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膝关节,人生“走”得更好

来源 :分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很多人三四十岁时就会出现膝关节问题。世界卫生组织统计,骨性关节炎在女性患病率中占第四位,在男性患病率中占第八位。这表明男女在膝关节健康上差别很大。
  女性产后一段时间会出现膝关节没力、怕冷、酸痛等症状,一般一年或几个月就可以恢复。而如果产后调养不好,膝盖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其次,女性在30岁,骨龄通过峰值后,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会出现髌前痛(膝关节前面疼痛),上下楼、下蹲时有疼痛感。
  第三个阶段,女性50岁左右停经时,更年期会出现一轮严重的骨流失。如果这时候调养得比较好,那么70岁就不成问题。
  70岁,是女性的第二轮骨流失。如果这轮照顾不好,不但膝关节会出现问题,还会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或者膝关节出现明显的退变。
  膝关节作为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走路、跑步、爬楼梯等日常行为都可能加重它的损耗程度,加速膝关节的退化。正常人的膝关节平均可承重35公斤,在不同姿势下,膝关节的负重情况也会发生变化。
  不同姿势下膝盖的负重情况:
  平躺:几乎是0;
  步行:1~2倍;
  上台阶:3~4 倍;
  跑步:4 倍;
  打球:6倍;
  下蹲:8倍。
  膝关节“一生”四种痛
  由于人类直立行走,在二十多岁时,重力就可能使膝关节的软骨发生退化。而这种退化是不可避免的,膝关节的“一生”要经历 4 个阶段∶
  18岁以前:生长之痛
  18 岁之前是膝关节的成长期,这一阶段的疼痛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骨骼发育带来的生长痛,二是活动量过大引起的关节损伤。
  18-30岁:过度运动之痛
  这个时期的膝关节处于黄金期,自我修复能力较强。
  但很多人一运动起来经常不知疲倦,对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认识不足,容易提前消耗关节,从而出现跑步膝、半月板损伤等病症。
  30-45岁:磨损之痛
  膝关节软骨此时会产生早期轻度磨损,酸痛的频率增加,膝关节步入脆弱期。
  比如软骨磨损,会影响膝关节活动,磨下来的碎屑还可能刺激膝关节周围结构;常穿高跟鞋的女性膝关节也往往更容易受伤。
  45岁以后:不良刺激之痛
  假设每天走 1 万步,45 岁以后的膝关节大约要经历 1 亿次以上的机械磨损。
  这一时期,骨质开始逐渐流失,膝关节的坚固程度随之下降,稍微受到不良刺激,就可能产生滑膜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一系列病症。
  膝关节要“省着用”
  膝关节的损耗不可逆转,不要等感到疼痛了才后悔没早点保护它。
  饮食篇
  1. 控制饭量
  建议日常低油、低脂、低热量饮食,多吃水果蔬菜,并控制好主食的摄入量。
  2. 多吃含钙多的食物
  补钙可以有效地保护膝关节,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奶制品(如鲜奶、酸奶、奶酪)、豆制品(如豆浆、豆粉、豆腐、腐竹等)、蔬菜(如胡萝卜、小白菜、小油菜)及紫菜、海带、虾、鱼等海产品,同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吸收。
  3. 控制饮酒
  保持低盐低糖饮食、少喝酒,并注意监测尿酸指标,谨防痛风的发生。该病对关节伤害很大。
  运动篇
  1. 运动量力而行
  很多膝关节损伤是因运动不当造成的,最好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运动,做好热身活动,适量活动、拉伸。若是做剧烈运动,热身时间不要少于10 分钟。
  2. 游泳、脚踏车保护膝盖
  快走、慢走、朝前走、倒退走交替进行,和室内脚踏车、游泳、高抬腿等运动的多元组合,是保护膝盖最好的运动方式,它们对膝盖的损伤更低。
  3. 每天抬腿能护膝
