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生产体系的相关建议

来源 :种子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he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007-01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志码: A
  摘   要:近年来,陇西县作为全省陇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其中药材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这一朝阳产业基础性工作的药材种子繁育仍处于襁褓之中,不能给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打气撑腰、助阵给力,特别是道地药材良种的选育推广工作存在许多难以逾越的技术和体系障碍。基于此,从完善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技术生产体系、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助推中药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就中药材种子产业发展的前景及途径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建议
  1   中药材种子种苗发展现状
  陇西县中药材育苗面积稳定在3 333.3 hm2左右,以黄芪、党参、黄芩、甘草、丹参、防风等大宗品种为主,县中药材种苗生产种子以农户自繁自育为主,县内经销中药材种子经销户种子来源有两个途径,即异地引种或本地药农种子收购为主的贩运,基本没有成型的种子。中药材品种选育和种子繁育体系都刚刚起步,在技术环节、管理体系和药农认可程度等方面都相当落后。
  根据当前情况看,已育成的中药材品种有市农科院的岷归1号和2号、渭党1号、陇芪1号和2号等,相比大田主要农作物种子繁育技术体系已形成的品种选育、繁育规程、种子加工、评价鉴定、品种审定到市场管理完整体系而言,绝大多数的中药材种子只是经简单驯化,基本上没有新品种或优良品种,仅仅是一些中药材品种的稳定群体,问题十分复杂。
  2   存在问题
  2.1   生产经营管理体系不健全
  中药材的栽培和种植基本上都属于農业范畴内,在农作物方面,种子销售渠道比较畅通,种子质量有保证。而在药材方面,质量则很难保障。药材的种子、种苗应按照农业模式进行管理。
  2.2   种子种苗标准体系不完善
  由于中药材生产检测标准不完善、已制定颁布的标准与生产脱节、管理缺位等问题,制约着中药材良种的生产。尽快出台中药材种子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成为当务之急,建立中药材种子标准应包含种子的纯度、净度、千粒重(大种子可测百粒重)、含水量、发芽势、发芽率、病虫害等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纯度、净度、含水量、发芽率四大指标,应作为强制性质量标准执行。考虑到药材品种繁多,可以先期从一些大宗常用道地药材着手,制定地方标准或国家标准[1]。
  3   发展建议
  3.1  建立完善的中药材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体系
  主管部门需尽快研究和制定中药材种子管理体系、种子评审体系和种子监管体系,规范种子的质量标准,严格药材种子质量可追溯制度。组织协调农业、食药监、卫生等部门,参照农作物种子管理办法和程序对中药材种子种苗进行有效管理。
  3.2   整合资源、组建专家团队,制定科学的育种计划
  近年来,全市形成了由市农科院、市园艺站及各县区中药材产业局(办)及农技站(中心)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推广队伍,为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人才分散于各单位、各县区,导致一些成果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加大成果推广成本、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整合资源、组建专家团队,联合攻关,加大投入,分层次、分步骤地列入市科研计划。以道地药材为主,列出品种名单,制定分期计划、加快研究。成熟一个,鉴定一个;规范一个,推广一个。并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种子种苗研究计划,制定中药材种子、种苗地方标准,共同为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作出努力。同时,开展校地合作,引进省内外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含量高的中药材新品种或优良品种,以物化技术提供给药农和药企[2]。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除常规选育外,要积极应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航天育种等技术,开展杂种优势的应用。
  3.3   加大财政扶持,充分发挥现有平台的作用
  近年来,陇西县组建了中药材检测中心、中药材种质资源库、陇药产业研究院、首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并和甘肃中医药大学合建了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检测中心,建议市场利用这些已有平台,并纳入市级财政预算,设立财政专项,资源共享,发挥好现有平台的作用。
  组建“科研院所﹢基层推广机构﹢种子种苗生产经销企业”组成的中药材良种生产繁育推广体系,培育市场化运营的大型中药材种业公司。同时,应具有超前的经济思维,扶持经济实力好的药农或种植中药材的企业,建立稳定的中药材新品种或优良品种的种子生产基地,彻底改变现在药农自繁自育的落后生产方式,为中药材产业提供保障性较高的种子。特别是在集中种植面积超过万亩的地区,主管部门应增加资金扶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建立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为广大药农提供优良种子。
  参考文献:
  [ 1 ] 龚成文,米永伟,谢志军,等.甘肃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2017(22).
  [ 2 ] 李靖,杨敬宇.甘肃省道地中药材发展现代物流模式的探讨[J].社科纵横,2014(03).
  (收稿日期:2019-03-18)
其他文献
全国改进包装办公室负责人最近透露,不久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整顿22种产品的包装质量,目标是达到标准化、现代化、集装化。
商业部确定,“八五”期间商办工业的发展重点是:抓好粮棉油肉禽蛋加工、果茶加工和调味品、副食品及各种食品和饲料的生产,抓好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服装、鞋帽等各种日常生
目前,大陆是香港的最大贸易伙伴、最大转口市场和第二大出口市场;香港的进口、出口及转口,大陆所占比率均超过30%。大陆向香港出口的商品,70%以上转口到别的地方,内地商品经香
在今天的竞争环境中,忽视质量问题无异于企业自杀。 世界在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中,产品质量标准不断提高,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因此,现代质量管理法已成为优化
大型企业的经营机制应根据有计划的市场来确定。 1、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运动,建立企业灵活的应变机制,企业的应变能力直接反映在应变的策略上。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优势和劣
国家计委、税务局、物价局等部门联合制定的《全国工业新产品管理条例》是解放以来我国首次公布的加强工业新产品开发管理方面的大法,旨在调动企业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有利于
大型发电设备及相应的输变电设备、模具制造(精冲、精锻、注塑模)、数控、高精、重型金属切削机床;高效、多工位锻压设备;大型、精密轴承;液压件及液力件、气动元件、密封件;
在豫鄂交界之地的新野县城内,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农机公司,从成立到如今已走过了近30个春秋。前20年,它一直是“物资靠国家分配,亏损靠财政补贴”的单一经营农机产品的销售部门
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大豆振兴计划”,这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之一。为实现大豆振兴,要多途径扩大大豆种植面积。作为粮
当大量进口元器件冲击我国市场,国内微电子行业步履艰难的时候,北京哈尼传感技术联合开发公司研制的氢离子敏场效应晶体管(ISFET)首批300支却试销美国,成为美国化学传感器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