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际象棋普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导师列宁有一个著名的判断“国际象棋是智慧的体操”。国际象棋作为一项智力竞技项目而风靡于世,它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开展国际象棋教学能为孩子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在2004年11月,我校本着以棋促智,以棋养德,以棋育人,以棋兴校的办学理念,把国际象棋引入课堂。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我们发现国际象棋普及教学最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层次不一,教学活动开展难
  生生之间、男女之间、班班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有学生本身的智力原因,有学科老师支持与否的原因,还有学生家长支持参与的原因。所以,当每周一节的国象课上有些学生能轻车熟路地驾驶棋子,很轻松地消化教师所授内容,有些则头脑一团乱麻,学了一个学期还不清楚走棋规则。
  二、训练不够,知识点消化难
  每周只有一节国象课,短短40分钟,又要复习,还要新授,学生真正在课堂上练习的时间太少,所以很多学生在第二周学习时,已经把上一周讲的内容忘了大半了,如果新授的内容是衔接的话,学生就更加难以消化。
  三、教法单一,学生兴趣不浓
  不可否认,国际象棋立体造型的棋子,栩栩如生、生动形象一开始是非常吸引孩子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知识点的深入,许多学生怕动脑筋,不愿意钻研。加上执教者总是“一个棋盘,一根教棒”,总是“讲授-对弈—讲授—对弈”的单调方法,导致一部分学生渐渐对国象失去信心。特别是下棋经常输的同学,渐渐提不起兴致了。
  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我们思考:国象教学对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意义到底何在,它不同于学科教学该如何体现其特色,进一步的学习讨论后,学校实施以下做法:
  一、统一思想,以发展人格为导向
  国际象棋作为一项“聪明人的游戏”,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人格确实有着很大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强迫每一个孩子都熟练地掌握下棋技巧,而应该从发展学生人格、发展学生兴趣这方面来考虑。课堂上学生水平层次不一的情况肯定是存在的,执教者要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降低要求,放慢速度,以中低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设计教学,制定教学内容。对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家长加强宣传力度,统一“以棋育人”的思想。
  我校专门召开教师大会,号召每一位教师与学生一起学棋,“要学生会的,自己首先要会”,同时下发学习材料,讨论国象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探讨国象教学与学生多元智力的关系。利用家长会,宣传学校发展特色文化的必要性,国际象棋的学习运用对学生成长的好处。在学习国际象棋出色的学生多表彰多鼓励多支持。
  我们认为在国际象棋课堂上,教师首先关注的应该是学生的“棋品”。所谓棋品就是听讲时是否耐心细致,对弈时是否遵守规则,失败后是否灰心丧气等等。“观棋不语是君子”“摸棋必走”“不许悔棋”等游戏规则应该在学习国际象棋第一时间就教给学生,并时时提醒,予以警戒。对弈双方“握手开始、握手结束”的谦谦君子之风更要传递给学生,示范给学生,让学生养成“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高风亮节。这样,国象教学才会充分显示其在素质教育特质方面的作用,“以棋育人”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二、分层教学,以小组合作为方式
  树立了“以棋育人”的思想,那么面对课堂上学生参差不齐的下棋水平也会有各种对策。每周一节的国象课教学内容主要针对中低水平的学生,而兴趣班、校级队则针对优秀学生进行提高辅导,当然这些提高班都是在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的基础上。教师在班级授课时,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班级优秀资源”,聘请“小老师、小助手”,采用“小组合作”形式才进行教学、巩固、指导,还可以采用“以一帮一”或“以二帮一”的形式帮助后进生提高。
  06年暑期村小撤并到我校,学生“四分五裂”到各班,因为村小没有国际象棋课,这些学生如果仅仅靠老师的指导是无法适应的。要在短时间内“识棋盘、走棋子、懂规则”,只有靠学生的帮助。于是各班成立了国象指导小组,人多力量大,短短一个学期,这些五年级的孩子大部分达到了3年级学生的水平。有些爱钻研的学生甚至赶上并超过了本班中等水平的学生。
  三、利用媒体,以提高质量为目标
  学生年龄小,兴趣维持的时间有长有短。多媒体凭着它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我们的国象老师开动脑筋,把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入国象课堂,促进了国象教学质量。
  比如一年级老师在教学认识国际象棋棋盘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孩子们一下子被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吸引住了,随着被动画了的棋子们踏出的舞步,两种颜色的装扮,国际象棋棋盘的特征也舞进了孩子们的印象中。在认识各种棋子时,我们用多媒体技术将棋子拟人化,赋予其生命,当看到一个个直观形象,色彩鲜艳的棋宝宝时,孩子们一下子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与棋宝宝们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
