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新一代: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部分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足、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不够紧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零散化低质化等问题。高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打造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教学模式、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组织机制三大举措,不断提升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
其他文献
“三教”改革给职业教育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引。其中,教法是改革的实现措施或执行方式,教师和教材的改革最终还是要依靠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方法的正确使用对提高教学质量越
作为基层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高校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制度和模式。但是在高校党建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形式主义、虚化弱化问题等。因此,新时期高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肩负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支持的重要任务。在当前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核心素养作为衡量一个学生对学科各方面内容的掌握情况,只有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才会有所提升。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培养核心素养的前提,然后再论述了
高等院校班级干部是辅导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的左膀右臂。班级干部也起着连接、联系和沟通学生、教师双方的作用,班级干部帮助辅导员和主管学生工作管理人员管理班级的
新课改大背景下,运用新媒体电子技术,对高等院校思政课程革新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院校在运用新媒体技术模式,对学生进行思政理论教学中仍有着传统与新式教学方式的
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当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硬件设备的短缺、教材内容与时代脱节、网络教学资源的不成体系、教学主体缺乏相应的培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教育领域,“互联网+”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帮助。然而在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的弊端。基于
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是党组织对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监督和管理的重要形式,组织生活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的发挥,新形势下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
本文基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办学原则、人才培养制度、评价机制、教学改革及协调机制等几个方面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改革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