  平时可以多做抬腿的动作,来增强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和大腿后侧的股二头肌的力量,从而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减缓关节的磨损。
  起居篇
  1. 减少蹲和跪
  别蹲着做家务或跪着擦地板,喜欢打太极拳的老人,也不要勉强蹲得太低,站着打高位太极就好。在站起和坐下时,注意先让膝关节轻微适当地反复弯曲几下,然后站起或坐下,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2. 备一副护膝
  戴一个保暖型护膝,是老人保护膝关节的一个简便有效的措施。需要提醒的是可以帮助腿部用力的运动护膝,最好只在运动时佩戴,平时不要戴,以免膝关节对它产生依赖,变得越来越脆弱。
  3. 鞋底别太薄
  运动时最好穿舒适、有弹力的运动鞋,以减少膝关节压力。日常生活中,鞋跟以2~3 厘米为宜,鞋底不宜太薄,否则会给膝盖带来不利影响。
  几种特殊情景中的膝关节使用说明
  上台阶
  脚跟先着地,后腿要伸直,上半身(脊背)往前挺,前脚后跟的位置应该正好与腰部处于同一条垂直线上。然后保持胸部朝前挺的姿势,后脚离地,身体继续往前移。接下来另—只脚也是同样的。注意整个过程始终要记得保持腰背挺直。
  纠错1.切勿只把上半身往前压,例如把脸投到前面,臀部却留在后头。倘若身体往前倾,体重就会全部压在前脚掌上,长期下来容易造成脊柱弯曲;2.切勿将上半身往后靠或是弯腰驼背,这样使身体重心全部压在脚跟上,导致脚掌受力不均,易引起足底浮肿。
  下台阶
  脚尖先着地,上半身随之挺向前方,同时保持脚尖与胸部处于同一条垂直线上。待前脚脚跟着地后,后脚脚跟抬离地面,准备迈出。接下来另一只脚也是同样的。注意整个过程中,身体要有意识地朝前挺。
  纠错:1.不能脚跟先着地。下台阶时,如果脚跟先着地,身体就会前傾,这样给膝盖造成过度负担,容易造成膝关节疼痛;2.不能弯腰驼背。下台阶如果脊背弯曲,身体平衡性就不好,会增加摔跤风险。因此,下台阶要注意臀部发力,稳住下肢。
  进行上下台阶锻炼时,台阶高度不宜过高,一般在30~35厘米为宜;宽度不宜过窄,起码能放下半个足底的面积;台阶面不宜过滑,最好不要在大理石面的台阶上进行锻炼;每天锻炼次数不宜过多,以10个台阶以内的1~2组的上下活动为宜,并且最好隔天练习。老年人应选择—个稍微矮一点的台阶(25厘米左右),反复上下活动,做3~5组,每组5~10次,组间休息30秒。
  下蹲
  下蹲时,如膝盖超过脚尖,会给膝盖带来较大压力,但膝不过脚尖的下蹲姿势并不容易做到,特别是全蹲时。此时,背靠墙蹲就成为最佳选择,可对身体起到保护作用。
  正确姿势:头背部贴墙,下蹲,保持小腿与墙平行,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自行选择身体下蹲程度,当大腿与地面保持平行时即可充分锻炼大腿力量。该运动不限于30秒,可根据自身膝关节承受强度和身体状况调节下蹲时间。
  最后需提醒的是,爬山、上下台阶锻炼时,应穿运动鞋和稍微厚一点的袜子,以免磨损脚部。
  跳绳
  跳绳对提高协调功能,增强小腿、核心肌肉群和踝关节的力量,改善姿势和增强心血管耐力都有很好的作用。但以下5种常见的错误跳法,可能对膝关节造成伤害。1.跳得过高冲力大:跳绳高度以3~5厘米为宜。2.受力不均伤关节:建议初学者并脚跳,熟练后再尝试花式跳法。3.双腿过直伤膝盖:跳绳时应保持膝关节的自然弯曲,不必刻意绷直。4.驼背探头易拉伤:长时间驼背探头会加重身体的紧张程度,长此以往易导致拉伤、扭伤或形态变丑等问题。5.急于求成最伤身:盲目加大运动量和时间,会导致腿部关节长时间受力,易受伤。
其他文献
父爱不像母爱那么细致而周到,也不像母爱那么灵巧和外露,但那些笨拙的父爱却带给我们最深的感动。  我想起我的父亲。那年我上寄宿中学,每周回家一次,每次返校前我都要从家里带一兜馒头。以往都是母亲把馒头蒸好,再给我装上一罐头瓶鱼咸菜,这样就能保证我一周可以吃得饱了。那次我回家,赶上母亲有事回娘家。父亲说:“放心吧,这次我蒸馒头,保证蒸好。”父亲虽然会做饭,但厨艺不精,擀面条还可以应付,蒸馒头这样的“大工
期刊
一名是江苏扬州的援鄂护士张敏,一名是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援鄂护士李梦鸽,因为共同的抗疫愿望,他们一起在武汉东西湖方舱医院投入全身心力量,并在安置医护人员的酒店中相遇。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张敏一见钟情,她不顾横亘他们之间4000公里的距离,远赴克拉玛依,勇敢追爱,终于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一时被人们传为佳话。  只因为多看他一眼  2020年1月底,随着新冠疫情暴发,天天盯着《新闻联播》的张
