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装饰绘画与工艺美术造型制作的比较研究

来源 :艺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yuan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高寒带、高纬度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处于资源丰富的山林和江河区域,形成以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又地处中俄经贸合作和沿边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少数民族绘画和工艺美术的样式丰富,材质和制作方法都不尽相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艺术特征。通过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和工艺美术的比较研究,分析他们的共性与差异,探究其艺术特色。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 少数民族 传统绘画 工艺美术
   黑龙江在《辽史》中首次使用“黑龙江”这一名词,在中国仅次于长江、黄河,为第三大河流。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等。在国内,黑龙江流域的范围在黑龙江流经的地区,以及其支流如松花江、乌苏里江等流经的地区,北至外兴安岭,南至长白山天池,东至鄂霍茨克海的鞑靼海峡,西至内蒙古的东部,在其范围内的少数民族地区都是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范围。
   黑龙江流域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如靺鞨、女真、契丹、室韦、鲜卑等,在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了灿烂的黑龙江流域文化,通过考古挖掘出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时至今日,从古代少数民族继承下来的传统装饰绘画和工艺美术制作工艺依然让世人惊叹。但由于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人口稀少,地处边远,加之现代经济和文化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的艺术趋于湮灭。为拯救和保护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传统艺术,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整理,挖掘它们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一、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美术
   黑龙江流域地处寒带,在历史的漫长变迁中,居住在其中的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46个少数民族形成了粗犷、豪放、阳刚、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由于他们经常处于白山黑水的森林中,形成独具特色的渔猎文化,利用自然界的原材料,形成兽皮艺术、鱼皮艺术、白桦艺术、刺绣艺术等艺术特征和工艺产品。现介绍主要的几种少数民族装饰艺术。
   1.鄂温克族的装饰绘画艺术
   鄂温克字面的含义是“住在大山林的人们”,说明鄂温克民族是生活在山林中的民族,世代以狩猎为业,是我国境内唯一保留着驯鹿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的传统手工艺有刺绣、雕刻、剪纸、桦皮工艺等。喜欢用兽皮做服饰,并将各种形态的鹿角纹、植物紋、云彩纹及几何纹等装饰在皮制品上。鄂温克族的日常生活用品、服饰等很多制品是用桦皮制作的,形成了“桦皮文化”,在桦皮上使用雕刻、压印、绘画、拼贴等手工艺,图样有花草、树木、山峰、虫鱼等模仿自然的构图。
   2.赫哲族的装饰绘画艺术
   赫哲族世居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所构成的三江流域,生产生活主要以渔猎为主,也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曾以渔业为主的民族。
   赫哲族的装饰艺术历史悠久,主要是鱼皮艺术和桦树皮艺术两大类。其中鱼皮工艺品制作工艺已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手工缝制、粘贴、刻剪、镶嵌为主的方式制作,画面质朴、自然、美观。种类主要有鱼皮画、鱼皮包、鱼皮刀鞘、鱼皮小挂件等;桦树皮手工艺品形式多样,主要有船、针线盒、小箱子、笔筒、摇篮和小鱼篓等。制作工艺不用线缝,而用刻扣咬合,严密牢靠,精巧细致。图案有云卷、蝴蝶、花草、鹿、猎犬等。器皿主体为金色,上贴白色纹样。
   赫哲族绘画的艺术形式主要有服饰纹样绘画、桦皮器皿纹饰绘画、风俗画等。服饰纹样主要有兽形纹样、漩涡纹样、菱形纹样、螺旋形纹样,其中螺旋形纹样比较常见,主要在衣袍的前襟、胸襟和后身处用于装饰。在桦树皮器皿上,也会有比较近似的纹饰和图案。总体上说这些纹饰和图案造型比较别致,构图大气,色彩明艳,极具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
   3.鄂伦春族的装饰绘画艺术
   鄂伦春族的人口在我国东北少数民族中是较少的,鄂伦春的寓意为“打鹿人”,主要居住在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使用鄂伦春语。
   鄂伦春的艺术有刺绣、剪皮和雕刻等,主要材料为兽皮和桦树皮。其中剪皮是鄂伦春的独特艺术样式,主要使用兽皮和桦树皮裁剪成人物和动物形象、神话传说、装饰纹样等,制作少儿玩具、服装、生活用品等的装饰。鄂伦春的雕刻分浮雕和圆雕两种,其中浮雕主要用于桦树皮用品上,制作圆雕主要是对兽骨和木材进行立体雕刻,这种雕刻主要使用回纹、云纹、几何纹、环带纹、波浪纹、十字纹和团花等进行装饰。
