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企业管理信息化内涵为切入点,揭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论证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途径,最终提高企业管理信息化运作效率。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途径
作者简介:严志明(1982-),男,汉族,河北秦皇岛市人,河北秦皇岛市公安局北戴河分局中队长,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内涵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为企业管理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信息化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资金流动、客户交易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使各层次的人们掌握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
在知识经济社会,随着国际化竞争的日益加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地位已经被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所代替,了解用户需求、占领市场的技术前沿、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促进力量
企业处于波动的竞争环境中,需要及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以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能够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增加经营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信息系统要求企业的每一笔业务和开支都必须进入系统,数据进入系统就会被财务部门跟踪,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进行采购和销售,杜绝了业务人员与销售票据以及资金的接触,由财务部门的专管人员直接监控和执行。
三、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环境建设
1.更新观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对传统、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改造过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各级人员对企业信息化有充分的理解,从上到下形成共识。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信息处理者,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知识和创新,所以观念的转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显得相当重要。
2.塑造企业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一种刚性管理的思想,是一种强调严格控制、高度集权的企业文化,这很难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也不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要想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塑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的企业文化应该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和信任,以便大家协同作战。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建设
1.硬件建设是指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管理系统赖以运行的平台。目前,企业硬件的建设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建设。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硬件建设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2.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特定技术发展策略、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布局、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等众多因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说,企业的网络环境解决方案是针对不同企业而言的,不可能让许多企业使用一个通用的标准方案。缺乏经验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或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商为其提供服务。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软件建设
1.分布式网络计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一般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企业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的要求来购置网络服务器和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NT和NovellNetWare等。由于企业内部网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可运行多种操作系统。
2.网络工作站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系列、OS/2、Unix、Macintosh,工作站操作系统的主要依据是管理软件对运行平台的要求。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容错性和一致性控制好,但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的操作与数据维护难度大,对用户水平要求高,而且投资大。桌面数据库主要适用于数据处理量不大的中小企业,主要软件产品有Access、FoxPro等。桌面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量小,在数据安全性与一致性控制方面的性能也要差一些。
参考文献:
[1] 刘文强.浅议企业管理信息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2] 李丰年.陈礼芳制造型企业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九江学院学报,2008.
[3] 刘艳红.乡镇企业的信息化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化;途径
作者简介:严志明(1982-),男,汉族,河北秦皇岛市人,河北秦皇岛市公安局北戴河分局中队长,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专业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内涵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企业管理信息的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使这些信息资源得到可靠的保存和有效的利用,及时为企业管理工作者提供决策依据,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这种信息化是指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资金流动、客户交易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使各层次的人们掌握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是增强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客观需要
在知识经济社会,随着国际化竞争的日益加俱,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地位已经被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企业所代替,了解用户需求、占领市场的技术前沿、不断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促进力量
企业处于波动的竞争环境中,需要及时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以适应环境发展的需要。信息系统能够分析所收集的数据,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增加经营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
企业信息化系统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运作透明化。信息系统要求企业的每一笔业务和开支都必须进入系统,数据进入系统就会被财务部门跟踪,通过电子商务系统进行采购和销售,杜绝了业务人员与销售票据以及资金的接触,由财务部门的专管人员直接监控和执行。
三、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环境建设
1.更新观念。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是对传统、陈旧、落后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改造过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企业各级人员对企业信息化有充分的理解,从上到下形成共识。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信息处理者,现代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知识和创新,所以观念的转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显得相当重要。
2.塑造企业文化。传统的企业文化往往体现一种刚性管理的思想,是一种强调严格控制、高度集权的企业文化,这很难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也不适应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要想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塑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新的企业文化应该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和信任,以便大家协同作战。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建设
1.硬件建设是指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是企业管理系统赖以运行的平台。目前,企业硬件的建设主要是指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建设。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网络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硬件建设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2.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特定技术发展策略、企业的机构设置和布局、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等众多因素。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说,企业的网络环境解决方案是针对不同企业而言的,不可能让许多企业使用一个通用的标准方案。缺乏经验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咨询公司或计算机网络系统集成商为其提供服务。
(三)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软件建设
1.分布式网络计算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一般可分为: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通讯服务器。企业应根据网络体系结构的要求来购置网络服务器和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目前,流行的网络操作系统包括Unix、WindowsNT和NovellNetWare等。由于企业内部网支持多种硬件平台,可运行多种操作系统。
2.网络工作站操作系统主要包括Windows系列、OS/2、Unix、Macintosh,工作站操作系统的主要依据是管理软件对运行平台的要求。服务器数据库系统处理的数据量大,数据容错性和一致性控制好,但服务器数据库系统的操作与数据维护难度大,对用户水平要求高,而且投资大。桌面数据库主要适用于数据处理量不大的中小企业,主要软件产品有Access、FoxPro等。桌面数据库系统处理数据量小,在数据安全性与一致性控制方面的性能也要差一些。
参考文献:
[1] 刘文强.浅议企业管理信息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
[2] 李丰年.陈礼芳制造型企业采购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九江学院学报,2008.
[3] 刘艳红.乡镇企业的信息化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