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本的高低往往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何降低成本、提升品质,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手段。文章就我国煤炭企业如何进行全过程成本管理作一探讨。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就是不仅对企业的供、产、销要进行管理,而且从产品设计阶段起,到售后服务等过程也应进行成本管理,要从每一具体过程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是在原煤成本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这部分费用不构成产品的实体,而大部分又可以回收复用。在原煤成本管理中,如何做好材料的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对于节约材料消耗,降低原煤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二是原煤生产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不断移动,是多工种、多工序、循环性和连续性很强的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工资在原煤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原煤生产中应加强生产劳动组织和管理,组织采掘工作面和全矿井的正规循环作业,提高采煤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增加原煤产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三是在原煤成本中,固定费用占得比重大,企业管理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量可相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四是由于原煤生产是地下作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而且受采掘比例关系所制约,要防止吃肥丢瘦、重采輕掘造成原煤成本降低的假象。
五是原煤生产是单一大量生产,生产周期短,成本计算方法简单。由于生产地点分散,且经常移动,地质条件复杂,虽然从管理上、技术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成本管理的复杂性。
二、煤炭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是对生产经营全过程从技术设计、采掘部署、采掘生产到产品销售都要实施严格的成本管理。
(一)煤矿生产盘区设计的成本管理
盘区是矿井生产中一个独立的开采单元,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的主要场所。盘区设计应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否则会给煤矿生产形成“先天不足”,造成损失浪费。
1.盘区设计中涉及到成本费用的内容有:(1)钻探费用;(2)开拓准备巷道、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溜煤眼、车场、峒室、联络巷道费用(包括工资、材料、配件、电力及其他直接费用);(3)设备及安装费用;(4)通风及排洒水设施费用。
2.盘区设计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炭成本费用的多少,在盘区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1)地质情况清楚。对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要有较准确的预见性,必要时可先探后掘,尤其对矿井周围及盘区附近的小煤窑破坏、采空、积水等要有可靠的资料。(2)盘区设计布局合理。选择最优方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3)多煤层开采的程序要科学合理,联合开采时,薄厚煤层及煤质变化应相互配采,不能吃肥丢瘦造成损失浪费。(4)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工作面长度,减少回采巷道掘进量,提高回采率。(5)巷道断面设计应符合综采设备的要求,避免刷帮挑顶。(6)在保证安全条件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7)根据盘区生产能力,合理确定设备规格型号,既要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又要避免因设备能力不足而影响生产。(8)合理确定回采面个数,尽可能延长盘区服务年限。(9)提高巷道利用率,减少巷道维修费。
(二)开拓掘进过程成本管理
1.开拓、掘进过程的直接成本费用分为:(1)材料。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直接领用并消耗的全部材料。包括坑木、火药、雷管、坑代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及其他材料。(2)配件。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直接领用消耗的用于机器设备修理的配件。(3)工资。指区队按计件或计时工资计算应发的实际工资。(4)电力。指区队工作面按电表或装机容量计算的电力消耗。(5)折旧。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使用及备用的所有构成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的基本折旧。
2.对开拓、掘进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确定掘进率,在保证采掘衔接正常情况下,尽量减少掘进进尺,减少闲置巷道和维护费用。(2)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掘进,提高单进;保证巷道规格质量,一次成巷,避免回采准备时的二次投入;设备完好率、失爆率、事故率达到规定要求。(3)主要材料消耗应实行定额供应,其他材料实行限额领用,严格实行材料节奖超罚制度。(4)改进操作技术,提高单进,降低消耗,加强现场管理,防止丢失浪费,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5)坚持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完成直接成本指标。
