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探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s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化学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可靠性高、使用操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的仪器设备将样品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和有害成分准确迅速的测定出来。化学分析质量控制对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很大的影响,受到化学实验分析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化学分析中质量控制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影响进行分析和阐述,为同行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控制;化学分析;准确性;可靠性
  化学分析质量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化学分析检验工作通常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因此实验室进行化学分析试验不仅要做好科学的管理制度,还要完善工作环境,更新工作设备和器械、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准,更要重视质量控制对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
  1.化学分析检测数据质量控制概述
  化学成分是决定材料性能的关键性因素之一,材料中各组成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主要依赖于化学分析。化学分析结果对于材料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评价材料性能、判断材料质量的主要依据。在化学分析工作中,质量控制不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也是一项实验室管理和控制工作。在目前的化学分析质量控制中,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材料因素、管理控制方法因素、测定因素和环境因素六个方面。
  2.化学分析概念
  化学分析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试验的核心,在工作中一旦出现化学检验数据失真或者错误,可能造成评价结果的事物和产品质量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在工作中管理制度和科学管理的失控,最终形成整个分析系统和分析工作的失败。如果一个试验连最起码的准确性都无法保障,那么这样的试验也就失去了意义,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也就失去了价值。
  2.1准确性
  取决于现场人员的职责和技能、样品的采集、保存与运输的技术和措施。如果采集的样品不具有代表性及真实性或采集的样品不能保证质量,就会造成检验结果数据失控。因此,检验结果的误差越大,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2.2可靠性
  可靠性:可靠性取决于检验人员自身分析业务技术水平,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灵敏度、精确度,实验方法的可靠性、准确性,因此,数据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取决于分析结果和分析技术的应用环节。只有抓好试验的可靠性,才能让试验获得准确的数据,才可以进一步为材料的分析提供可靠的支持。
  2.3质量保证系统
  质量保证系统是在影响数据有效性的各个方面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允许范围内,是一个对整个分析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它包括了保证分析数据正确可靠的全部活动和措施。
  3.关于化学分析质量控制面临的问题
  (1)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水平有关,应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浓度水平的样品进行分析方法精密度的检查,通过不同浓度样品的测试,进行对比分析才能让数据更精准,材料的特性才能更好的体现。
  (2)精密度会因测定实验条件的改变而变动,最好将组成固定样品分为若干批分散在适当长的时期内进行分析,检查精密度。
  (3)要有足够的测定次数,足够的次数是对误操作或者特例性的一种排除,尽量消除因误操作或者试验中的特异性带来的误差,让试验结果更准确。
  (4)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了解方法精密度,与分析实际样品的精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5)准确度高的数据必须具有高的精密度,精密度高的数据不一定准确度高。用不同分析方法测定同一样品时,所得出结果的吻合程度。使用不同标准分析方法测定标准样品得出的数据应具有良好的可比性。要求各实验室之间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相互可比。要求每个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分析结果应达到相关项目之间的数据可比。相同项目在没有特殊情况时,历年同期的数据也是可比的。在此基础上,还应通过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与溯源,以实现国际间、行业间的数据一致、可比,以及大的环境区域之间、不同时间之间分析数据的可比。
  4.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4.1灵敏度
  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产生的响应量的变化程度(响应大小)。A=kc+a检出限: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高于空白值。仪器检出限:产生的信号比仪器信噪比大3倍待测物质的浓度,不同仪器检出限定义有所差别。
  方法检出限:指当用一完整的方法,在99%置信度内,产生的信号不同于空白中被测物质的浓度。测定限:测定限为定量范围的两端分别为测定上限与测定下限,随精密度要求不同而不同。测定下限:在测定误差达到要求的前提下,能准确地定量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测定下限。测定上限:在测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地定量测量待测物质的最大浓度或量,称为该方法的测定上限。
  4.2全面地反映了分析实验室和分析人员的水平
  当样品中待测物质与空白值处于同一数量级时,空白值的大小及其波动性对样品中待测物质分析的准确度影响很大,直接关系到报出测定下限的可信程度。以引入杂质为主的空白值,其大小与波动无直接关系;以污染为主的空白值,其大小与波动的关系密切。
  5.准确性
  5.1分析前的质量的保证与质量控制
  采样的质量保证包括:采样、样品处理、样品运输和样品储存的质量控制。要确保采集的样品在空间与时间上具有合理性和代表性,符合真实情况。采样过程质量保证最根本的是保证样品真实性,既满足时空要求,又保证样品在分析之前不发生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采样过程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应具有有关的样品采集的文件化程序和相应的统计技术。要切实加强采样技术管理,严格执行样品采集规范和统一的采样方法。应建立并保证切实贯彻执行的有关样品采集管理的规章制度。采样人员切实掌握和熟练运用采样技术、样品保存、处理和贮运等技术,保证采样质量。建立采样质量保证责任制度和措施,确保样品不变质,不损坏,不混淆,保证其真实、可靠、准确和有代表性。
