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心脏MRI相关参数分析

来源 :中国医药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心脏MRI确定的梗死质量、梗死百分比、透壁程度、左室功能的差异.方法:对42例发病在1个月以上的心肌梗死患者行1.5T电影MRI检查后,以4ml/s的速率静脉注射Gd-DTPA 0.1mmol/kg行首过灌注成像,随后以2.5ml/s的速率静脉注射Gd-DTPA 0.1mmol/kg,5~10分钟后行延迟强化成像.评价其梗死质量、梗死百分比、透壁程度、左室功能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相比,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梗死质量、梗死百分比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管在超声引导下治疗性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住院患者41个体内间隙、脏器或腔道发生的含液性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中心静脉管
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克氏钉、螺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2009年6月1 7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的患者采用有限内
目的;探讨白细胞计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51例具备溶栓适应证的AMI患者,男32例,女19例,分为两组:白细胞计数升高组(A组):27例;白细胞计数正常
在大功率速调管中,由于电子注电流较大,间隙距离较长,在间隙中由电子群聚产生的交流空间电荷效应不可忽略。根据传统的运动学理论来计算速调管间隙耦合系数,并没有考虑这个效应,计算的结果高于实际值。该文利用Webster去聚理论,建立了在任意间隙场分布情况下,考虑空间电荷效应的间隙耦合系数计算模型。利用粒子模拟工具,进行了仿真模拟,理论计算与仿真结果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