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篇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切入点,或一词,或一句,或一段,或开篇,或结尾,或承上启下。在教学中如能找准切入点,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矛和盾的集合》一文教学时,如能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紧扣课文的题眼——“集合”,以及第5自然段“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这样一词、一句,两个支点,牵动整个文本的学习,就能有效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等词语。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借助新词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学习第5自然段,并能抓住重点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体会坦克“大显神威”的具体表现。
  【教学过程】
  一、观看视频激兴趣——“未成曲调先有情”
  1.师: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这节课,王老师要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片,准备好了吗?
  2.观看视频:《自相矛盾》。
  上课伊始,通过观看视频,拉近学生与古代兵器的距离,为学习“矛”“盾”二字的音、形、义打下基础,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奠定基础。
  二、聚焦题眼奔主题——“文有脉络一点通”
  1.师:刚刚我们看的动画片,知道这是什么故事吗?里面提到的两种兵器是什么?
  2.指导书写“矛”和“盾”。
  矛:是个象形字,矛这种兵器头上有一个开关,这一点就是那个开关,这里的撇可别忘了,它就像矛头下面挂着的那一束红缨。
  盾:古代作战时用来防护身体、挡御刀箭的武器。这是个会意字。盾的这一撇,特别的长,这样盾就大一点,才能抵挡矛的进攻。
  (田字格书写“矛”和“盾”)
  3.师:“矛”和“盾”有什么作用?(板书:进攻、防守)
  4.师:一个进攻,一个防守,真有点儿冤家路窄、针锋相对的感觉,可是今天,这对“冤家”再次碰在了一起,《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就讲述了这对“冤家”再次碰面所发生的事。(板书课题)
  5.师:你觉得“集合”是什么意思?(生自由答)那矛和盾的“集合”会出现什么结果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教学时从题眼切入,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同时,识字教学依然是三年级的教学重点,这里运用字理识字法学习“矛”“盾”两个生字,使学生在语境中掌握“矛”和“盾”,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的板书示范,也化解了字形的难点。
  三、借助新词理主线——“初识庐山真面目”
  1.按要求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⑴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矛和盾的集合出现了什么结果?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词语,认读。
  防守 左抵右挡 难以招架
  进攻 庞然大物 大显神威
  ⑵你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吗?试着把这些词语填进这段话中。
  比赛中,面对朋友如雨点般刺来的矛,发明家( ),还是( )。经过反复思考,发明家将矛的( )和盾的( )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个( )在战场上( ),德国兵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自由说,指名说)
  (3)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样一件事。看来,利用关键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基础,不可轻视。随着词汇量的增加,学生的语言会变得生动、具体。对于新词,不仅需要理解,更需要学会灵活运用。抓住关键词概括全文的内容是一种概括的好方法。
  四、紧扣重点细品悟——“牵一发而动全篇”
  1.过渡:看来,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呢?你能从第5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吗?(生自由读第5自然段,找句子)
  2.交流句子,并出示:
  坦克把盾的防守、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师(出示坦克图片):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
  3.师:是呀,坦克既能像矛那样进攻,又能像盾那样防守,这就是——(合二为一),课题中哪个词也是这个意思呢?(板书:集合)所以,坦克就是矛和盾的集合。
  4.师:你见识过坦克的威力吗?(生自由交流)文中用一个词表现了坦克的威力,就是——(大显神威),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大显神威”的事物呢?(生自由交流)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具体描写了坦克的“大显神威”呢?再读读第5自然段,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圈一圈关键的词语。
  5.教师出示课文片段,学生朗读。
  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
  ⑴你从这段话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坦克的“大显神威”?
  ⑵学生交流,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反馈预设。
  师:哦,你是从德国兵的害怕和失败中感受到的。你能读出德国兵的害怕吗?
  师:听你朗读,我感受到了德国兵的一点害怕。谁来朗读,让我们更强烈地感受到德国兵的害怕?
  师:读得很好!我仿佛看到了德国兵逃跑的场面,看来坦克的确是“大显神威”呀!来,让我们一起读读。
  师:德国兵为什么会这么害怕呢?(体会“庞然大物”)
  师:你觉得怎么样的事物称得上是“庞然大物”?你能读出坦克“庞然大物”的那种气势吗?
  师:你觉得德国兵害怕还有别的原因吗?(体会“首次”)
  师:“首次”是什么意思?这个句子中,还有哪一个词语也是“第一次”的意思?
  师:坦克第一次上战场就这么厉害,难怪德国兵都吓得(生自由说词语)。谁来读出坦克第一次就这么厉害?
