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红松病虫害

来源 :农民致富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2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松是东北地区珍贵的用材林、水源涵养林树种,又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目前以红松为寄主的病虫害有49种,其中病害5种,虫害44种。但最常见的有5种。有效地防治红松林木病虫害,首先要掌握病虫发生发展规律,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要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及时消灭。现将红松常见病、虫害及泛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红松立枯病立枯病是许多针阔叶树苗的常见病。红松苗期受立枯病危害的现象也相当普遍,在种子和幼苗不同生育期都有发生,因而病害的症状有不同类型。
  1立枯病的类型:
  (1)播种后幼苗尚未出土前,种子或幼芽遭受病菌侵害而腐烂死亡,为地中腐烂型;
  (2)幼苗出土后,茎部或叶部发病受害,呈现出变色腐烂病状,不久全苗死去为茎叶腐烂型;
  (3)后期发病苗木,往往根部腐烂,而使地上部分逐渐枯萎死亡叫根部腐烂型。此种类型在红松育苗期间苗床上最常见,当把病苗拔出土面时,根皮留在土中,根象烂麻一样。
  2发病原因:
  引起立枯病约病菌有许多种,主要是丝核菌和镰刀菌,它们生活在土壤中植物的残体上,并在那里越冬,早春土壤解冻后就开始活动,待播下的种子发芽或出苗后,就侵入幼苗,引起发病。生长衰弱或有伤的幼芽、幼苗最易感染。这种病发病时间长,通常可延续3个月之久,从播种以后到8月中旬,都不断会有病苗出现,如不及时防治,小苗就会大量死亡,造成缺苗断条。
  3防治方法:
  (1)要避免选用低洼,潮湿、排水不良的土壤育苗。不要选用前茬作物为马铃薯、玉米、瓜菜、蔬菜等土地作苗圃轮作地。非用不可时,要在作床后播种前,用净土(在40— 100cm土层内所取的干净心土)或草炭土垫苗床,改良土壤,平铺1-2cm。这种垫填的土壤,由于营养贫乏,病菌不易蔓延入内,因此,能起到隔离防病的作用。如有条件,也可采用土壤消毒的办法来消灭病菌,使用多菌灵即可。
  (2)种子必须经过催芽处理以后再播种,缩短种子在土中的时间。出苗后及时松土、除草、浇水,促使苗木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
  (3)施肥时不可过量施用氮肥,要注意配备磷、钾肥,防止幼苗贪青,降低抗病力。未充分腐熟的堆肥、厩肥有利病菌繁殖,不能使用。
  (4)发现病苗时要及时清除,带出圃地烧掉。
  (5)出苗后发病时,可喷施1:1:200波尔多液-(即用1份硫酸铜,1份生石灰和200份水的比例而配制成的天蓝色胶状悬液)。配制时,先取两个缸,分别用一半量的水配成硫酸铜液和石灰水,然后同时倒人第三个缸中即成。每平方米苗床喷药剂1kg左右,每隔10—14天喷1次,连续喷3-4次。也可用1%的硫酸亚铁或0.5%的高锰酸钾喷施,每隔 10天1次,喷2-3次。喷后10-30分钟,一定要用清水冲掉叶上的药液,以免发生药害。在苗期可喷施65%可湿性粉剂代森锌300-400倍液,喷2-3次。
  二、红松疱锈病该病多发生在20年生以下幼树的枝干部,10年左右的的红松林发病重,30年生以上的发病轻或不发病。受害初期,树木枝干部位的树皮发生肿胀,并产生裂纹。每年9月中旬至11月中旬,在发病部位的树皮表面有淡黄色蜜滴出现,内含大量孢子。第二年4月下旬至6月中旬于病部产生很多杏黄色、后期呈灰白色或白色的泡状物,这叫锈孢子囊。囊成熟破裂后散发出黄粉状的锈孢子。发病处的树皮呈块状开裂,皮外流脂,时间久了变成灰黑色。感病的幼树,树冠常呈扫帚状,一般连续发病2-3年枯死。这种病能向东北茶蔗子和马先蒿一类的植物上转移。当病树产生黄粉状锈孢子以后,借风力传播,首先侵染东北茶蔗子和马先蒿,在这些植物上产生的孢子再回到松树上。如此进行循环侵染。因此,在清林时要清除林内的东北茶蔗子和马先蒿。据调查,该病容易在地势低,湿度较大的林内发生。
  1防治方法:
  (1)造林后要及时进行抚育,铲除杂草及山间的茶蔗和马先蒿等寄主植物。当幼林郁闭后,要及时进行修枝间伐,使林内通风透光,避免林内因湿度过大引起病害发生。
  (2)用焦化腊柴油乳剂涂抹树木患处,这种方法对发病较轻的树木,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对已发病的林分,应及时清除病株;病树占40%-以上时,应皆伐更新,重新造林。
  (4)对该病要严格执行检疫制度,防止病源扩大蔓延。此病在黑龙江地区多有发生。凡疫区苗木,必须经检疫后方可外运。
  (5)积极诱导针阔混交林,创造有利于树木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
