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旱育秧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近些年产量正在不断提升,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但是在实践种植的过程中旱育秧苗期经常受到病害的影响,严重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进而无法保证水稻种植的产量及质量。所以,为减少病害,则应该围绕主要病害展开分析,提高病害识别率,制订针对性方式措施,发挥不可替代的效果,促进水稻旱育秧苗期健康生长。分析了常见病害特性,阐述了主要病害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病害;水稻种植;旱育秧苗期;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82-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志码:B
  水稻旱育秧苗期得到广泛重视,其能够发挥一定的效果,并且省水、省工,有益于种植操作,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病害影响,会导致大面积秧苗死亡,影响农业水稻种植的整体经济效益。改革水稻旱育秧苗技术,只有将常见病害问题解决,才可以充分发挥增产优势,提升农业种植经济效益。
  1   稻瘟病
  1.1   癥状及发病条件
  稻瘟病幼苗基部及其芽鞘上会呈现水渍状斑点,进而导致病苗基部逐渐变为灰黑色,与火烧后的状态相似,同时幼苗上部呈褐色,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出现卷缩的情况,久而久之会枯死。而且在水稻旱育秧苗湿度过大时,苗基部还会产生灰色酶层。稻苗和病谷上残留的病原菌越冬后,待第二年温度到20 ℃以上时会产生分生孢子,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若控制不够及时,则会导致水稻大面积感染,为后续的处理带来一定难度。而且病菌侵入天数会随着气温升高而减少,2~5 d便可发病。所以,针对稻瘟病必须要得到全面重视,并对发病原因及特征有着全面的掌握,提高病害防控的效果。
  1.2   防治措施
  稻瘟病在实际进行防治的过程中,为保证防治效果,并减少病害的影响,则应该加强对抗病水稻品种的选择,确保其适合水稻旱育秧苗方案,并在种植前期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使用30%克瘟散乳油 1 000倍液浸种24~36 h,同时可以运用0.5%~1%石灰水浸种杀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杀菌的效果,同时能够保证水稻品种的抗病能力。在病害防治的过程中,还应该对苗床土壤进行消毒,并合理运用恶毒灵、敌克松等药剂。在2~3叶期,需灵活选择运用富士1号及稻不瘟进行防治,并实时观察防治效果,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使用药剂。在揭膜后需运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并兑水喷雾防治,这样有助于实现各项工作的优化创新,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全面提升稻瘟病防治效果。
  2   立枯病
  2.1   症状及发病条件
  立枯病主要表现就是烂芽,普遍病害发生都是在秧苗出土前,种芽呈褐色,多有腐烂情况,芽基处有白色或红色霉。而且立枯病的发生稻苗还会出现针腐,通常在立针至2叶期发生,苗心枯黄,苗基处呈褐色,叶鞘也会有部分呈褐色斑点,茎基处有霉层,触碰极其容易折断。除此之外,黄枯与青枯同样也是立枯病的症状,主要发生在3叶期前后,初期秧苗叶尖逐渐枯萎,甚至没有得到针对性处理与控制会发生叶心卷曲,后期茎部腐烂严重,甚至会出现蔓延。针对立枯病发病条件而言,低温、弱苗及病原菌都是其发病的前提,多种病原菌能够长期储存在土壤中,若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则会导致病菌大量分裂及繁殖,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为避免病菌繁殖,则应该加强对病害防控的认知,并制订针对性防治方案。
  2.2   防治措施
  对于立枯病的防控来讲,由于其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会有病害传播的隐患,严重影响水稻生产质量及产量。因此,在实践防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栽培技术改进的重视,注重壮苗培育,这样有助于提高病害的抗性。与此同时,在种植工作开展环节还应该落实好消毒处理方案,尤其是针对苗床消毒,应该在秧苗1.5~3叶期,运用3.5%根复特水剂800~1 000倍液喷雾消毒,而且应将苗床药剂使用量控制在30 t/hm2以内,避免药量过大而产生影响。除此之外,在揭膜后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运用恶毒灵进行消毒处理,将病菌灭杀,保证水稻质量。
  3   恶苗病
  3.1   症状及发病条件
