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企业的争议焦点

来源 :运输经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ar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点一:
  
  经营主体与决策权的是否错位?
  12家旅游汽车公司是市场经营的主体,它本应面对市场,承担一切市场经营的投资与风险,做出与市场相对应的经营策略。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由于历史原因,1800多辆旅游汽车中的绝大多数是挂靠车辆,事实的市场经营主体是1000多位旅游“车主”。“中心”成立后,12家汽车公司的法人代表进入了“中心”理事会负责统一决策。因此,在“车主”和“公司”之间存在着经营主体与决策权的错位的争议。
  
  焦点二:
  
  权力的集中是否滋生腐败?
  相关人士认为,“中心”是服务机构,不用承担经营风险而可获得有偿回报,“中心”的某个网点出现的违规操作及腐败问题是可能的,一旦存在“黑箱操作”,对“中心”及十二家汽车公司造成名誉损失,而直接的经济损失则可能是“车主”。
  
  焦点三:
  
  服务质量和司机管理是否能够保证?
  记者了解到,“中心”让“车主”的经营变得相对稳定而机会珍贵,可能会促使“车主”更多地从自我出发看待问题,提高服务质量的自觉性不高。另外,“中心”及十二家汽车公司对驾驶员都没有控制权,真正控制的是挂靠经营的“车主”。司机的就业门路不是“中心”提供的,司机对“中心”缺乏忠诚度和责任感。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