期刊
回顾2020这极不平凡的一年,对我来说,有两件大事值得庆贺:一是我这个从事多年中学支部干事工作的基层干部,除教学工作外,将党、工、医、卫、人、财、劳、退等多项工作集于一身,虽说头绪庞杂,任务繁重,可我不叫苦,不畏难,把各项工作安排得有条有理,赢得学校领导和全校教职员工的一致好评,让我深感欣慰。二是从小体弱多病的儿子逐步战胜各种病痛,健康成长,无论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担任网课小组长,还是代表班级和学校参
期刊
1  结婚十周年那天是个周五,周颖特意请了半天假,到超市买了满满一购物车的菜。两个锅一起上了灶,她一边煎炒烹炸炖,一边瞟着时间,心里逐渐紧张起来。  七点过十分,门口终于有了动静,她拿着铲子就跑了过去。李文东开门进来,她往他身后看了两眼,“人呢?”  李文东低头换鞋,“我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不合适,而且,结婚纪念日这种私事,咱自己庆祝一下就行了。”  周颖一听就火了,她把铲子往地上一扔,进了卧室,使
期刊
一  国庆,我们一家三口开上新买的小轿车回娘家度假。刚到院子外,就听见一片欢声笑语。舅舅、姑姑、姨姨等十多人正热火朝天地闲聊。因为父母刚刚搬进这幢小院别墅,又恰逢长假,特请了亲戚们来热闹热闹。  我们的车刚在院子里停稳,亲戚们就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大姑说:“小朱啊,你娶了我们家的小丽,真是有福!这才买了房子,又买了新车。”二姑妈接着话题:“可不是嘛?全都依仗岳父岳母的大力赞助!有多少80
期刊
是你弟,不是我弟  程狄在家门口放下行李箱,从包包里拿出鑰匙熟练地开门。防盗门被打开的瞬间,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餐桌旁的椅子上坐着个背影有些熟悉的年轻男人,正闷头对付面前的一大碗西红柿鸡蛋面。  虽然那人背对着程狄,但程狄还是一眼就认出,那是老公黄铭的弟弟黄志。  面对着眼前这个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程狄的心情立马变得阴暗下来。黄铭也太过分了!招呼都不打一声就把双眼看不见东西的弟弟从老家接了过
期刊
1  我和老公刘洋在县城里开了一家土菜馆,平日里就是老公主厨,我打下手,日子也还过得去。生完女儿丫丫后,我去饭店给老公帮忙,母亲自告奋勇来帮我照顾孩子,丫丫长到六岁之前,我基本没操过什么心。  丫丫六岁那年,弟弟陈亮结了婚,弟媳吴娟紧接着怀了孕。弟弟一直嚷嚷着让母亲回去照顾吴娟,母亲也是连连应着,然而母亲没等到回去,就突然在我家脑出血而亡。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弟弟红着眼眶骂我,说是我害死了母亲,
期刊
1  我家姊妹两个,均已嫁人。我从高中时期就喊父亲“老史同志”,他说这样喊他他觉得自己年轻很多。于是一喊就喊了二十来年了。父亲老史同志今年六十岁整,之前一直在机械厂做技术工,本来已经退休的他,又去了机械加工厂干活去了。  我得知他上班后,问他:“老史,你是不是缺钱了。我给你转两千块钱。你拿去用就可以,以后每个月给你两千。我知道你的退休工资被我妈没收了,这个钱就是你的零用钱,足够你花了。你别去上班了
期刊
1  上午,阳光暖暖地洒下来,透过窗户照进屋里,小小的客厅也变得明亮起来。  刘晓燕从一个大袋子里掏出一条小孩的裙子,说:“这是我婆婆去香港的时候买的,好几百块钱呢,恬恬只穿过两三次,看起来跟新的差不多。”  不等一旁的许美凤回答,刘晓燕又拿出一件外套,说:“看这件,安奈儿的,买的时候也挺贵。”  “还有这个毛衣,戴维贝拉的,刚买回来恬恬可喜欢了,不过她也没穿几次。”刘晓燕说得很起劲,许美凤只是看
期刊
一  战友的妹妹小霞,出生的那年,她的父亲已经42岁。尽管彼时上边已经有一个10岁的哥哥(我战友),但中年又得小棉袄的欣喜还是立马就让哥哥在这个家里已然把持了整整10年的娇宠宝座惨遭易主。  从小到大,小霞绝对都是父亲眼里的小公主,不管她如何骄横跋扈,反正从来没给过她一次黑脸儿。直到22岁那年夏天,她第一次把秘密交往了一年多的男友带到家里后,父女间的关系从此便急转直下。  原因很简单,就是父亲反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