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雾霾成因及防控策略研究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雾霾天气在城市群中不断出现,让人们对空气质量问题倍加关注。雾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秩序和人体健康构成危害,特别是构成雾霾的可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本文通过对我国雾霾现状、污染物来源分析,阐明雾霾成因及危害,并从监测、评价、控制等角度阐述我国雾霾防控策略。
  【关键词】 雾霾;形成;控制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部分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及乘用车车辆的迅速增加,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给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对人体形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一、雾霾的形成机理
  1、气溶胶组成及来源
  霾的形成与气溶胶有直接关系,霾的污染就是气溶胶污染;雾的形成也与气溶胶有很大关系,没有气溶胶粒子的参与,在实际情况中也无法形成雾。因此,研究现今气溶胶的污染情况,是解决雾霾天气的重要途径之一。
  (1)一次气溶胶颗粒
  不同粒径的气溶胶颗粒由于它们不同的来源,可分为粗颗粒和细颗粒,粗颗粒主要组成一次气溶胶。在自然源中,颗粒通常由风蚀性引起,如矿物沙尘、海盐(如土壤尘、火山灰、海面水滴等)和生物质颗粒(如孢子、花粉、谷粒和植物碎片);在人为源中,主要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形成的废气,生物质燃烧产生的烟尘等碳黑粒子。一次气溶胶粒子通常粒径大、质量浓度高,但数浓度低,对霾的贡献有限,主要受排放强度的控制。
  (2)二次气溶胶颗粒
  污染源排放入大气中的气体经化学反应后,产生蒸汽压较低的物质,一部分转化为气溶胶粒子(二次气溶胶颗粒),一部分生成臭氧。在形成方式上,二次气溶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由气体形成气溶胶粒子;二是新粒子通过碰撞、聚集,形成更大的粒子;三是通过凝结等方式形成粒径更大的粒子。在二次气溶胶形成过程中,大气相对湿度是重要影响因素。相对湿度决定了二次粒子的生成和低空积累,而且影响着二次粒子的增大与散射率的变化。张小曳等人发现,PM10质量浓度中有超过50%为二次气溶胶,而且二次气溶胶的形成和PM10的浓度变化受天气条件影响很大
  二、雾霾的危害
  1、人体健康危害
  2013年1月份全國雾霾天气期间,数据记录显示,北京各大医院门急诊呼吸疾病的患者增加了两成左右;上海医院的呼吸科门诊量增幅达三成,其中慢阻肺、哮喘病人占大多数。世界卫生组织已发表报告,大气污染不仅从宏观上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并且也是身患癌症致死的重要外部原因,雾霾很可能成为继肺癌之后的又一大杀手。多项研究表明,气溶胶粒子可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遗传系统产生有害影响。不同的粒径颗粒物对人体造成伤害不同,粒径≥10μm的颗粒物,会被鼻腔阻隔;2.5μm≤粒径≤10μm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排出,也会被鼻腔内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但粒径≤2.5μm的颗粒物,绝大部分能通过人体支气管,直达肺部,甚至直接进入人体血液循环。如果细颗粒物携带污染物,还可能损伤支气管粘膜,家中慢性阻塞性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诱发动脉硬化、心率不齐等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2、社会危害
  雾霾天气发生后,严重的视程障碍威胁着城市道路、高速公路、航空港、海港、航道的安全。2013年1月北京雾霾事件中,曾发生多起交通事故,1月31日雾霾天气加冻雨双重影响,导致望京往太阳宫方向高架桥上发生100多辆车追尾事故。
  三、雾霾的控制策略
  1、技术层面
  控制雾霾极端天气的发生,源头就是要控制气溶胶的排放。从产生源头来说,同时深化固定源、移动源、面源治理,是解决污染源的最佳防控对策,因为现今的复合型、多组分气溶胶污染,已不仅仅是单方面因素贡献。在固定源的治理上,侧重点是重点行业的工业源,如燃煤电力、热力生产业,水泥工业企业,钢铁冶炼企业,有色企业,化工企业等。一方面加快能源结构调整,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能源消费特征、大气污染现状等因素,采取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措施;生产环节对设备进行更新,采用高效率、低排放的节能型设备;对能源进行脱硫脱硝处理,鼓励配套高效脱硫设施;大力推广节能技术的使用,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积极有序开发利用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另一方面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严格控制落后产能,重点实施钢铁业、建材业等产业升级,实施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在移动源治理上,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城市雾霾治理的重点方面。
  (1)加强高污染机动车管理,以大中重型客货运输车辆为重点,淘汰高污染机动车,市区内逐步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辆。
  (2)加速推进高品质油源应用,逐步推广国IV标准的汽、柴油使用,同时,加强油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要求车用油品的行为。
  (3)推广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管理;第四,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使用。面源治理上,主要治理领域是各行业的扬尘,如建筑业、城市绿化管理等,务做到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建筑物拆除、道路保洁、物料运输与堆存、采石取土、养护绿化等活动扬尘环境监管。
  2、政策层面
  首先,政策制定时要调整产业布局,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发展布局、结构和规模。加强产业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引导与约束作用,严格限制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地区建设“两高”行业项目。其次,发展节能循环经济,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对节能环保先进企业实行政策及金融激励,对落后、高污染企业实行加速退出,积极推行激励与约束并举的节能减排新机制。再次,在实际操作中,强化执法监督管理,深化环境监测体制机制改革。加强能评、环评审查力度,对耗能、污染型企业重点审批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健全重点行业准入条件。此外,加强监测预测体系建设,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各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要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警预报及响应程序、应急处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
  3、民众教育层面
  加大典型示范活动的建立,增强示范效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大大提高,倡导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务微博新媒体沟通渠道,健全环境信访舆情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实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和其他社会团体作用,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带动各行各业关注、支持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4、民众教育层面
  加大典型示范活动的建立,增强示范效应,是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意识大大提高,倡导全社会形成文明、节约、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方式。建立政务微博新媒体沟通渠道,健全环境信访舆情执法联动工作机制,实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督促企业主动公开环境信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和其他社会团体作用,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带动各行各业关注、支持和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四、结束语