  5.2采样过程质量保证的控制措施
  质量保证一般采用现场空白、运输空白、现场平行样和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及设备、材料空白等方法对采样进行跟踪控制。现场采样质量保证作为质量保证的一部分,它与实验室分析和数据管理质量保证一起,共同确保分析数据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现场加标样或质控样的数量,一般控制在样品总量的10%左右,但每批样品不少于2个。设备、材料空白是指用纯水浸泡采样设备及材料作为样品,这些空白用来检验采样设备、材料的沾污状况。
  6.结束语
  在化学分析工作中,首先要掌握分析目标的实际情况,并且选择合理可靠的分析方法和检验管理制度,并对检验目标的各项化学物理机能做到心中有数,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对于分析质量结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为个工作环节提供保障的基礎。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模具设计的技术水平,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化技的不断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相互渗透,模具行业也必将会发生全新的改变。本文就模具行业设计制造技术的现状分析,并且对我国模具技术的趋势进行展望,具有一定的技术参考性和理论性。  【关键词】模具行业;产品制造;发展现状;趋势  1.我国模具业发展现状分析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模具市场发展前景十分乐
【摘 要】本文以某工程为例。某工程从地下结构1层到地上结构9层都采用了斜向劲钢框架结构进行施工,在施工中,施工人员工采用了六根超长斜向柱。并且将斜向柱的下部支撑点称之为梁,两侧的支撑点称为柱。通过实践分析,采用这种结构方式解决的支撑难与拆模难的问题,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超长劲性钢筋混凝土斜框架柱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超长劲性钢筋混凝土斜柱;模板;框架柱  某
【摘 要】目前,我国的热电联产规模比较大,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它作为一种公认的节能环保技术,在我国节能减排事业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研究了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的市场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促进我国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热电联产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发展现状;问题;建议  0.前言  所谓的热电联产指的是
【摘 要】线损是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管理是否到位,线损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利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结合实际经验,提出配电网线路损管理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配电线路;线损;电能损耗计算  1.配电网线损管理方法  (1)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配电网线损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计算机网络程序,是集图形、数据为一体的线损管理平台,
【摘 要】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和提高电能质量的重要工具。因此,电力系统在设计和运行时,利用继电保护装置消除系统中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以保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结合我国当前继电保护装置的实际情况,探讨继电保护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关键词】继电保护;基本要求;现状  0.引言  近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力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水平不断上升,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其中就包括建筑给排水技术。然而在面向更节能环保等状态发展时给排水技术仍遇到很多阻碍,它的发展仍面临着许多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将对给排水技术现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并浅谈一些它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给排水技术;发展;技术现状  0.前言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也在飞速发展,建筑给排水技术也有着惊人的发展,下面我们将对建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越来越依赖计算机这一新生的工具。计算机已成为绝大多数企业中的办公必备品。在高科技企业和科研领域,更是提高科学家们工作效率、解决繁复问题的绝佳工具。计算机大体上分为软件和硬件两大部分。计算机硬件部分是计算机正常工作的基石,对计算机的工作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计算机硬件的
【摘 要】在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难免会发生故障。因此能够迅速的查出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并且进行修复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大多采用的定期维修体制存在着严重缺陷,如维修不足、维修过剩或盲目维修等。本文研究了怎样合理安排电气设备的维修,节省维修费用,同时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可靠性。  【关键词】电气设备;状态维修;策略  近些年来,电气设备的维修逐渐改变了以时间为基础的定期检修,开始向以状态为
【摘 要】本文通过阳春新钢铁一、二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2条棒材线、1条线材线的直流电机调试实践,总结、提炼出下述方法。  【关键词】线棒材;直流电机;调试方法  1.送电前检查装置和电机  辅助电源系统送电检查、接地线和辅助电源零线检查、电机绝缘检查和编码器安装检查、电机电枢绕组和励磁绕组对地绝缘和电阻检查、检查装置风机和柜顶风机电源和转向、检查电机风机电源和转向、装置电源和控制电源检查、编码器电源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引入一些智能技术的运用,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其应用状况,对提高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运作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  当前,常见的几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引入运用,解决了传统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系统的控制问题,从而有效提高電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