   4.达斡尔族的装饰艺术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
   达斡尔族的艺术有剪纸、纸偶、刺绣、皮毛工艺、桦树皮等手工艺。其中剪纸艺术源于早期的剪皮花、剪桦树皮等艺术形式,剪纸艺术品用于服饰刺绣补花的底样、服饰的图案装饰,及建筑、家具、生活用品的纹饰等。剪纸的纹样多为云卷纹、花草纹,及鹿、蝴蝶、蜻蜓等动物纹样,讲究剪纸图样的变化,风格多样。桦树皮器物的装饰也是达斡尔族的重要手工艺术品,桦树皮器物的装饰手法多样,有镂刻装饰、剔刻装饰、彩绘装饰、打压纹饰等,图案以二方连续花草纹或几何纹为主,也有汉文、满文中的福、禄、寿为装饰,这是达斡尔族特有的装饰风格。
   二、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绘画和工艺美术的比较
   1.少数民族绘画和工艺美术的共同特征
   (1)宗教文化影响深厚
   在宗教文化方面,黑龙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大多数是信奉萨满教的,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独特的萨满文化。萨满一词是女真语,意为巫师。萨满信仰是以崇拜大自然、崇拜图腾和崇拜祖先为主,这是赫哲族先民传承下来的精神寄托和精神追求,体现出很多纹饰图样不仅仅满足装饰绘画的需要,主要是体现赫哲族人们对美好生活得向往,消除一切灾祸,祈福幸福平安的善良而朴素的期望。
   萨满信仰背景下,对少数民族绘画和工艺美术影响最大的就是图腾,这是少数民族艺术创作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和表现题材。图腾是人们对自然崇拜的具象化,动物作为我国北方民族的主要生活来源,成为图腾的重要表现题材。很多动物,如狼、鹰、鹿等为北方多个民族所共同供奉,因此,不同的民族在图腾的表现上会有近似的形象。    图腾在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和工艺美术器物上的表现是非常多的,在岩画、壁画、青铜器、玉器等艺术品种以图腾的形式存在。在日常用品的纹饰中,也经常会出现动物、植物的纹样,也是图腾的一种形式。
   (2)原材料上有趋同性
   通过上面对黑龙江流域主要的少数民族艺术品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由于各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同一个气候、地理环境中,他们艺术表现的原材料基本是一致的,像兽皮、桦树皮等,都属于就地取材,只是在地理位置的差异上,例如有的民族靠近山林,有的民族靠近江河,在艺术品的取材上会有一些不同。
   在兽皮、桦树皮等艺术加工的原材料方面,各少数民族基本是一样的,这是因为黑龙江流域地处山林,野生动物繁多,桦树资源丰富,这就成为少数民族生活用品的来源,也成为艺术品的重要材料来源。
   (3)艺术传承单一
   由于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大多数只有本民族的语言,而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很多文化,包括绘画和手工艺技术,都是口口相传,无法大规模的传播。现在社会的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的进程不断加快,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也应受到高度重视,有很多世代流传的传统文化艺术地处深山老林,不为外人所知。另外,在全球经济化、观念趋同化的大背景下,不少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被遗忘,甚至有很多出现了失传或消亡。
   而且,外界发达文明的诱惑,使得很多本民族的人不再固守本土,抛弃了自己的文化,导致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出现断层。
   2.少数民族绘画和工艺美术的不同点
   虽然黑龙江流域的各少数民族生活环境比较接近,甚至是相互融合,在绘画和工艺美术方面,都有共同的特征。但各少数民族还是发展出自己艺术作品,独具特色。
   (1)各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
   鱼皮艺术是赫哲族特有的艺术。赫哲族是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中唯一的以渔业为主的民族,他们传承和发展了独特的鱼皮艺术,用鱼皮制作服饰,制作鱼皮画、鱼皮器物等工艺品。鱼皮制作的图案纹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变形图形,多使用云纹、水纹、鱼形纹、螺旋纹等。
   纸偶艺术是达斡尔族的特有艺术。达斡尔族的纸偶艺术是剪纸一种,属于立体剪纸艺术,纸偶在达斡尔语中称“哈尼卡”,意为“眼仁”,是一种儿童玩具。哈尼卡由剪纸的人物头形和圆锥形的人体组合而成,可以站立,高度从几厘米到二十几厘米。在纸偶的头面部和服饰上有多种变化和装饰,体现手工艺人的高超技艺。
   (2)艺术品表现形式上有不同特色
   ?譹?訛桦树皮艺术
   桦树皮制作生活用品、工艺品是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传统,我国考古发掘资料表明,黑龙江流域早在3000年前的原始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桦树皮文化艺术了。桦树皮艺术在黑龙江流域各少数民族均有体现。
   鄂伦春族的桦树皮艺术,主要采用点刺、压花、彩绘等形式,在器物上进行装饰,还用剪、刻等方式制作桦树皮画,是国家认定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鄂温克族的桦树皮艺术,以压划装饰法为主,在器物表面压划的方式作出装饰纹理,带有民族原始的装饰特色。
