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

来源 :会计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文章就我国煤炭企业如何进行全过程成本管理作一探讨。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就是不仅对企业的供、产、销要进行管理,而且从产品设计阶段起,到售后服务等过程也应进行成本管理,要从每一具体过程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是在原煤成本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这部分费用不构成产品的实体,而大部分又可以回收复用。在原煤成本管理中,如何做好材料的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对于节约材料消耗,降低原煤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二是原煤生产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不断移动,是多工种、多工序、循环性和连续性很强的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工资在原煤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原煤生产中应加强生产劳动组织和管理,组织采掘工作面和全矿井的正规循环作业,提高采煤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增加原煤产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三是在原煤成本中,固定费用占得比重大,企业管理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量可相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四是由于原煤生产是地下作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而且受采掘比例关系所制约,要防止吃肥丢瘦、重采輕掘造成原煤成本降低的假象。
  五是原煤生产是单一大量生产,生产周期短,成本计算方法简单。由于生产地点分散,且经常移动,地质条件复杂,虽然从管理上、技术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成本管理的复杂性。
  
  二、煤炭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是对生产经营全过程从技术设计、采掘部署、采掘生产到产品销售都要实施严格的成本管理。
  (一)煤矿生产盘区设计的成本管理
  盘区是矿井生产中一个独立的开采单元,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的主要场所。盘区设计应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否则会给煤矿生产形成“先天不足”,造成损失浪费。
  1.盘区设计中涉及到成本费用的内容有:(1)钻探费用;(2)开拓准备巷道、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溜煤眼、车场、峒室、联络巷道费用(包括工资、材料、配件、电力及其他直接费用);(3)设备及安装费用;(4)通风及排洒水设施费用。
  2.盘区设计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炭成本费用的多少,在盘区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1)地质情况清楚。对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要有较准确的预见性,必要时可先探后掘,尤其对矿井周围及盘区附近的小煤窑破坏、采空、积水等要有可靠的资料。(2)盘区设计布局合理。选择最优方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3)多煤层开采的程序要科学合理,联合开采时,薄厚煤层及煤质变化应相互配采,不能吃肥丢瘦造成损失浪费。(4)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工作面长度,减少回采巷道掘进量,提高回采率。(5)巷道断面设计应符合综采设备的要求,避免刷帮挑顶。(6)在保证安全条件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7)根据盘区生产能力,合理确定设备规格型号,既要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又要避免因设备能力不足而影响生产。(8)合理确定回采面个数,尽可能延长盘区服务年限。(9)提高巷道利用率,减少巷道维修费。
  (二)开拓掘进过程成本管理
  1.开拓、掘进过程的直接成本费用分为:(1)材料。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直接领用并消耗的全部材料。包括坑木、火药、雷管、坑代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及其他材料。(2)配件。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直接领用消耗的用于机器设备修理的配件。(3)工资。指区队按计件或计时工资计算应发的实际工资。(4)电力。指区队工作面按电表或装机容量计算的电力消耗。(5)折旧。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使用及备用的所有构成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的基本折旧。
  2.对开拓、掘进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确定掘进率,在保证采掘衔接正常情况下,尽量减少掘进进尺,减少闲置巷道和维护费用。(2)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掘进,提高单进;保证巷道规格质量,一次成巷,避免回采准备时的二次投入;设备完好率、失爆率、事故率达到规定要求。(3)主要材料消耗应实行定额供应,其他材料实行限额领用,严格实行材料节奖超罚制度。(4)改进操作技术,提高单进,降低消耗,加强现场管理,防止丢失浪费,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5)坚持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完成直接成本指标。
  (三)准备过程成本管理
  准备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回采工作面准备工作中发生的投入管理。准备工作包括回采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轨道巷的设备安装、铺轨钉道,排洒水管铺设及供电、通风形成系统,经试运转可移交生产的全部工作。
  1.准备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采煤、运输、排水、支架设备的选型配套、安装。(2)所有大型材料的投入,包括钢管、钢轨、钢绳丝、电缆、皮带及低压开关等材料费用。(3)机器设备重新安装所消耗配件费用。(4)准备过程中消耗的其他材料,如油脂、工具等。(5)支付给准备区队所有作业人员的全部工资。
  2.准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回采工作面搬家准备设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回采工作面准备,交付使用后能正常生产。(2)准备过程中设备材料不丢失、不浪费、不发生二次投入。(3)搞好回采工作面搬家预算,做到不超支不超耗。(4)回采工作面结束后,要加强设备和大型材料的回收,加强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工作,防止损坏和丢失。
  (四)回采过程成本管理
  回采是指在准备好的采区工作面内进行,回采过程是煤炭生产的主要过程。回采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各采煤区队所属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至尾巷50m以内,及头部顺槽每一部刮板运输机范围内,进行采煤作业及费用发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1.回采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材料,是指回采过程中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包括坑木、火药、雷管、截齿、油脂、乳化液、高压胶管及工具、仪表等。(2)配件,指回采过程中由采煤区队直接耗用的机器设备修理用零部件。(3)工资,指直接发给回采工人的工资。(4)电力,指回采工作面按设备或装机容量计算的电力消耗。(5)折旧,指回采工作面在用及备用构成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的基本折旧。
  2.回采过程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作业应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和超额完成产量计划。(2)回采工作面所耗用的主要材料实行定额供应,其他材料实行限额供应,做到节奖超罚。(3)要建立健全材料、配件领用、发放、保管、使用的管理制度,交旧领新和复用制度,设备维修制度,交接班验收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等。严格控制支出消耗,挖潜堵漏,防止主要材料及其他材料损失浪费。(4)根据煤层厚度和顶底板岩性等地质条件,采用先进合理的采煤方法,搞好顶板支护,坚持放顶作业,实现安全、均衡、连续生产。(5)加强劳动组织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完成回采工效指标。(6)加强设备维修、定检,减少机电事故,设备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应达到规定要求。(7)回采工作面的回采率应达到规定要求。
  (五)运输过程成本管理
  运输过程成本管理的范围包括运输大巷运煤、进出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盘区集中运输;回采顺槽溜头至盘区皮带卸煤点及尾顺槽轨道运输;副井提升及地面运输;包括进出材料、设备及矸石的运输。
其他文献
日前,在黄河岸边的高青县,几位农民正围在一起讨论小麦苗情.“这大公司种的小麦和咱的就是不一样,你看这麦苗长得齐、全、壮,叶色浓绿,群体大,而我们地块的麦苗则长势弱、叶
本刊讯:6月16日,省农机局纪检组长王瑞华、省农机监理站副站长刘兆清分别带队到淄川区和临沭县参加了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0王瑞华在淄川区安全生产咨询日活动现场指出,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以下简称推广鉴定),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实现农业机械的推广而进行的鉴定,它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①是一种鉴定行为;②推广是指国家作为主体为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