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靠什么体现学校的办学实力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mi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什么去证明一所学校的办学实力?估计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都认为靠升学率,而且是靠名牌大学的升学率,甚至是清华、北大的升学率!
  因为莘莘学子及其家长都将清华、北大视为“梦中情人”,社会舆论也都将考取清华、北大看作中学教育成功的标志,我们有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用考取清华、北大的学生数来衡量一所中学的教育质量,评价其办学水平。在如此大气候下,瞄准清华、北大便成了不少中学矢志不渝的办学方向。不少学校出台政策,对考取清华、北大的考生给予经济上的重奖,少则数千,多则几万。
  其实,清华、北大一年也就招收数千名学生,分配到各省市区,名额多则上百,少则几十,这对各省市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的庞大考生群体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可遇而不可求。没有超一流的实力,谁也不敢轻言成功。为了这寥寥数朵“名花”能“花落自家”,许多学校首先便在抢占优质生源上下功夫,有的甚至到了不惜血本的地步。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些重点中学,率先推出了“省招班”的形式,以免费入学、提供奖学金、资助生活费等优惠条件争抢外地生源,一些经济落后地区的优秀生源几乎被其一网打尽。为了留住这些“名校坯子”,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学只得推出“说服为主,重金留人”的策略,这就使得不少中考冒尖的学生成为待价而沽的角色。在一些学校里,已经录取注册了的学生都可能被其他中学“策反”而随时蒸发。这给中学学籍管理造成了极大混乱。
  这种瞄准清华、北大的育人模式,使得绝大多数重点中学都将“拔尖”与“提优”当作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举措之一便是划分“强化班”与“普通班”,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优质教育资源都施加在了那些“可塑之材”上。其结果便是优等生不堪重负,营养过剩;后进生营养不良,嗷嗷待哺。学生两极分化便成了这类学校的通病。
  随着招生制度的改革,保送生和自主招生考試成了通向清华、北大的一条捷径。于是,争取自主招生指标便成了各重点中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力强的可以通过各种竞赛、表彰、创造发明抢得先机,实力弱的则通过各种渠道打通关节,以便起到出奇制胜之效。
  其实,最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最适合于自己发展的道路。考学校也是如此,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眼睛只盯着清华、北大,其实是将我们的教育逼上绝路。笔者所在城市2007年和2008年的高考状元被京城一所顶尖大学录取之后,先后休学回家,原因是他俩进入大学后成绩难以再在班级“数一数二”而患上了抑郁症。时时处处追求“顶尖”,最后却落得精神抑郁,应该说是一种人生的悲哀。诚然,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眼下一些中学的育人模式和评价体系肯定脱不了干系。◆(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青少年需要有功能良好的沟通模式和行之有效的学习体验,而团体辅导对青少年的人生发展与社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罗杰斯认为,团体可以为参与者提
期刊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教育“三大战略任务”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稳步进入大众化的三大跨越。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由2000年的99%提高到2009年的99.9%,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由94%提高到97.8
期刊
这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也是跨入2011年的第一个全省性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究和科学谋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大力推动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为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更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一、必须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
期刊
新年伊始,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教育工作会议。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全省教育工作会议,是在教育改革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背景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时间虽短,但规格高、规模大,主题鲜明,准备充分,内容丰富,氛围浓厚,成效很大。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凝聚了共识,统一了思想。大家一致认为,这次会议是在我省全面落实科教兴赣和人才强省战略、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关键时
期刊
2010年10月下旬,泰和县教育局组成全县师德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赴全县中小学校巡回演讲,长年坚守在山区教学点上默默奉献的戴长春老师,作为报告团的4名成员之一,先后到螺溪、禾市、苑前、万合等乡镇作事迹报告。他扎根山区、奉献青春的真实故事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听报告的人,每到一处,他的报告不时激起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长期工作在农村学校的老教师,听了戴长春的事迹之后,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感叹道:“以前总以为自己
期刊
(记者 吕江虹、黄婉琼)6月底,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全省教师和大学生中组织开展的“生态江西、绿色崛起——鄱阳湖生态文明教育”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圆满结束。经过评选,共有41个单位获得知识竞赛团体奖和组织奖,970名师生获先进个人奖,并有634篇征文获奖。  本次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省委教育工委宣传部、江西教育期刊社承办。开展此次活动,其目的是让“生态立省、绿色崛起
期刊
暑假来临,让我们可以暂时走出考试、政策、教学、改革的话题,本期我们一同走进一些国家学生的课余生活。尽管各国情况不同,同时有些活动也并不一定在暑假进行,但仍希望可以为丰富我国学生的暑期生活带来一些启发。  ——编 者  俄罗斯教育科学部提出,“2012年以前,应为每个学生提供不少于每周2小时的免费补充教育;到2020年,免费补充教育的时间应达到每人每周6小时”。俄罗斯儿童接受补充教育。  会一门艺术
期刊
东华理工大学积极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自选特色活动    东华理工大学在认真完成学习实践活动“规定动作”的同时,学校还结合师生员工关心的问题切实开展“自选动作”。学校贯彻省委教育工委开展“创新发展年”活动精神,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建设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学生工作,构建优良学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活动主要分为四大内容、十大工
期刊
2010年11月17日,由宜春市政府召开的“宜春市推进素质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宜春市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市长龚建华,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杨建国,副市长舒建勋,市政协副主席徐汉芝等市领导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省教育厅副厅长郭奕珊率厅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大会。各县(市、区)均由县(市、区)委常委、宣传部长以及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带队参加会议,召开这么高规格的教育工作会议在宜春市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其间
期刊
踏上工作岗位那年,我19岁,热情高涨得如盛夏的太阳。  好多同学找关系走后门,希望能分配到县城小学或离县城较近的地方,一是工资待遇高,二来好找对象。令大家不解的是,家住城郊、“关系”也不错的我却心甘情愿来到最偏远的山区做了个山村女教师。也许,在别人眼里我很傻,但我却自得其乐。  在我毕业前实习过的那所小学有个全国特级女教师,50来岁,长相很像《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慈祥中不乏威严,很令我们这些晚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