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挑战

来源 :女友·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aol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亚彬 Wang Yabin
  中国新生代青年舞蹈家。出生于198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硕士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数次荣获各类全国级舞蹈比赛最高奖,五次担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领舞。个人创立的舞蹈品牌专场《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已经连续演出四季,反响强烈。
  王亚彬的25岁
  到25岁时,我已经跳了将近二十年舞蹈,获过很多奖,演出机会也不少,那些东跑西跑到处演出的日子也一度让自己乐在其中,但随着年纪渐长,总觉得自己心里有一颗不安分的种子在蠢蠢欲动。舞蹈表演本身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我的“胃口”了,我很想释放。所以从那一年起,《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舞蹈专场第一季诞生了,一夜之间,我从什么都不用操心的演员成了什么都要操心的制作人,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接踵而至,那是一段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日子……
  也是在那一年,25岁的我又一次毕业了,这次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专业。整个春天我都沉浸在硕士毕业论文和毕业演出的准备、排练中,答辩完毕就马上进入《亚彬和她的朋友们》的排练,那一年的时间表,严丝合缝。不过,该遇见的人我还是没有错过。
  那天本来没什么特别的,晚上排练完回到家已经九点半了,我像往常一样打算洗洗睡了。忽然一个久未见面的朋友打来电话说她路过北京想约我一聚,而且第二天就走:“小耗子!快点来!”我只好随便套了一件宽大的男式衬衫,扣了顶鸭舌帽出了门。结果我在聚会上遇到他。那一整晚,他几乎没给其他人说话的机会,而我一向和陌生男人说话会很紧张,那天却有一种传说中的“我们就应该是一家子”的感觉。
  CUTE对话王亚彬 人越往前走,世界会越开阔
  CUTE:你曾说过你刚开始进入舞蹈学院附中时,身体条件并不是很好,年纪小,也不起眼,是什么让你获得了今天的成就呢?
  王亚彬:人在很小的时候,其实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你遇到谁,谁在为你领路很重要。考舞蹈学院附中的时候,我比其他人年纪都小,身体发育也一般,下身只比上身长8cm,可以说是勉强够得上附中的录取标准。我的优势在于对舞蹈的悟性比较好,但这些作为一个小孩子自己是意识不到的,只有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师才能发现你身上潜藏的能力,然后费尽心血去磨练你。此外,当然就是日复一日刻苦练习,其实经年累月的专业训练下来,很多人都能达到基本的专业水平线,这个时候,决定你的舞蹈能否从技巧上升到艺术层面的最后那一步就在舞台甚至是舞蹈之外了,就又回到前面讲的“悟性”。
  CUTE:二十几岁就将国内舞蹈界的最高奖全部收入囊中,还曾经五次担任春晚节目的领舞,你有过被名声所累的困扰吗?
  王亚彬: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水瓶座的原因,我的性格是一直比较理性,好像从小就是一个淡定的小孩,无论是学习还是练功,对我而言都是顺理成章应该认真完成的。不管刚刚获了什么荣誉,我的心态也最多就是觉得,哦,好吧,之前的努力有了回报,然后转天就该干吗干吗了。
  CUTE:跳舞23年,有没有特别疲惫甚至到厌倦的时候?
  王亚彬:疲惫是很常态的,但是我从没有对舞蹈绝望的那一刻。可能因为自己对于舞蹈实在太热爱吧,所以那些体力透支啊,为了塑造新形象要减肥啊,大夏天穿着减肥衣跑步啊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因为既然你选择了舞蹈的美丽,那么美丽背后的这些艰辛也就是必须承受的,可以说,从选择了舞蹈的那一天起,你就没有资格说“苦”了。
  CUTE:这些年面对过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亚彬:就是以我个人为主导的舞蹈专场《亚彬和她的朋友们》,这不仅是我这几年最大的挑战,也是让我觉得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这个演出的初衷其实很简单: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在一起,想要做一些自己的东西出来,将自己对于舞蹈的看法、想要回答的问题第一次独立地呈现在舞台上。
  从《亚彬和她的朋友们》开始,我真正从被动变成主动,从诠释他人的舞蹈创意到表达自己对于舞蹈本身的理解,乃至去探讨和关注舞蹈这个艺术类别在当代社会的角色和发展中方方面面的问题。而且,如果我们要前进的话,一定是整个团队很优秀,每一个成员都很优秀,等于是做一个舞蹈艺术的推广平台。一个人成长的话就只是一棵树,很多人一起成长的话,很多年之后这里就是一片森林。这样的挑战和体验对我是空前的。
  CUTE:这个过程里,有没有撑不住的时候?
