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科,看好病暖人心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henxiao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疾病,且疾病之间相互影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亟需建设专门针对老年人的诊疗科室。当前,老年医学科建设得如何?老年人就医更方便了吗?
  一站式诊疗服务
  在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该科副主任康琳出诊。一位89岁的老人被女儿推进诊室,手捂着胸口,嘴里含混不清地说着什么。女儿连忙跟大夫解释:“我妈脑梗过5次,最近一直说胸痛、头疼,不知道是不是心脑血管的问题。”康琳仔细翻阅老人的病历后问道:“老人以前是不是得过带状疱疹?”看到患者女儿点头,她起身走到患者身前,在家属帮助下撩开患者后背的衣服,发现大量新发的红疹。“与心脑无关,是带状疱疹又犯了。”康琳一边解释,一边开药,嘱咐患者补充肠内营养粉剂,提高免疫力。
  “这样的老人很多,身上到处疼,却说不清是什么毛病。在老年科,我们会综合判断,帮他找到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难以确诊的患者,便会通过多学科协作模式,请其他科室的医生参与会诊,为患者提供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康琳介绍说,在老年科,团队协作是常态,一般至少包括老年科、营养科、康复科、护理团队、心理科、药剂科等多学科。
  除了诊断疾病,不少患者拿着写满药名和使用剂量的纸来开药。很多老人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老年内科候诊,或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之前看病要来回跑好几个科室,有时候都不知道到底该去哪个科室。”刚从诊室出来的一位老先生说:“是别人推荐我来老年科的,挺好,以后再也不用到处跑了!”
  在北医三院,一位老人将满满一袋药盒倒在桌子上,请老年内科副主任张帆帮忙开药。张帆谨慎地询问并核实了老人的用药种类和剂量,指着药盒告诉老人:“这俩药不能一起吃,更不能这么大剂量,对身体不好。我给您整体调整一下啊。”她一边开药,一边叮嘱老人“要减药减剂量”。
  老年科提供的一站式诊疗服务,确实大大方便了老年患者就诊,解决了他们的实际困难。
  慢条斯理地叮嘱
  在其他科室,看病就像打仗,这对体力和各种功能都在衰退的老年人来说,无疑是“难处”之一。有些老人甚至因为难以承受看病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体力不支、难以跟医生顺畅沟通等问题,选择不去就医。而在老年科,患者纷纷表示被“温柔相待”。
  “慢”是老年科大夫的必修课之一。在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记者看到,一位独自就诊的老人起初十分焦虑,情绪不好。但在康琳非常耐心地指导和安抚下,愁容慢慢消散,开始用笔记录医生的各项叮嘱。除了慢,老年科大夫还想方设法让老人听得明白。一位56岁的患者一进诊室便问:“医生,我按您说的,一直在吃主食,每天一个烧饼,但怎么还在瘦啊?”康琳解释道,主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是“基础燃料”,在此基础上还得注意补充优质蛋白,身体才能运作好。用形象的比喻帮老年人理解一个问题,是老年科医生的工作常态。
  让患者暖心的除了医生的耐心,还有贴心的就诊服务。比如,针对无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健康宝的老年人,北京老年医院在门诊部门口设置了流调自助区,只需刷一下身份证或社保卡,或请志愿者协助填表,就可完成流调。门诊楼里,各处的标识字都很大,收费处还有专门的轮椅通道;取药处旁边设有“用药咨询”处,方便老人询问用药事宜。在北医三院,一层服务中心和各诊区还备有针线包、老花镜、纸笔、轮椅等设施,帮老人及时解决问题,还有老年人优先和专用窗口,减少他们的排队时长。
  住进来就不想走
  老年科也拥有自己的病房,不同医院有自己的住院标准。张帆介绍,在北医三院,老年科患者入住病房前,需要自己和家属共同完成各种量表,进行组建式老年综合评估。除了解其疾病史外,还要从功能状态(如吞咽、走路、记忆力)预估疾病的发展,再予以治疗干预。
  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二病区,整个楼层没有消毒水的味道,每扇窗户都能看到外面的绿树;进入病房后,首先看到的是床前的电视和床头的画,画后面藏着医疗设备。护士长介绍,这些设计可减轻老人的紧张感;在床边、地上、卫生间马桶扶手、淋浴间座椅旁都有紧急呼救键,以便紧急情况下老人呼救。
  在北京老年医院,病房里的床单都是小碎花款,整个病房采用粉色、绿色等鲜亮颜色;朝向也有讲究,让患者不下床也能沐浴阳光。病房还配有自动洗澡机、远程探视等智能设施,随约随用。
  住进病房的患者常因环境好、护理专业而不想走,或因家中无人照顾而不敢走。“其实这些老人的心理可以理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老年医学科主任朱平说:“要想改善病床流转问题,除把握好入院指征外,还需加强老人出院后的‘后端’服务,解除老人的后顾之忧,这需要医疗中心、社区医生、社区工作人员及家属掌握足够的老年照护知识,还要建立医疗网路联系,使病人住院时、回家后都得到同质化的照护,有利于床位周转。”
  医护人员也有烦心事
  相比一般医生,老年科医生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大内科医生,还要熟知心脏病、消化病、呼吸病等多系统疾病的诊疗,同时需要时常关注各领域的最新指南,才能针对老人的复杂病情,给出合理的健康指导。老年科医生即使经验丰富,也偶尔“发愁”。比如,很多患者不顾叮嘱自行停药、盲信保健品却不听医嘱,还有医生无法在主管部门规定的30分钟内看完诊。北京老年医院门诊部主任周立霞解释,很多老人都是拿着厚厚的检查报告来就诊,如果是第一次来,医生需要问病史、看片子,“既要叮嘱好病人,又要控制就诊时间。”
  老年科病房的护士每天需交班5次。“每次交班都要面面俱到。”陈敏芝说,不仅对服药、液路以及各种管道交待到位,患者的情绪也要提前说明。有些患者健忘、固执、情绪不稳定,需要护士到床边进行详细的交接班。“护士的压力很大,比如疫情期间,只让一个家属来陪床,八九十岁的老人,儿女也五六十岁了,全天陪护体力吃不消,护士有时还要照顾照护者。”