(三)准备过程成本管理
准备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回采工作面准备工作中发生的投入管理。准备工作包括回采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轨道巷的设备安装、铺轨钉道,排洒水管铺设及供电、通风形成系统,经试运转可移交生产的全部工作。
1.准备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采煤、运输、排水、支架设备的选型配套、安装。(2)所有大型材料的投入,包括钢管、钢轨、钢绳丝、电缆、皮带及低压开关等材料费用。(3)机器设备重新安装所消耗配件费用。(4)准备过程中消耗的其他材料,如油脂、工具等。(5)支付给准备区队所有作业人员的全部工资。
2.准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回采工作面搬家准备设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回采工作面准备,交付使用后能正常生产。(2)准备过程中设备材料不丢失、不浪费、不发生二次投入。(3)搞好回采工作面搬家预算,做到不超支不超耗。(4)回采工作面结束后,要加强设备和大型材料的回收,加强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工作,防止损坏和丢失。
(四)回采过程成本管理
回采是指在准备好的采区工作面内进行,回采过程是煤炭生产的主要过程。回采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各采煤区队所属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至尾巷50m以内,及头部顺槽每一部刮板运输机范围内,进行采煤作业及费用发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1.回采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材料,是指回采过程中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包括坑木、火药、雷管、截齿、油脂、乳化液、高压胶管及工具、仪表等。(2)配件,指回采过程中由采煤区队直接耗用的机器设备修理用零部件。(3)工资,指直接发给回采工人的工资。(4)电力,指回采工作面按设备或装机容量计算的电力消耗。(5)折旧,指回采工作面在用及备用构成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的基本折旧。
2.回采过程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作业应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和超额完成产量计划。(2)回采工作面所耗用的主要材料实行定额供应,其他材料实行限额供应,做到节奖超罚。(3)要建立健全材料、配件领用、发放、保管、使用的管理制度,交旧领新和复用制度,设备维修制度,交接班验收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等。严格控制支出消耗,挖潜堵漏,防止主要材料及其他材料损失浪费。(4)根据煤层厚度和顶底板岩性等地质条件,采用先进合理的采煤方法,搞好顶板支护,坚持放顶作业,实现安全、均衡、连续生产。(5)加强劳动组织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完成回采工效指标。(6)加强设备维修、定检,减少机电事故,设备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应达到规定要求。(7)回采工作面的回采率应达到规定要求。
(五)运输过程成本管理
运输过程成本管理的范围包括运输大巷运煤、进出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盘区集中运输;回采顺槽溜头至盘区皮带卸煤点及尾顺槽轨道运输;副井提升及地面运输;包括进出材料、设备及矸石的运输。
【关键词】 煤炭企业; 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成本管理,就是不仅对企业的供、产、销要进行管理,而且从产品设计阶段起,到售后服务等过程也应进行成本管理,要从每一具体过程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
一、煤炭企业成本管理的特点
一是在原煤成本中材料费用所占比重较大。这部分费用不构成产品的实体,而大部分又可以回收复用。在原煤成本管理中,如何做好材料的修旧利废、回收复用,对于节约材料消耗,降低原煤成本有着重要作用。
二是原煤生产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不断移动,是多工种、多工序、循环性和连续性很强的作业。劳动强度大,需要劳动力多,工资在原煤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原煤生产中应加强生产劳动组织和管理,组织采掘工作面和全矿井的正规循环作业,提高采煤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增加原煤产量,提高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三是在原煤成本中,固定费用占得比重大,企业管理在保证安全生产的条件下,通过提高产量可相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四是由于原煤生产是地下作业,产品成本的高低不仅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而且受采掘比例关系所制约,要防止吃肥丢瘦、重采輕掘造成原煤成本降低的假象。
五是原煤生产是单一大量生产,生产周期短,成本计算方法简单。由于生产地点分散,且经常移动,地质条件复杂,虽然从管理上、技术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成本管理的复杂性。
二、煤炭企业全过程成本管理
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是对生产经营全过程从技术设计、采掘部署、采掘生产到产品销售都要实施严格的成本管理。