  王亚彬:当然了,虽然他们都说我很“男人”,但毕竟是女生,总会有脆弱的时候,尤其我又做主演又做制作人,很多困难是始料未及的。因为作为演员你只需要控制好自己就可以了,但是当一整台演出的担子都压在自己身上时,那种压力和焦虑要比身体上的疲劳更加折磨人。可我的性格是不允许我在其他同伴面前崩溃的,我是所有人的主心骨啊,所以哪怕含着眼泪我都会把排练进行完毕,然后也许会在一个人开车回家的路上绷不住再爆发出来。
  但人越往前走,世界会越开阔,身份的转换,经历的扩展,让我看到和接触到的层面也和做演员时有了很大不同。其实现在时过境迁回头看,困难也好,成功也好,都是过程而已,过去了,就不算什么了。只有你真正喜欢的事是不变的。
其他文献
午后的回忆  那个午后,我给易远打了一个电话,说我要上他的房子取回我的东西,临走前我会把钥匙留下。他答应了。  我的物品早已被他的小未婚妻全部塞进了大皮箱,委委屈屈地待在杂物房一角。我拖着偌大的箱子站在客厅,环顾着四周,胸口像是有一大团棉花堵着,呼吸难忍,却无力排遣。  黄色碎花窗帘是他拿到人生的第一个月工资时,我们一起去挑的;白色的床头柜,是我用我的稿费买的;厨房里的烤箱此刻孤零零地躺在一旁,我
期刊
周旦妮 Zhou Danni  著名模特,新丝路模特大赛亚军,五个单项奖项获得者。国家二级运动员,2008年北京奥运会美国队的入场引导员,后被媒体评为“最美引导员”。曾做过南京师范大学的体育老师以及《体坛周报》的篮球编辑。现在的工作是拍摄时尚大片,在Armani、Dior等品牌的秀场上走秀,出演广告、影视剧。  周旦妮的25岁  25岁的时候,我决定将模特作为我的正式工作。在那之前我一直的想法是,
期刊
生命,原本就是一次华丽的冒险。别在意青春的逝去,别在意道路的荆棘。有时,你只需抱紧双臂一直前行,因为梦想永远都不会老去。  赵薇:人生就是由一个巨大的悲哀和许多微小的欢乐组成的,我能做的就是慢慢地积累这些小欢乐,用来对抗悲哀。  《致青春》,让赵薇彻彻底底地再火了一把。她是聪明的,演戏、唱歌、嫁人、做导演……每一次都能收获恰到好处的幸福。那个记忆中古灵精怪的“小燕子”长大了,带着一种沉静又成熟的美
期刊
笛安 Di An  知名青春文学作家,获第八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2010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著有长篇小说《告别天堂》《西决》《东霓》《南音》和中短篇小说合集《妩媚航班》等。年少时的梦想曾经是“客死异乡”,却在25岁时找到了“写作”这个归宿。  笛安的25岁  25岁时,我硕士快毕业了,在写一篇关于“抑郁症在当代文化进程中的演变”的论文,《西决》也马上就要写完了。但我觉得,年
期刊
郑恺 Zheng Kai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演的电视剧有《离婚前规则》《我的青春在延安》《梦回唐朝》等。2013年在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饰演许开阳。  高富帅“许开阳”一上来就自诩屌丝。问他,“你要看下采访提纲吗?”他笑,“不用了,不识字。”这么冷的笑话让空气立马凉爽许多。帅得有点吊儿郎当,郑恺果然很“许开阳”。他兴奋问,《致青春》看了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满意一笑。问他在生
期刊
你用了人生中的第一瓶眼霜。  你决定不再默默无闻地单恋。  你拿到了一个盼望已久的OFFER。  ……  怎样的25岁才青春无悔?怎样的25岁才算有备而来?怎样的25岁才既有年少的坚定又有成人的深思熟虑?25岁时,你离你的梦想有多远?在《女友》25岁时,我们和我们的采访对象一起,丈量25岁的青春与梦想之间的距离,在理想和现实都渐渐显露出清晰的模样时,一起追逐那些触得到的梦想。  25岁时,我希望我
期刊
二十八岁时,我在城市北端租过一间一居室,它有个小小的阳台,房东用透明玻璃将阳台包住,形成了袖珍的玻璃房。一个不知用过多少年的旧衣柜塞在阳台右侧,挡住了大半的阳光。  我搬来的前两个月正是阴郁的冬季,加上刚和女友分手,心情抑郁得很,一件衣服都能连续穿上一周,更别提去收拾房间。转眼到了春天,空气里荡漾着柳树的新绿,家家厨房传来香椿炒蛋的香味,我渴望起阳光来,于是抽出一点时间,将旧衣柜搬到了屋内,阳台上
期刊
25岁这一年,我迎来了一个让自己爱上的自己。  再过半个月就是我27周岁的生日了,如果按照乡下老家的习俗计算年龄的话,我是个28岁的姑娘了。随着生日的临近,看看目前自己的现状:没钱、大龄未婚、离乡背井、住着租来的老房子、没地放书只好把书放在衣橱里……我开始陷入一种恐慌加失落的情绪中,每天睡前醒后总有一股道不明的忧伤。和闺蜜们聚会的时候,低落的情绪难免流露出来。有一闺蜜问我:如果可以,让你再回到25
期刊
作为新一代的“厕所读物”,直播帖遍地开花,稍微不注意就能上头条,换来一大波网友的点赞吐槽。甚至还有人把热门帖子集结整理成文档,保留了满满一文件夹以供回味,相比之下,世界名著都鲜少有这种待遇。在碎片化阅读和热衷看图两种浏览习惯的夹击下,大篇幅纯文字直播帖的走红,足以印证了“想把生活过成段子,还是得看民间高手”这个不争的事实啊!Part1. 直播帖,看什么?关键词1 逆袭表白  这种人畜无害的话题类型
期刊
秋微 Qiu Wei  著名主持人,现主持《天下女人》、凤凰网《非常道》。荧幕上形象多变,犀利而具幽默感,业内外积累了一众好评。主持人之外,秋微也同时或专门从事过植入广告、娱乐行销、唱片企划、写作等,均有不错的成绩。对己对人持有“人需要变得越来越好”的态度,却也在漫长的青春期中有过漫无目的的“挥霍”。  秋微的25岁  25时,我对人生、事业都没有什么规划,但模模糊糊觉得自己会成为一个很牛掰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