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蓬莱—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

来源 :友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s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1日至24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山东省人民政府和瑞士施泰因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1蓬莱—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在蓬莱市举行。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名青年精英、著名专家学者及大型企业、组织负责人,以“搭建桥梁、共创和谐”为主题,就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同时建立友谊、增进相互了解,分享己所已知,学习己所未知。
   “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源于瑞士莱茵河畔的小石城。“未来之星”是小石城研讨会英文缩写(stars)的意译,非常符合研讨会的宗旨,即青年精英的聚会。小石城,即施泰因,是瑞士莱茵河畔毗邻德国的一个小镇,宁静而美丽。研讨会由施泰因基金会于2008年秋创办,至今已在瑞士举办3届,吸引了几十个国家不同领域青年领袖人物的参与。“2011蓬莱-未来之星”研讨会是“未来之星”首次走出瑞士,在中国山东境内的蓬莱举办。
   本届研讨会形式灵活多样,除专家在大会上演讲,还采取了小组专题讨论、互动问答、实地参观考察等形式。研讨会全程使用英语交流,所有与会者积极参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研讨会所设议题极为丰富,涵盖面极为广泛,既有“能源危机”、“环境危机”、“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等热点话题,又有“科技、政治可持续性”、“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前沿话题。演讲者均为国内外各领域顶尖专家,如全国政协前副主席、能源专家徐匡迪,瑞士前联邦主席、经济、金融专家汉斯·鲁道夫·梅尔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山东省副省长才利民,国际原子能机构中国中心副主任、核能专家徐玉明教授,中国国家纳米科学技术中心主任王琛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问题专家孙哲教授,西部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远东,瑞士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海因里希·罗雷尔,瑞士施泰因基金会主席托尼·绍宁伯格,美国麦克尔斯公司执行副总裁朱为众等。
   李小林副会长在5月21日开幕式致词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于中国。中国正经历着经济、社会等各领域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在帮助世界走出金融危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国与世界已建立了各种合作机制,在经济、科技、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未来之星”国际研讨会,为中外优秀青年领袖共同交流、加强合作创建了一个新的平台。
   才利民副省长表示,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当代青年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本届研讨会为各国青年和各界专家学者搭建一个探讨问题、增进了解、扩大合作的有效平台,也为山东青年走向世界、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创造了新的机遇。
   托尼·绍宁伯格主席说,21世纪,世界面临着资源短缺、气候变化、地缘政治、就业形势、贫富差距、技术革命、经济和金融危机等各种挑战。这些挑战将使商界、企业和组织重新考虑经营理念和运作模式。这次研讨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各国青年集聚一堂,互相讨论、彼此学习,为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而努力。
   在此后的主旨演讲中,各位专家对各自议题予以深入浅出而又发人深省的论述。
   汉斯·鲁道夫·梅尔茨围绕政治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发表评论说,世界未来发展是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建立起各种沟通协调合作机制,取决于各经济体之间、国家之间能否在经济和政治方面搭建起桥梁,共同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国际化的变革。徐匡迪副主席就能源危机问题作主题报告。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面临着能耗增加、环境恶化等问题,当前中国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节能减排。他结合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介绍了我国在此之后采取的应对措施和我国新能源建设情况。徐玉明主任介绍了中国能源发展状况。他说,从中国已建成的核电站来看,对周围环境的废料排放保持着低水平。核电的电价较低,核电厂的效益较好,是当地电力供应的重要支柱。他指出,我国需要构建一个稳定、经济、清洁、安全的能源供应体系,要以科学、绿色、低碳的能源理念来进一步发展核电。要满足低碳、绿色的能源要求,就必须发展我们的核能。
   朱为众副总裁通过实际案例解析了全球经济失衡在贸易方面的表现;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鄂云龙教授深入讲解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就业及社会稳定的影响;海因里希·罗雷尔、王琛教授共同探讨了纳米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及中国科技的潜能问题;孙哲教授、陈远东董事长深刻分析和论述了中美关系及政治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性。中外代表围绕“新兴风险”、“全球经济转型”、“科技、政治的可持续性”等议题展开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互动交流中,嘉宾从专业角度巧妙解答代表提出的各类问题,赢得与会人员的充分认可。
   5月24日,为期4天的研讨会圆满落幕。与会人员带着对各项议题的更深刻认知和应对措施的更好掌控离开了研讨会。对于多数首次访华的国际嘉宾来讲,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以及研讨会所折射出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改变了他们对中国的片面认识。许多人表示此次中国之行让他们看到了当今真正的中国,了解了真正的中国人民。他们受益匪浅,希望今后有机会继续深入了解中国。
   “2011蓬莱-未來之星”国际研讨会的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其影响力是深远的。它为各国青年领导人架起了增进了解,促进友谊,丰富知识,加强合作的桥梁。相信每位与会代表和有幸参与其中的人士都会享受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收获。“未来之星”研讨会也终将如小石城的彩色壁画和浮雕一样让人难以割舍,如人间仙境蓬莱的海浪般敲打着每个参会代表的心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