  老年病房的护工均来自第三方公司,在入院照护前要经过1-2个月培训,工作琐碎,几乎24小时无休。他们劳累、辛苦,却容易被质疑。尤其疫情期间,很多护工一个月甚至更久不能离开医院。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導致流失率很高。北京老年医院护理部主任邓宝凤说:“护工很辛苦,需要被肯定,因此我们将其纳入护理团队管理,对表现突出者予以嘉奖,但更多是精神上的鼓励。”(来源:生命时报)
其他文献
近日,一项开创性研究揭示了为什么“靠谱”的人活得更久,该研究发表在《大脑、行为与免疫》上。研究人员对中位年龄为59岁的957名参与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较高的责任心与较低的死亡率风险相关,部分原因是由于他们的免疫系统,特别是由于白细胞介素-6的生物标志物水平较低。具体来说,有责任心方面的得分每高出1個标准差,死亡风险降低35%。  研究认为,可能还有进一步的生物学机制有待发现,这
期刊
在春的怀抱里,我们又一次与清明如约而至。此时,寒冬已在春潮中消退,花蕊正在暖风中绽放。在24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自然节气又是民俗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寒食节、上巳节等元素,又称踏青节、祭祖节、秋千节等。此时,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引得无数骚人墨客触景感怀,诗兴勃发。于是,以清明为主题的很多佳作名篇,逶迤而来,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幅风情万种的清明画
期刊
近日,比利时摄影师Adams在网上分享了一组金色企鹅的照片。这位摄影师表示,照片是他在2019年南极科考时意外拍摄到的,这是有史以来发现的首只金色企鹅。  企鹅通常是背部黑色、腹部白色。这是因为黑白色是确保企鹅生存的保护色,当企鹅们在水中活动的时候,它们背上的黑色使得它们能够不被轻易发现。从水下看,它们的天敌在逆着天空中的光线时很难发现企鹅,這样能够很好地避免海豹、鲨鱼和虎鲸的伤害。至于这只罕见的
期刊
据报道,研究人员近日从猛犸象象牙上提取出目前最古老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此次的DNA样本来自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冻土层。20世纪70年代,3头猛犸象遗骸于此地出土,其中1头最早生活在165万年前。虽然样本出土已有数十年,但至今研究人员才得以提取出其中的DNA并完成测序。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DNA。若想完成完整的“基因拼图”并更详尽地研究物种演化过程,科研人員需要为数十亿短
期刊
☆贵阳市  南明区关工委开展革命烈士事迹宣讲进校园活动  近日,南明区关工委开展革命烈士事迹宣讲进校园活动,旨在用英雄人物教育青少年珍惜幸福生活,弘扬革命精神,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是一种信仰,红色基因是一种传承,是我们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关工委“五老”进校园开展微宣讲教育活动,丰富了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涵,是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家及感恩情怀的重要举措。
期刊
在春光明媚、桃红柳绿的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清明节”了。在清明节里,讲究進行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十分富有特色的节日。  初过寒食一百六  在中国古代,冬至过后的百日左右有两个传统节日:一为寒食节,禁烟火,吃冷食,有祭扫、踏青等风俗,旨在怀旧悼亡。一为清明节,是二十四
期刊
毕节海雀文朝荣党性教育基地是贵州省重点建设打造的五个党性教育基地之一,基地位于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平均海拔2300米,距赫章县城110公里,距毕节市区172公里,距省会贵阳334公里,依托毕节飞雄机场、毕节高铁站和发达的高速交通网络与全国大多数城市互聯互通。  海雀村位于贵云两省四县交界,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文朝荣同志的故乡。基地以“文朝荣精神、海雀村脱贫发
期刊
3月31日,贵阳市观山湖区世纪城街道举行“阅享观山湖 书香润人心”系列活动——世纪城街道“阅·世纪”城市书房揭牌暨阅读分享会、观山湖区首家24小时自助书房正式揭牌。  “阅·世纪”城市书房坐落于世纪城龙吉路,是观山湖区2020年“十件实事”之一,于2020年12月建设完成,2021年3月对外免费开放。由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观山湖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分别匹配资金建设。书房建筑面积约为220㎡,投入党建、
期刊
握住母亲的手,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一颗颗老年斑,是岁月开在母亲手上的花。  小时候,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牵着我的手,送我去上幼儿园。吃过早饭,母亲帮我提着花书包,握住我的手,沿着曲曲弯弯的小巷,走向幼儿园。母亲的手白净、修长、柔暖,是我小小手儿温暖的巢。  上小学后,母亲不再送我上学,我也很少再让母亲握住我的手了。母亲的手里牵紧弟弟的手、妹妹的手,像送我一样去送他们上幼儿园。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
期刊
本栏目由贵州省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提供专业的法律支持。贵州省律协劳动专业委员会是贵州省律师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拥有贵州省属34名律师,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如果有相关的法律问题,读者可拨打“维权热线”0851—86407423,也可以在“晚晴杂志”微信公众号留言,《晚晴》杂志与贵州省律师协会下属专业委员会为您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提到“同居”,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年轻人的婚前同居,但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