  三、红松烂皮病该病主要危害长势衰弱的红松,病菌通常从长势衰弱树木的枝干部或梢部的伤口侵入,母树林最常见,使受害枝、干枯干死亡。发病部位树皮表面呈黑色粗糙状,侧枝受害后枯死向下弯曲,针叶由绿变成红褐色,逐渐枯黄脱落。
  1防治方法:
  (1)加强幼林抚育,促使树木生长健壮,增强树木的抗病力。
  (2)及时伐除枯立木、被压木和病树,保持林地卫生。
  (3)在5月初,用2度石硫合剂和50%蒽油乳膏1:5的乳剂进行喷干和涂刷患部。
  四、红松球蚜红松球蚜是红松苗木和人工幼林的主要虫害,在东北一年发生三代,为害新叶和嫩梢,影响红松的高生长。第一代若虫(幼体)于5月上旬出现并定居在新萌发的嫩梢上,这是影响红松生长最严重的时期。6月上旬第一代若虫发育成熟,脱皮后开始出现有翅雌蚜。无翅雌蚜仍在红松上繁殖为害,6月下旬为第二代若虫末期。第三代若虫于8月末9月初出现以幼龄若虫过冬。第二年4月末5月初,越冬若虫发育成熟,并进行孤雌产卵,卵孵化后又产生第一代若虫。
  1防治方法:
  (1)15月上、中旬第一代若虫开始集中于新梢时,用 4096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毒杀若虫。
  (2)在郁闭的红松幼林里施放白菌清烟药剂毒杀成虫和若虫也有效果。
  五、红松落针病20a左右的红松人工林宜遭受落针病病原菌侵染,远视枯黄似火烧状,针叶落地后,树木枝梢光秃,直接影响红松林木的生长。该病原菌主要侵染红松苗木和幼龄林林木的针叶。
  可利用代森铵500倍液喷雾防治林龄15a左右,树高 3m以下的林分。
  (作者单位:151700 黑龙江省明水县双兴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其他文献
近几十年来我国森林病虫害的发生面积逐年递增,由于森林生长周期较长,少则几十年,多则上百年。在漫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随时都可能遭到林业有害生物的侵袭,轻者造成林木生长
在隧道掘进开挖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不良地质.根据在掘进施工中遇到的石质破碎实际问题以及在实际施工作业中的经验和教训.在新奥法施工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种较安全可靠的
花生青枯病属于一种细菌性病害,俗称死藤、死头或是花生瘟。其病因属青枯假单胞杆菌。这种病害的发生期是从幼苗期至荚果充实期,但在花期发病时最为严重。这种病害一旦发生将
本文通过原州区多次组织林业技术人员对甘肃永登县苦水乡苦水玫瑰林学特性、实用价值及生长的自然环境与原州区自然环境相比较,总结出苦水玫瑰引种栽培技术。
牛病毒性腹泻是由该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慢热传染病,该病不仅在牛身上会传染,还会传染给猪、羊等动物,给畜牧业养殖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牛病毒性腹泻病进行了分析,阐述牛病
烤烟地膜覆盖具有保水保肥、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能促进烟株根系和地上部早生快发,柳制杂草生长,降低病虫害侵染程度,从而提高烟叶产量和质量。现将主要栽培方法及具体操作技
布福娜,系常绿藤本植物,长于我国西南地区.苗语"布福娜",是美容长寿之意.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布福娜,是一个极具开发潜力的多用途野生果树植物.
为解决图像自动标注中的语义鸿沟问题,有效选择并利用图像特征,提出基于距离约束稀疏/组稀疏编码(distance constraint sparse/group sparse coding,DCSC/DCGSC)的2种特征选择
[中图分类号] S339.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4-0079-01  前言:农业是兵团经济的支柱产业,种子质量直接影响着兵团农业生产安全。在当前国家在新疆实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兵团棉花产业发展面临新变革的背景下,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从源头上保证种子质量,对促进兵团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进而助推实现兵团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意义。结合近几
规模化养兔难点分析从以上几个实例可以看出,规模养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不是传统家庭小规模兔场在养殖数量上的扩大.从那些失败的教训中我们应该看到,规模养兔的难点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