  恶苗病是水稻旱育秧苗期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发生在2.5叶期后,秧苗一旦感染这种病害,不仅秧苗瘦弱细长,而且苗色淡黄,病苗靠近地面容易产生白色霉层而死。恶苗病的发病条件主要是带菌种子在播种前没有进行合理的消毒及浸种,导致病原菌入侵到水稻种子中,同时这种病害发病条件需要温度达到30 ℃以上。对恶苗病进行防治时,需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合理地对防治方案进行优化。
  3.2   防治措施
  水稻旱育秧苗期受恶苗病影响主要就是前期准备工作不够充分,无法保证防治效果,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优化防控方案,减少病害所产生的影响,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落实。首先,选择抗病性相对较强的水稻品种,并且在播种前进行浸种与包衣。其次,在苗床及揭膜阶段,应注意控制温度,因恶苗病发生条件需要温度达到30 ℃,所以对温度进行合理控制有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避免病害侵害苗木。
  4   黄(白)化病
  4.1   症状及发病条件
  黄(白)化病主要是新叶叶片呈现淡黄色,较为严重的叶片会发生白化,其中老叶在发病初期不会有明显的变化,但久而久之会出现根部变褐,吸收功能衰退。黄(白)化病的发病条件主要是在秧苗期生理缺素,导致叶片叶绿素不充足。水稻吸收还原态养分,不吸收氧化态养分,在干富氧条件下,土壤中的许多矿物元素,被氧化成高价态,这些氧化态的元素,需要通过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水稻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才能络合。而且在苗床培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若微量元素吸收不够充足,则会导致叶片叶绿素形成受到影响,进而产生黄(白)化病。   4.2   防治措施
  对于黄(白)化病的防治来讲,需加强对土壤培肥的重视,并通过施加充分腐熟有机肥及应用磷肥可实现有效防控。而且针对中性及偏酸性区域,应该合理运用稀硫酸并将pH值控制在4.5~6.0,可有效防治黄(白)化病。与此同时,在进行药剂防治的过程中,可以选择运用0.2%FeSO4,进而发挥一定的效果。
  5   青枯死苗
  5.1   症状及发病条件
  青枯死苗主要是水稻苗在初期有枯萎的情况,若没有得到及时控制与治疗,则会有死苗。对于发病条件,主要是受苗床板结、耕作层浅薄等情况的影响,再加上土壤蓄水性能较差,导致水稻旱育秧苗无法吸收充足的水分,进而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若受高温气候的影响,则会出现青枯死苗。与此同时,秧苗周围空气湿度大幅度降低,叶面蒸腾速度加快,导致水稻根部水分供不应求,进而出现枯萎及死苗。除此之外,若培肥条件不佳,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培肥处理,同样会产生青枯死苗的现象。所以,在实际防治的过程中,应对青枯死苗的主要原因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合理优化防治措施[1]。
  5.2   防治措施
  对于青枯死苗防治,其主要受空气湿度、水分不充足等因素影响。工作人员应该加强重视,并全面分析防控现状,进而制订针对性防控方案。首先,保证苗床松软且具有透水、透气性,等到秧苗现绿时应合理地进行通风管理,在晴天可以保持揭膜3~5 d,同时应合理浇水。其次,根据幼苗长势强弱的情况适当进行施肥处理,这样有助于优化防治方案,减少病害的产生,为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帮助[2]。
  6   黄梢僵苗病
  6.1   症状及发病条件
  黄梢僵苗病主要受苗床干旱或培肥管理不当所影响,在发生病害时,秧苗老叶叶尖变黄,并逐渐向叶基扩展,新叶出生缓慢,颜色处于正常状态,但秧苗僵而不发,严重时会出现死苗。发病条件主要是受干旱气候的影响,导致水稻吸收水分不充足,在时间的推动下病情逐渐恶化[3]。
  6.2   防治措施
  黄梢僵苗病的防治主要是保证水稻水分充足,并定期进行培肥管理,若发现水稻出现此种病害,则应及时进行浇水,通过苗床补气的方式调节水气,进而实现对病情的缓解,避免病情严重而影响整体防治效果。总的来讲,无论针对哪种病害防治,都应该掌握病害的发病条件,这样有助于制订针对性防控方案,减少病害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水稻早育秧苗的效果,遵循水稻种植原则,创新传统病害防控措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7   结束语
  我国作为水稻种植大国,其种植面积在不断增加,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国农业经济水平。水稻旱育秧苗期种植技术可以展现其省时省力的优势,近些年得到各个区域水稻种植户的认可。但是在运用种植方式的过程中,带来一定机遇的同时,掺杂着多种影响,会受多种病害的影响,难以保证水稻质量。因此,為减少病害的影响,应针对比较常见的病害展开分析,制订针对性防治对策,将水稻旱育秧苗的效果充分展现。
  参考文献:
  [ 1 ] 张凌枫.水稻旱育秧苗期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8 (5):39.