  同样的,教师在执教“抢中心”这个知识点,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形象地向学生演示“如何抢中心”。为了巩固“抢中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教师利用软件进行“实战演练”,教师讲解清晰,学生听得明白。课堂上教师利用网络下载演示了“国象冠军”谢军在比赛时采用的开局“抢中心”,告诉学生“今天学的方法和冠军们比赛的方法一样”,从而增强了学生学棋的信心。
  四、优化环境,以激发兴趣为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调动孩子学习积极性的能源,是孩子学习知识、增长智慧的一种动力。”是的,只要学生有了兴趣,那么学什么都是津津有味的。
  “各位同学,请注意!现在开始第一轮比赛,限定时间30分钟。请班主任对获胜的同学做好记分记录。”“第三轮比赛马上开始,请积分相同的同学坐在一起开始比赛。班主任继续做好记分工作。”这是学校开展“国际象棋节”中一个全校所有学生参与的选拔赛。生生对弈、师生对弈、家长对弈、年级对弈等多层次的活动,给每个孩子锻炼的机会,学生个个兴致盎然。
  “谢军小时候……”这是同学们在举行国际象棋大师故事赛!
  “我做妈妈的国际象棋老师”这是同学们撰写的“我与国际象棋”的故事。
  校园环境的布置、学校活动的开展,当学生觉得国际象棋与自身的学习生活紧密相连的时候,兴趣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
  国际象棋普及教学不是一朝就蹴的事情,随着教学的开展,时间的推移必将产生新的问题,例如:如何利用“家长资源”来进一步提高学生水平,如何解决国象教学与学科教学之间的矛盾。我们相信,只要一切从学生实际、从学生需要出发,以学生终身发展观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就一定能寻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思品课教学中实践生活化教学,就是要依托学生生活,挖掘生活资源,在激发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生活情境,拓展教育渠道,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思品教学中,明理导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关键词】思品课;教学;生活化  注重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思品课教学“生活化”着眼于回归真实的生活,优化思品课的课堂教学,将激情、明理、导行各个环节置于真
秸秆粉碎还田技术不仅仅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质量,而且也能够有效降低病虫病害的发生几率。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以"秸秆还田"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分析,希望能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和基础。优化教务管理,是高校教务改革、创新、发展的关键,本文从对课务管理的优化过程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推动教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保障
介绍了基于内容图像检索系统的基本组成,以及颜色、纹理、形状、多特征综合等主要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并根据查准率、查全率进行了评价。
新课程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有效教学的理念深入到广大一线教师的心田。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新课程理念下,全国各地涌现了许多先进做法和经验。本文从作者
"美丽乡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于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主要包括乡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几个方面的基本
加强对卷烟零售特殊业态的管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在城市,特殊业态的构成相对于农村区域市场来说要复杂的多。宾馆、酒店、KTV以及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数量多,分布广
为了解科研管理在2008年的研究状况和热点,运用词频分析法对《科研管理》期刊2008年载文、关键词及作者和作者单位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8年科研管理热点领域为技术创新
如今,互联网技术已经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互联网的普及,有效的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电子商务竞争激烈的时代,电子商务飞速发展,让更多的商家和消费者
【摘 要】笔者在陶艺社团活动中大量结合了活态和固态的非遗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在陶艺社团活动中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非遗资源;陶艺社团;活态;固态  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是我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