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wyniqt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有效整合的方法,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 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9-0162-01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数学教学中来,让数学课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效呢?下面就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结合教学实踐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将整体分解细化,充分展示局部特征,将一些只能意会难以言传的知识内容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加之声、光、图、影、色的感官效果,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充分的想象,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以往我们出示一些教具,如扇子、红领巾、三角板等,让学生指一指、摸一摸。学生难以建立准确的表象,也就难以建立正确的概念。学习兴趣不高,效果一般。现在我们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闯关的形式组织教学过程,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物体有角,然后出示该物体的形象,再让学生找出这些角,同时局部放大,让学生观察。在学生有了大量感知的情况下,通过移动和渐变的视觉效果,抽象出角的几何形状,揭示角的定义。这样由形象到表象到概念都有具体形象的过渡,对于空间观念较差的低年级学生而言,降低了认知的难度,从而保持并促进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这与数学学科内容的抽象性形成了矛盾。利用信息技术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这一本质,能从众多具体现象中发现并概括出抽象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轻松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例如在教学《体育中的数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件:一个由48人组成的体操表演队,除教材上排的每行8人,有6行。还可以变换成哪些长主形队形呢?我利用课件直接把48名同学全部用圆点来替换,这一过程学生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全班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1)1行48人是一个长方形队形吗?
  (2)排8行每行6人与排6行每行8人是同一种队形吗?
  (3)怎样找才不遗漏?
  (4)每行人数,行数与总人数有什么数学量关系?
  (5)48人的队伍可以排成方队吗?
  在学生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情况下,充分挖掘画面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说出:1行48人不是长方形,排8行每行6人与排6行每行8人是同一种队形,只是变换的方向而已,并发现每行人数乘以行数等于总人数。通过用小圆片动手排一排,发现48人的队伍不能排成方队。播放课件1行48人的队伍,学生也发现这样排是不科学的。再通过观察,归纳分析出只有按顺序排时才不会遗漏。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独立思考问题。这样做不仅较顺利地将具体形象的事物转化成抽象的数学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
  数学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转化等方法实现的,在教学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能够使学生体会转化这种数学思考方法,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铺地面》时,学生对于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的单位换算很模糊,于是我用CAI课件向学生演示一个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利用以前所学1米=10分米,每行有10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总共有10行,所以学生清楚地看到一个边长为1米的大正方形里面有100个边长为1分米的小正方形。也很容易得出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做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
  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式多样的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新知识由学习到掌握,要经历一定数量的练习,但简单重复、形式单调的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厌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形式多样的变式练习,拓展练习内容,能够以不同的题目“面孔”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练习兴趣,实现知识的巩固和掌握。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分一分”一课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网将练习设计为闯关游戏,按练习的难度把题目分为几关:第一关,送分数宝宝回家,即从给出的分数中选出能表示图中涂色部分的分数;第二关,火眼金睛判断对错,看表示图中涂色部分的分数是否正确;第三关,看分数给图涂色……设置了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闯第二关,关关都有鼓励的程序,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完成习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正确解答问题,顺利过关的愉悦,达到了练习巩固掌握新知的目的。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合理、正确、恰当地利用信息技术
  首先,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提供了很多方便,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用信息技术教学,该用的用,可以不用的不要勉强使用。其次,信息技术课件不要太花哨,而要主次分明。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时,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根据内容确定形式,要优先考虑教学的实用性,在实用的基础上再考虑美观性,课件的花边及装饰不宜太花哨,色彩不要太艳丽,声音要柔和悦耳,不要刺耳,否则会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教学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探索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有效整合的方法,努力使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學生数学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修订稿)2011版
  [2]陆军.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6(8)
  [3]杭云泉.有机整合发挥优势提高效能[J].江苏教育技术.2006(3)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分析经内镜胆道取石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ERCP+L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LCBDE)两种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的疗效,为临床上该病种
介绍了一种以Visual Basic 6.0为软件开发平台,采用3级结构的计算机远程控制节水灌溉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所有灌溉事件自动插入数据库,并自动形成各种报表,以便对灌溉数
目的观察科素亚与立普妥合用与单用科素亚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2例符合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①对照组:每日口服科素亚50毫克一次;②观
石墨烯独特的sp2杂化结构,使得该新型二维平面纳米材料拥有丰富新奇的性质。由于纯石墨烯是零能隙的,这严重限制了它在场效应晶体管方面的应用。本论文工作目的在于通过密度
当前的UML(统一建模语言)规范为建模组件和组件框架提供了基本支持.在对UML的组件建模能力的深入研究基础上,结合水声领域中的一个实际例子,探讨了如何利用当前的UML规范进行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素质教育在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中更是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只有实行素质教育方针,才能保证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地促进大学生向健康跟美丽的发展目标迈进。需要采取必要措施来促进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发展。  【关键词】职业 体育 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学作文是维吾尔语语文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是中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也是中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指导习作是一个循序渐进、复杂的、重要的过程。我认
讨论了Internet Web数据库发布ASP源码自动生成器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叙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异构多类型数据库连接与用户表搜索、SQL自动生成器、典型类型模板框架设计与模板
现代农村小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应试教育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成天都盲目地在题海之中学习和生活。阅读,特别是课外信息化阅读便成了农村小学生闻所未闻,不敢提及的学习方式。调查表明,目前的农村,尤其是山村学校的小学生的阅读量更少,而且阅读效果也很差,阅读的习惯更是欠缺。他们没有网络信息化环境,哪能接触优秀的阅读作品,让人堪忧。然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与能力又是我们小学教师逼在眉捷的任务,是小学语文教
【中图分类号】 G62.3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1-00-01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影响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所以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新常态”的今天,农村孩子分不留守和留守儿童两大类。许多家庭成员都期望自己的子女“早日成龙”,自己一切工作的中心都是围绕孩子来转,希望在孩子身上倾注自己所有的爱,但是,有此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