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细胞芯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q27重排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3q27染色体断裂及bcl-6基因扩增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与其分子分类及治疗效果、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细胞芯片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对60例DLBCL的标本进行3q27染色体断裂及bcl-6扩增检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在组织微阵列上同步观测CD20、CD10、bcl-6、MUM1的表达,进行生发中心样(germinat center Bcell-like,GCB)和非生发中心样(non-germinal center B-cell-like, non-GCB)分子分类;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分析得出与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的信息;统计分析以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60例DLBCL中,GCB占48.3%(29/60),non-GCB占51.7%(31/60).FISH结果显示,3q27断裂阳性15例,bcl-6基因扩增阳性22例.存在3q27染色体断裂的15例中BCL-6蛋白表达阳性3例(20.0%),阴性12例(80.0%),与无3q27染色体断裂者相比其BCL-6蛋白表达率降低(P=0.017).在60例DLBCL中,bcl-6扩增22例,其中GCB 5例(22.7%),non-GCB 17例(77.3%),与无bcl-6扩增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在36例经正规CHOP治疗的DLBCL中,bcl-6扩增15例,其治疗效果显效、部分有效、无效分别为4(26.7%)、4(26.7%)、7(46.7%),与无bcl-6扩增的病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bel-6扩增与BCL-6蛋白表达及I临床分期的关系差异无统计学.BCL-6蛋白表达阳性组、阴性组与治疗效果及临床分期关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存在bel-6基因断裂的病例,其BCL-6蛋白表达率低.存在bcl-6基因扩增的DLBCL多数为non-GCB,并且治疗效果差,临床分期较晚,可能与DLBCL晚期染色体呈多倍体增加的趋势有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提高工作人员的主人翁意识,共同参与病区管理.方法 应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管理,让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到管理、决策的讨论与制订中来,一旦制订,严格遵守,如果有需要改进的
目的: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和支架置入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急诊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资料,其中17例单纯采用局部超选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急性出血期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中30例行血肿清除术,术中发现畸形血管团26例,其中19例行血肿清除加动静脉
目的 探讨应激导致大鼠行为和血清皮质酮浓度的改变以及氟西汀的抗抑郁机理.方法 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4周应激给水组(n=11)和4周应激给药组(n=15),各应激组大鼠
目的 观察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检查所见的早产儿正常眼底以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图像特征,探讨计算机辅助的双目间接检眼镜成像系统在ROP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早孕妇女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初孕妇随机分为单纯笑气组(即A组)和笑气联合利多卡因组(即B组),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驰度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2岁.糖尿病史10年.近日感腰部不适来院就诊.查体:腹部平软,无压痛,叩击痛.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心肺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发现异常,尿常规中白细胞(+)
目的:在建立缺血所诱发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模型基础上,探讨不同预缺血时间对肾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双侧肾蒂夹闭40min后恢复灌注,制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8d前用同样方
背景:碳纳米管是一种直径约1 nm,长1~10 μm的圆筒状物质,具有比石墨还小的密度;加上足够高的强度,碳纳米管有望用于骨替代材料.目的:初步考察聚碳硅烷含量和烧结压力对碳纳米
目的 分析严重环孢素A(CsA)相关神经毒性(SNCT)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患者中的发病率、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