(一)煤矿生产盘区设计的成本管理
盘区是矿井生产中一个独立的开采单元,有独立的运输和通风系统,是煤矿生产的主要场所。盘区设计应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否则会给煤矿生产形成“先天不足”,造成损失浪费。
1.盘区设计中涉及到成本费用的内容有:(1)钻探费用;(2)开拓准备巷道、集中运输巷、回风巷、溜煤眼、车场、峒室、联络巷道费用(包括工资、材料、配件、电力及其他直接费用);(3)设备及安装费用;(4)通风及排洒水设施费用。
2.盘区设计工作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炭成本费用的多少,在盘区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1)地质情况清楚。对可能发生的地质变化要有较准确的预见性,必要时可先探后掘,尤其对矿井周围及盘区附近的小煤窑破坏、采空、积水等要有可靠的资料。(2)盘区设计布局合理。选择最优方案,做到技术先进、经济上合理、安全可靠。(3)多煤层开采的程序要科学合理,联合开采时,薄厚煤层及煤质变化应相互配采,不能吃肥丢瘦造成损失浪费。(4)在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尽可能加大工作面长度,减少回采巷道掘进量,提高回采率。(5)巷道断面设计应符合综采设备的要求,避免刷帮挑顶。(6)在保证安全条件下,选择经济合理的巷道支护方式和支护材料。(7)根据盘区生产能力,合理确定设备规格型号,既要避免大马拉小车现象,又要避免因设备能力不足而影响生产。(8)合理确定回采面个数,尽可能延长盘区服务年限。(9)提高巷道利用率,减少巷道维修费。
(二)开拓掘进过程成本管理
1.开拓、掘进过程的直接成本费用分为:(1)材料。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直接领用并消耗的全部材料。包括坑木、火药、雷管、坑代品、大型材料、专用工具及其他材料。(2)配件。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直接领用消耗的用于机器设备修理的配件。(3)工资。指区队按计件或计时工资计算应发的实际工资。(4)电力。指区队工作面按电表或装机容量计算的电力消耗。(5)折旧。指区队掘进生产过程中使用及备用的所有构成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的基本折旧。
2.对开拓、掘进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合理确定掘进率,在保证采掘衔接正常情况下,尽量减少掘进进尺,减少闲置巷道和维护费用。(2)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快速掘进,提高单进;保证巷道规格质量,一次成巷,避免回采准备时的二次投入;设备完好率、失爆率、事故率达到规定要求。(3)主要材料消耗应实行定额供应,其他材料实行限额领用,严格实行材料节奖超罚制度。(4)改进操作技术,提高单进,降低消耗,加强现场管理,防止丢失浪费,提高职工技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5)坚持安全生产,保证工程质量,完成直接成本指标。
(三)准备过程成本管理
准备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回采工作面准备工作中发生的投入管理。准备工作包括回采工作面开切眼,运输巷、轨道巷的设备安装、铺轨钉道,排洒水管铺设及供电、通风形成系统,经试运转可移交生产的全部工作。
1.准备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采煤、运输、排水、支架设备的选型配套、安装。(2)所有大型材料的投入,包括钢管、钢轨、钢绳丝、电缆、皮带及低压开关等材料费用。(3)机器设备重新安装所消耗配件费用。(4)准备过程中消耗的其他材料,如油脂、工具等。(5)支付给准备区队所有作业人员的全部工资。
2.准备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工作:(1)搞好回采工作面搬家准备设计,按质、按量、按时完成回采工作面准备,交付使用后能正常生产。(2)准备过程中设备材料不丢失、不浪费、不发生二次投入。(3)搞好回采工作面搬家预算,做到不超支不超耗。(4)回采工作面结束后,要加强设备和大型材料的回收,加强修旧利废和回收复用工作,防止损坏和丢失。
(四)回采过程成本管理
回采是指在准备好的采区工作面内进行,回采过程是煤炭生产的主要过程。回采过程成本管理是指各采煤区队所属回采工作面、工作面至尾巷50m以内,及头部顺槽每一部刮板运输机范围内,进行采煤作业及费用发生的组织管理工作。
1.回采过程成本管理的内容主要有:(1)材料,是指回采过程中直接耗用的材料费用,包括坑木、火药、雷管、截齿、油脂、乳化液、高压胶管及工具、仪表等。(2)配件,指回采过程中由采煤区队直接耗用的机器设备修理用零部件。(3)工资,指直接发给回采工人的工资。(4)电力,指回采工作面按设备或装机容量计算的电力消耗。(5)折旧,指回采工作面在用及备用构成固定资产的机器设备、按规定的折旧率计提的基本折旧。
2.回采过程的成本管理,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工作面作业应达到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安全生产,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完成和超额完成产量计划。(2)回采工作面所耗用的主要材料实行定额供应,其他材料实行限额供应,做到节奖超罚。(3)要建立健全材料、配件领用、发放、保管、使用的管理制度,交旧领新和复用制度,设备维修制度,交接班验收制度,工资奖金分配制度,成本核算制度,经济活动分析制度等。严格控制支出消耗,挖潜堵漏,防止主要材料及其他材料损失浪费。(4)根据煤层厚度和顶底板岩性等地质条件,采用先进合理的采煤方法,搞好顶板支护,坚持放顶作业,实现安全、均衡、连续生产。(5)加强劳动组织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完成回采工效指标。(6)加强设备维修、定检,减少机电事故,设备完好率、待修率、事故率应达到规定要求。(7)回采工作面的回采率应达到规定要求。
(五)运输过程成本管理
运输过程成本管理的范围包括运输大巷运煤、进出材料、设备、人员的运输;盘区集中运输;回采顺槽溜头至盘区皮带卸煤点及尾顺槽轨道运输;副井提升及地面运输;包括进出材料、设备及矸石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