  [ 2 ] 王清勇.水稻旱育秧苗期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8 (14):140.
  [ 3 ] 王飞扬,勾丽云,闫洪敏,等.水稻旱育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19(24):19.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绿肥还田腐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阴离子对土壤中难溶性磷素的活化效果,以深化理解绿肥作物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机理。【方法】供试6种绿肥作物为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肥田萝卜(Raphanus sativus var. Longipinnatus)、二月兰(Orychophragmus violaceus)、双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
摘 要:保护地种植羊角甜瓜,小雪节气育苗,大寒节气前移栽,采用嫁接育苗、立架栽培、整枝拿杈、科学施肥浇水、授粉坐果、选瓜留瓜等技术措施。果实4月上中旬成熟,产甜瓜3 500 kg/667 m2,售价8~12元/kg,收入2.8万~4.2万元/667 m2。论述了苗床准备、种子预处理、培育壮苗、肥水管理、定植前准备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良种良法配套、丰产、稳产的栽培管理技术。  关键词:羊角蜜
摘 要: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就要认识到林业工程建设和保护的重要性。由于森林生长具有周期性,容易受到栽培技术、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病虫害。一旦暴发病虫害,轻则制约林木正常生长,重则造成森林资源大面积死亡,不利于发挥林业工程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于此,将结合林业生态建设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引发病虫害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
摘 要:人们保护环境意识不断提升,我国林业建设进程迅速加快,人工林建设面积越来越大,林木质量越来越高。但是森林病虫害容易对林业工作造成影响,发生森林病虫害,降低林木成活率,使林木不能正常生长。基于此,主要从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现状、森林病虫害的生态治疗技术以及森林病虫害的其他防治措施这3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现状;生态治疗技术  文章编号:1005-
摘 要:林业资源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林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长时间的经济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我国目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相关部门加强林业资源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工程,不断提高我国森林资源面积和覆盖率,在新时代背景下应用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了对林业资源的有效管理。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离不开科学技术的
摘 要:玉米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与传统小麦和水稻等粮食作物相比,其适应性较强,对环境和种植区域土壤要求不高,在世界各地均有较为广泛的种植。其经济价值较高,不仅可作为粮食作物,更是养殖业饲料的来源,且药用价值较高,开发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玉米在种植时对环境要求不高,但在其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病虫害侵袭,会导致玉米减产及品质下降,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玉米
摘 要:鉴于黄河三角洲区域盐碱地较多,适宜种植的植物较少,而棉花耐瘠薄、耐盐碱,较为适合本区域种植。棉花的生育期较长,病虫害发生较多,为适应绿色高质高效的农业生产新形势,以达到减肥减药、环保生态的目的,阐述了黄河口区域雨季棉田管理技术,为本区域棉花生产管理、节本增效、绿色防控等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棉田;病虫害;防治措施;管理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80
摘 要:自然生态环境中富含丰富的有机物,生物有机肥将其作为载体,增加无机元素,并通过微生物改变土壤结构,可改变农作物吸收和释放元素的功能。为了更好地研究生物有机肥在烟草生产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有机肥的作用,分析了生物有机肥在烤烟上的应用,由此推动生物有机肥向微生物复合有机肥、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综合有机肥、专用有机肥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烟草生产;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摘 要:龙岩市永定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果实蝇是亚热带地区瓜果类蔬菜以及果树常见的害虫,在国内外均有分布。其中果实蝇寄生的植物比较多,主要有瓜果、蔬菜等。介绍了果实蝇的发生特点以及综合防治技术,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果实蝇;发生特点;综合防治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86-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436 文献标志码:B  果实蝇属于双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保护环境,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依托,森林资源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当前,病虫害仍是威胁森林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保护环境的视角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也开始朝着绿色化、无公害化方向发展,摒弃传统的防治方法。基于此,分析了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情况,提出了几点防治对策,以期能与从业者互相交流。  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1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