。
  每个熟悉刑事诉讼法的人都可以得出正确的解读,而熟悉中文语法的人也可以从中得出一样的结论。但历史学家的跨界解读一直谬种流传,直到我发表一篇澄清文章,舆论一边倒的现象才有所改观。我在文中自称是“学习和研究刑事诉讼法的青年学者”,而拙作见报第二天,有媒体就称我为“专家”,第三天就有媒体称我为“权威专家”——可见这“专家”二字,如今已贬值多少。
  专家队伍扩大化是好事还是坏事,这完全取决于被称为“专家”者对于专业的敬畏,以及民众对于专门性知识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专家如果不秉持专业和职业道德,或者民众如果没有起码的理性,那专家必然会成为“砖家”。
其他文献
《西西里人》中,图里·吉里安诺无疑是作者为《教父》所设的“前世”——西西里土地上原生的热血侠盗,一个身为草寇、实为教父家族原初精神的承载者的人民英雄    《城邦暴力团》中,有武林秘史,有奇门遁甲,有庙堂江湖,有个人情思,汇聚了传统武侠小说的诸多要素。开篇即以江湖第一大帮——漕帮帮主万砚方在荷塘小亭宴聚时离奇被杀为难解之谜案,铺陈开恢弘沉郁的近代百年风雨史,此江湖“之所以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居然是
人贵有“信”,谣言不但不能增加正义的力量,反而会削弱正当的诉求    5月15日下午,一些微博达人在北京筹划名为“辟谣联盟”的网上民间组织,并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相关信息。这个想法的初衷,源于越来越多人反感近期在网上泛滥的谣言,新浪副总裁陈彤也在微博上感叹:“一些极端明显的谣言,仍然被某些影响巨大的名人用户毫无顾忌地转载,老汉我欲哭无泪。”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将2019年作为招商引资年。省商务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着眼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全局,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重中之中,按照“六抓:抓投
从目前几种常见的消费形式,主要是稻米、烟草、水产品和蔬菜等的消费途径可以了解重金属进入人体的常见方式。要消除食品和消费品中的重金属,最根本的方法是政府加强监管,减少环境污染,引导科学栽培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无论农业部门近年的抽查,还是学者的研究均表明,中国约10%的稻米存在镉超标问题(镉是一种重金属,在自然界,它作为化合物存在于矿物质中,进入人体后危害极大),而除镉之外,大米中还存在其他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