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RDC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c19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AVRDC历年研究年报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了其大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从1973年到1995年底,AVRDC共收集大豆种质资源13,618份,目前已全部保存在中期库和长期库中。1986年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心化种质引进系统,新引进种质主要信息供所有科学家利用。针对热带地区大豆种子储存难的问题。对大豆种质储藏条件,种子寿命,储藏期间的生化物质变化及保存技术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大豆育种家、病理学家、昆虫学
其他文献
试验研究表明,大豆蚜在济南地区每年可繁殖18-22代,世代历期、产仔历期及产仔量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田间有翅蚜有2次迁飞高峰,分别为6月上旬和7月下旬至8月下旬;大豆上苗期仅见零星群体。8月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烷基聚氧乙烯基醚(PPJ)和蔗糖脂肪酸脂(SFE),对大豆叶片气孔,蜡质层,乙烯释放量和锰离子吸收情况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气也逐渐打开,在PPJ和SFE分别为0.5mmol/L和1.0mmol/L时
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始建于 1976年 ,1997年 2月 13日由吉林省科委批准正式命名成立 ,1999年承担国家“转基因植物中试及产业化基地 (吉林 )”项目实验室现有固
期刊
对1994-1996三年不同生态区重迎茬大豆采取缓解的各项农艺措施的产量结果分析表明:处理间、区域间、年份间、处理×区域间,区域×年份间差异均达1%显著水平。各处理的综合评价是:有
本研究用TLC技术结合紫外吸收光谱分析以及其它化学定性方法,分析大豆因感染SMV产生物种粒斑驳的化学组成:有种粒斑驳的种皮和大豆健种皮含有花色素、黄酮、黄酮醇、二氢黄酮、二氢黄
经测定,在单株结荚15个、制种产量在25kg/667m2的条件下,获得的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的种子,其发芽率为77.50%,田间出苗率为66.85%,种子活力指数为125.81,分别比大面
利用^60Coγ射线30、50Gy照射大豆苗期植株,对M1代(照射当代)大豆的生长发育、籽实产量有抑制作用;出现2个以上的生长点等形态变异。M2代幼苗出现1-3片真叶,子叶连体或皱折。同一剂量条件下,小剂量率高
本试验研究了连作胁迫条件下,硒在减轻连作胁迫对大豆膜脂过氧化损伤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重茬盆栽和迎茬小区试验中,硒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大豆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方差
采用与传统的五点取样法不同的倒置“W”9点采样法,对黑龙江省北部豆麦轮作区大豆田杂草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大豆田杂草有17科41种。其中阔叶杂草14科35种,占85.4%,禾本科4种
本文对山西省北部三种不同生态类型大豆(小黑豆、大黑豆、黄豆)进行了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大豆体细胞染色体数均为2n=40,主要由中间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组成。三种大豆只有一对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