  6.师:从德国兵的反应中,从坦克庞大的体型中,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坦克的神威,现在让我们有感情地齐读,一齐读出坦克在战场上的威猛气势。
  一般来说,文章的重点段就是教学的重点,特别是中年级,更应该抓住重点句段教学,帮助学生认识句与句、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掌握语段内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本段中,抓住“大显神威”一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进行理解,从而使品词、品句、品读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五、补充板书设悬疑——“绕梁余音不绝耳”
  1.师:发明家把矛的进攻和盾的防守合二为一,发明了坦克,这就叫做——矛和盾的集合。(指课题,齐读)
  2.师:那发明家又是怎样把矛和盾集合在一起的呢?(板书:?)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课堂的结尾作为课堂教学的“收场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着独特的功效,是每堂课的重要环节。在课之伊始, 抓住题眼“集合”,共探其结果;在课的终结,再次照应开头,利用“集合”存疑课外,引导学生深究“集合”之过程。
  (浙江省东阳市城东街道李宅小学 322105)
其他文献
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李德成主编《阅读辞典》)。这是略读的要义,但是“略读课文”教学不能等同于“略读”的理解,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体现“略”的味道,对文本各个内容教得简单,成“简略而过”的印象。略读课文的教学也该有其“精”的一面,所谓精,就是像精读课文那样精教。在“略”中体现出“精”,才能展现出略读课文教学的精彩,达到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略读
【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取向,体现高段学习特点。在品评语句中体会科学精神;在梳理脉络中了解文体特点;在比较阅读中习得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1.研读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做到读中有思考。  2.体会作者的写作特点,学习用事例说明道理的方法。  3.通过与本单元其余课文进行对比阅读,了解议论文基本的文体特点。  4.能仿照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文章在该单元主题“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照下,讲述了司马迁在遭到残酷的刑罚之后,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巨著《史记》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志矢志不渝精神的赞美。  文本篇幅不长,但内容却关注了司马迁的一生,所以不少故事只是一笔带过,而这常常导致学生对文本理解浅尝辄止
【摘 要】以“文坛新秀榜”为载体的习作评价是集发表、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为一体的新颖的评改平台。在班级中组建“文坛联盟”,推选佳作,然后通过教师的导向示范,在榜上以“盟友点击”“同盟回击”以及“亮点共赏”的形式进行评价,随时随地进行评价,并辅以相关的动力系统。  【关键词】文坛新秀榜 文坛联盟 盟友点击 同盟回击 动力辅助  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际教学中批改学生的作文已成为教师最头疼的
《随文练笔使用手册》是“基于随文练笔的实践型阅读课堂构建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之一。在4~6年级的使用手册中,每课均安排有2个练笔设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每则设计后面还附有“小贴士”,告诉学生从哪个角度去解读文本,怎样运用文中的语言,如何仿照课文的写法,选用什么样的材料练笔表达等。《使用手册》一经投入使用,立刻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教师们纷纷反映这些练笔设计与课文紧密结合,语言训练对
关键词:十八届三中全会;体育课;课内锻炼;健身实效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4)05-0004-05  一、问题:中小学生“烦并痛恨着”的体育锻炼  党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告诫中国的学校体育人:要加强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中国学生的体质下降已让国家和人民忧心忡忡,课内体育锻炼必须加强,“课课练”的恢复势在必行。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而,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强化读写一体,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是语文教师亟待研究探讨的问题。本课以台湾作家王淑芬的《我是白痴》一书为例,进行了读写一体的教学尝试。  第一课时  初读:感知“白痴”轮廓 初写:尝试“白痴”
随着2011年版语文新课标的颁布施行和语文课改的不断深化,2013年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在不断向纵深发展。  综观2011年版课标实施一年多来的语文课程改革,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语文课程改革逐渐从一种实验性、探索性的课程实践,转变为一种常态化的课程实践,语文课程改革进入了稳定、持续发展阶段,逐渐走向科学、辩证的和谐境界。  二是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界
摘要:通过莱格尔跑引入初中耐久跑教学案例反思,从课程整体结构观出发,提出了关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制定学习目标、综合多因素选定学习内容、灵活多变选择学练方式,从评价形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与评价反馈各方面丰富评价方式,利用正态曲线定级、标准百分、进步幅度和实验定标等方法校本化耐久跑学习评价标准等三个方面的耐久跑教学实施思考。  关键字:学科核心素养;动态分层;课程整体结构观  中图分类号:G633 .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上的童话、神话教学存在着忽略感性体验,背离真实情境、过于依赖多媒体手段、缺乏语言积累等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聚焦教材的语境、内容、形式和结构,丰富视像,扩充具象,同化物象,再造形象,用情感催化想象,启发学生优秀的想象力,从而提高语言的品鉴能力。  【关键词】想象 情感 神话 童话  想象,是最高级的思维活动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