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之国:和平是打出来的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哀戚的气氛中。每到此时,“大屠杀纪念日”及“阵亡将士纪念日”这两大纪念日总让以色列人不断深化“不再让犹太人悲剧重现”的意志。这两大节日的上午8点,以色列全国会响起警报声,所有民众都会起身肃立;行进的车辆全都停驶,乘客和司机集体下车默哀。画面和生活瞬间冻结在那两分钟。
  犹太人占以色列近80%的人口。同样是犹太人,却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和种族——以色列本身就是一个种族大熔炉。这群散居在全球各地的犹太人,宛如散落各处的咖啡渣,看似可丢弃的无用之物,但当咖啡渣凝结一起,却变得极为苦涩和强悍。
  以色列国土地形狭小,缺乏战略纵深,不得不面临敌军长驱直入的险境。受空间所迫,以色列人对国家安全的认知是:“只要失败一次,就会亡国”,其谨慎程度几乎到了偏执的地步。历史上,德国、法国、日本等很多国家都被击败过,却能生存下来。以色列则不同,若战败,唯一的选择恐是灭亡。因此,以色列的生存逻辑便是“展现强大力量,遏止敌人侵略意图”。
  随时可能被亡国的安全观,造就出以色列独树一帜的国防理念。以色列国防学院前院长雅德林少将曾说:“以色列必须奉行安全第一、和平第二的方针。安全重于和平。先有安全,后有和平。”2015年3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美国国会演说时,亦以坚忍的口吻说:“若以色列必须孤军奋战,以色列会坚持下去。”
  这股不言败的韧性,最能体现在中东国家最强悍的军队——以色列国防军身上。
  【当兵是成人的“入场券”】
  以色列《兵役法》自1959年颁布实施后,以国便一直是实行以义务役为主的征兵制国家。全球先进国家中,以色列也是唯一一个男女皆兵的国度。《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若无特殊情况,都应服兵役。男生役期将近3年,女性约2年。多数以色列人服完兵役后,才会进入大学就读。
  扣除掉极端宗教人士和阿拉伯公民等因素,至少65%以上的以色列人都曾在真枪实弹的沙场征战或磨练过。在多数以色列人眼里,军队是国民教育的最后一块拼图,唯有服完兵役,才能通过“成年礼”,被社会认定为真正的大人。以色列高中毕业生服役的热情十分高昂,不止一位以色列高中生曾亲口告诉笔者:“我很期待当兵。”对他们而言,当兵是一种荣誉。不少优异的高中生对能参与以色列精锐部队或特殊培训计划,均展现出积极踊跃的态度,即使可能遭遇的风险远比一般部队高出数倍,也在所不惜。
  在以色列,一个公民的社会地位,并非取决于其学历,而是取决于其服役的态度、所属部队和军队历练。若一个以色列青年能被分配到特种部队、空军精锐部队或特殊菁英专案培训计划,并立下战功,必定前途似锦。以色列国会教育委员会前主席密兹纳曾告诉笔者:“以色列军队的精神是,共同承担责任。我们很清楚当兵目的,知道为何而战。很多年轻人不会只为担任长官而自豪,而更想进入军中的菁英单位,把进入菁英单位视为一种荣耀和目标。”这也是以色列国防军为社会带来的正面效益:军队为青年灌输忠诚坚韧的精神、技术能力;退役后的人际关系,让以色列成为一张紧密的网络。
  国防军是各行各业、社会各阶级的大熔炉。军队里人人平等,不同社会阶层、种族、地区的人齐聚一堂,让部队比大学更适合教导年轻人学习“社会范围感”。例如一个家财万贯的士兵,也得听从一位贫民之子的指挥,这有助于打破阶级意识。以色列周边大小冲突不断,更逼迫原本散漫的高中生一入伍后必须快速成长。
  多年来,虽然因动荡的环境而阵亡的将士和百姓不计其数,但这丝毫没能抹灭以色列青年投身军旅的热情和意志;他们在多次实战经验中,学习到超出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和宝贵的生命体验,并成长为独立、成熟的公民。
  【军队也是顶尖人才培养库】
  以色列国防军有这样一种建军理念:军队不只是保家卫国的战争机器,还是一座综合性培育尖端科技人才的基地。要建立强悍的部队,不只是整军备武,更重要的是担负起训练和教育的两大功能。
  以色列一方面把军队打造为“科技研发基地”;另一方面,藉由军队强大的科技实力,寓学于军,广泛培育各类技术人才,积蓄后备部队的实力。这些后备军人回到社会,旋即成为新创企业、科技公司求之不得的人才库。《新创企业之国》一书曾比喻,以色列国防军的地位和重要性,是一所堪比美国普林斯顿、耶鲁、哈佛等世界级高等学府的教育机构。
  某些重要的军事菁英单位还有优先权,挑选出最好的人力资源。塔皮优”就是这类极菁英”的人才库。
  以色列“杰出教育中心”执行长艾肯曾告诉笔者,以色列国防军每年都会从全国高中生里,筛出1%的顶尖学生(约800至1000名),送去参加“塔皮优”选拔。這数百位高中生必须接受心理和智力测试,并通过最艰深的数理测试,最后只剩下不到10%;最后的10%还要再接受为期2天的人格和能力集中测验,最后留下来的只剩下50名;这50名全以色列最聪明的高中生,不需要像其他高中生一样,投入到实战部队。以色列国防军和希伯来大学合作,让他们进行为期41个月的培训,训练军事问题的跨部门解决能力。
  “塔皮优”成员必须服役6年,在希伯来大学接受3年的学术训练,取得数学或物理学位后,再分发到各军种。这群“菁英中的菁英”是以色列最顶尖科学家和优秀创业家的储备人才。