  中国城市雾霾天气的发生趋于常态化,不及时进行雾霾治理,将难以遏制其发生。源头上,要根据各地区污染源不同而有侧重的控制一次污染源,制定多种污染物减排一揽子计划,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与此同时,根据我国国情,一定程度上参考国外经验,尽快提出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与评价标准,在监测技术上有更高精度、更及时的数据信息,研发可信度高的监测-预报气象产品。雾霾的监测比以往的任何一种污染物控制治理都要复杂,根治雾霾,需要政治支持、管理创新、科学支持和全民行动。
  参考文献:
  [1]李卫军,邵龙义.雾霾和沙尘污染天气气溶胶单颗粒研究[M].科学出版社,北京,2013.
  [2]姬丽芬,李宁.大气中PM2.5来源、危害及防治对策.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4378-4380.
  [3]杨元琴,张养梅.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J].科学通报.2013,58(13),1178-1187.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我国为了缓解土地使用的紧张,不断扩大社会生存以及发展空间的快捷方式,为了不断促进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以及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影响围海造地经济的相关因素。  【关键词】 围海造地;经济;因素  引言:  围填海是指在沿海筑堤围割滩涂和海湾,并填成陆地的用海工程,用于农用耕地和城镇建设等。围填海造地是一种完全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用海方式,所填海域资源全部消失,对海域的生态环境影响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污泥的处理与污泥处理时能源消耗已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俩大难题,这俩者彼此促进与相互矛盾,污泥处理的规模越大,其单位污泥处理能耗就越低。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而大量的污泥需要处理又是我国急需解决的环境能耗问题,恰当的污泥处置不但能降低城市能耗,而且有利于环境的保护。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对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价
期刊
【摘 要】 就地热再生是一种预防性养护技术。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加热、铣刨,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热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对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的旧沥青混凝土路面再生的技术。它可分为复拌再生、加铺再生两种。  【关键词】 就地热再生;确定原则;处置标准  1、概述  G30线K3474+000-K3579+000段于1998年竣工,至今已
期刊
【摘 要】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非常重视细节的过程,如果一个小的细节处理不恰当时,就会造成整个工程的质量达不到合格的标准,从而导致整个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从近几年的地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建筑物在地震等级没有达到设计抗震设计防裂度时就出现了倒塌现象。这也就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工程建设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本文就工民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 工民建;质量控制;影响
期刊
【摘 要】 因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需要对其施工采取质量控制措施。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施工;特点;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建筑业的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型建筑基础及桥梁基础等工程中,因此对其实行质量控制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
期刊
【摘 要】 运营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企业资源运用过程的计划、组织、监督、控制,以在满足客户价值需求的同时降低产品和服务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达到企业经营目标。本文主要就是针对如何提高房地产企业运营管理水平来进行分析。  【关键词】 房地产;运营管理;水平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的一步步的建立起来,在这二十多年间,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为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起了相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进步,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的基础,它主要是为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本文主要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相关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 复杂地质条件;岩土工程;勘察;对策  引言:  在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得是否到位,关系
期刊
【摘 要】 在工程地质钻探中,钻孔技术是获取有效地质资料的重要手段,本文总结了钻孔技术的类别和各自的特点及应用条件,对钻孔技术的技术发展做出了展望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钻孔技术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工程地质;钻探;钻孔技术;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一、钻井技术的类别  我国幅员辽阔,在地质勘探中面临着复杂的地质环境,对于钻探钻孔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像陆地和海洋天然气资源的勘探、高原地
期刊
【摘 要】 水是自然界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物质,又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本文主要阐述了电厂循环冷却水处理的相关措施并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处理;PH调节  电厂循环冷却水的处理,主要是针对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出现的结垢、腐蚀和黏泥菌藻等危害进行有效的缓解和阻止。传统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方式是靠加注液氯来实现的,存在安全隐患和易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有的电厂通过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制取次
期刊
【摘 要】 有效的工程预结算工作是控制建筑工程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都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全面进行预算与结算共组,以保证整个施工过程所花费的资金数额能够在预算之内,同时,结算时也应该注意实际施工变更的科学性,从而保证结算的有效性。本文工程结算审核的现状及措施进行了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预结算;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