   达斡尔族的桦树皮艺术,创造出镂刻镶嵌的装饰法,桦树皮器皿的表面,按照已经剪好的纹样在桦树皮表面镂刻出来,剃掉不要的部分,就形成了剪纸效果的图案和纹样,以红色或蓝色的衬布来衬底就会突出主要纹理。
   ?譺?訛兽皮艺术
   黑龙江流域的少数民族,主要进行渔猎活动,兽皮是他们制作服饰和器物的主要来源。
   鄂伦春族的兽皮制品主要是狍子皮,制作服装、帽子、手套、靴子、皮包等服饰。图案上比较丰富,发展得比较成熟,用毛皮的拼接、刺绣、补绣等方式,纹样以云卷纹、植物纹、盘条纹、鹿角纹等为主。图案的表现形式以团花组合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为主,花纹丰富多变。
   鄂温克族的兽皮制品主要是马鹿皮,服装以彩色布条为装饰,在衣領、袖口、衣襟、下摆的边缘镶有一至两层红蓝色装饰。他们的纹饰以对称、均衡为主要形式,相对简单和质朴。纹饰主要以卷曲变形的鹿角纹、藤蔓纹、蝴蝶纹、星形纹为主,图案表现形式以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为主。
   达斡尔族很早就由游猎转成农耕的定居生活,兽皮制品比较少,而且很早就接受外来文化,在装饰图案中借鉴了很多其他民族的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在纹样中有寿字纹、卍字纹、寿桃纹、蝙蝠纹等,这是达斡尔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不同的地方。
   结语
   通过对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和工艺美术的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处在同一地域的少数民族,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共同的特点,彼此之间民族文化还有交融,这就使得他们在绘画艺术、工艺美术方面有很多共同的特征。但民族自身的特性,和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反映在民族美术上,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这些民族艺术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掘、保护和传承,这是我们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文辉,王岩,张俊超,韩东晨.达斡尔族生存发展中的数字文化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0(1).
  注:本文系2017年度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装饰绘画和工艺美术造型制作的比较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2017B031。
其他文献
网络课程有着传播快速、容易获取、易于使用、成本较低、跨地域跨国界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线上课程、电子教案等方式与传统课堂相结合来提供工业设计的专业能力培养,建设教
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密集的动力网络、四通八达的运输干线是现代城市繁荣的标志.也是现代城市十分脆弱的软肋:城市是人类文明结晶的集散地,又可能是很多灾难的发源地。突发性灾
本文报告20例显微外科手术切除矢状窦旁脑膜瘤,按Simpson切除分级标准:Ⅰ级切除14例,Ⅱ级切除6例,无手术死亡,12例经6个月—9年随访,无肿瘤复发,认为采用显微技术手术,视野解剖清楚,保
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简称洛佩斯)是20世纪后期西班牙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其绘画作品坚持对真实世界的纯粹领悟,同时追寻对艺术创作的个性表达。本文通
2007年7月11日-13日,湖北省当阳市遭受到1996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涝灾害。由于当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组织紧张有序,部署及时,措施得力,有效地将灾害损失控制在最小限度,做到了不
本文主要从"留白"的目的和价值来研究留白艺术在中西方版式设计的不同内涵,分析中西方艺术中留白的精髓所在,阐述留白在中西方艺术设计版面安排中重要地位和价值,并以茶仙卢
新年伊始,美国就频遭自然灾害的袭击。1月5日,暴风雪继续在美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州等地肆虐,并引发雪灾、暴雨和洪水。暴风雪导致多条高速公路被迫封闭;内华达州一条运河
1954年加利福尼亚大学Lawrence放射实验室创始用加速带电粒子作为能源用于定向放射外科。这项技术当初主要用来抑制垂体激素分泌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后来治疗的病种逐渐增多,如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雷加富近日披露,中国的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时的8.6%,增加到目前的18.21%,到2010年将提高到20%。目前,中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5300多万公顷,占世界人工林总面积的近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羌山雀舌茶(古羌茶技艺),通过新媒介下的APP界面设计对其进行视觉信息系统设计研究与开发:对"羌山雀舌茶"交互界面的信息架构、视觉设计和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