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4h-MII-pH监测的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反流特点分析

来源 :山东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rGERD)的反流特点.方法 选取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152例(GERD组)和rGERD患者96例(rGERD组),应用便携式24 h多通道腔内阻抗-pH(24 h-MII-pH)监测仪记录两组的反流数据,比较两组反流总体情况相关指标(反流总次数、症状相关性反流次数、反流总时间、最长反流时间及De-Meeste评分)、反流物性质相关指标(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及气体反流、液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的次数)、症状相关性反流比例(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及气体反流、液体反流、气液混合反流占总症状相关性反流的比例).结果 两组反流总次数、症状相关性反流次数、反流总时间、最长反流时间及DeMeeste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GERD组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及混合反流的次数均明显多于GRED组(P均0.05).rGERD组弱酸反流、非酸反流、气体反流比例均高于GRED组,酸反流、混合反流比例均低于GRED组(P均0.05).结论 与GERD患者相比,rGERD患者弱酸及非酸反流次数增加,同时气体及气液混合反流所占比例更大,这些特征可能是导致rGERD患者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不佳的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生物医学工程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如何教学一直是该专业的难点和痛点.方法:为适应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我们在生理学和人体解剖学两门课应用了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结果:应用新教学方法的学生生理学成绩明显提升,对课程满意度更高.结论:在对比纯理论教学和理论实践结合前后本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后,我们认为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更适应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