  为何以色列军队如此积极培育人才?原因不难理解:部队里拥有许多高科技精密设备,必须由高素质人力运作。这群高竞争人力一旦退役后,都将成为以色列新创公司极为重要的干部和创业者。笔者曾认识一位在军中服役20年的40多岁军官。他退役后,旋即应聘一个以色列的国际型企业。该企业主管得知该军官的专长和受训背景后,毫不考虑,立马邀请他加入,成为中高阶经理人。不难想见,军队培养出的高竞争人才所带来的高收益,是以色列年轻人“挤破头”参军的其中一项主因。
  此外,和美国的专业分工文化不同,以色列企业文化强调“多学科技能”,每个人多少要有不同的专业技能的才干,而非只专精在某一专业领域。因为人口不足,以色列基层士兵必须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负责多种不同任务,通力合作。国防军中的某些单位会像民间企业一样,训练年轻士兵如何通过团队合作,开创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士兵发挥企业家精神。举凡士兵想出创意点子,可解决部队遭遇的困境,军队都会不吝给予他们资源和人力去执行,也会包容他们的“建设性失败”。以色列国防军把检讨会议和战争视为同等重要,让士兵有勇气去试错。这些特殊文化,让以色列国防军成为类似一个融合创意、机灵应变和企业精神的“企业孵化器”。
  【高效独特的军事动员制度】
  在安全至上的国防观下,以色列国防军从未有“和平时期”概念,始终保持在高效运作的“实战”和“战备”两种状态中。
  因深受炮火洗礼,以色列国防军养成了着眼实战、注重实效的作风,战斗力成为其衡量工作效能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的练兵哲学是:实际战争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士兵甚至能直接否决上层军官的决定。在部队,一切都以个人的实际表现为主,而非军阶地位。6年前曾在巴勒斯坦前线服役的倪斯摩问过笔者一个问题:“若你是位基层士兵,所属部队开进一座可能暗藏恐怖分子的村落,村民被怀疑藏匿恐怖分子。此时,你的联队长官下令,对无辜的村民开枪。若不执行,以抗命议处。这枪,你开不开?”其它国家的士兵最终可能都会硬着头皮,接受命令,扣下血腥的扳机。“但以色列士兵不会”,倪斯摩说,若指挥官的命令是“违法”的,以色列士兵有权抗命和否决,且允许向上级申诉。按照以色列国防军的纪律要求,以色列士兵必须竭尽所能完成使命,但只能遵从合法命令,不应盲从“非法”指令,仍应维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
  部队具备这种文化,是因该国常面临危机四伏的挑战,快速反应成为抢夺战场先机的要件。以色列不仅要对付敌国武装侵略,还要应对国内的巴勒斯坦各派别的武装袭击,保卫以色列所占领的戈兰高地,确保加利利湖这个最大淡水水源。
  历经多次大小战役,为了应对复杂且严重的安全局势,以色列必须保留充足的军力。现任常规军大约18万人左右,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军队相比,看似寡不敌众;但以色列军队的主要优势是精良的人员训练及完善的制度,而非人数多寡。同时,以色列军队也发展出一整套既高效又独特的军事动员制度。
  以色列后备部队的战斗力绝不逊于常规部队。这些后备部队人员每年都要回营集训1到4周。一旦战事爆发,这些被召回的士兵在接到战争动员令后24小时内即可投入战斗。1973年的“赎罪日战争”中,以色列只耗费20小时便完成后备部队集结、投入战斗,结果扭转战局,反败为胜。一位从伞兵部队退伍10年,曾参与2002年伯利恒“圣诞教堂”围攻之役的以色列年轻人告诉我,他每年都要回营接受两三周的集训。国防部会在回去前的两个月前通知他。回到社会上,一旦接获军事动员令,他们必须要在三四个小时内快速抵达所属部队。所有军需物资已在军营准备好,整装待发。
  此外,以色列军队更强调从战争中汲取教训。“赎罪日战争”初期,以色列国防军曾被打得狼狈不堪,差点被叙利亚军在戈兰高地“侵门踏户”。尽管以色列最终反败为胜,但仍在战后设立以最高法院院长为首的五人委员会,对战争过程进行调查,并建议解除总长、军情局长和南方军区司令的职务。
  2006年7月以色列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的“第二次以黎战争”,却被以国认为是失败的战争。一位参与过该场战役的以色列炮兵史洛米说,以军往往占领了黎巴嫩的一处后,又退回去;不久,真主党游击队又开始骚扰,逼得以军又得再次占领,同样动作重复多次。且只要真主党游击队发动攻击的原始地是学校或居民区,以军就不能进行炮轰。该年9月,以色列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评估这场战争,并于2007年1月颁布长达250页的总结报告。报告指出,以军的主要失误在于“过度重视空中打击,地面攻击迟迟未能跟上”,报告还对时任总理欧默特和总参谋长哈卢茨提出尖锐批评,导致总参谋长引咎辞职。
  以色列国防军作风剽悍,街上的以色列士兵却看似十分随性,尤其不看重东方国家极为重视的军容风纪和外交礼仪。按东方国家军队的逻辑,士兵在公共场所应着装整齐,言谈举止都要講究军容风纪,这群20岁不到的以色列士兵的“打扮”和举止却很另类。
  不管哪里、不论男女,多数士兵都拎着行军包,斜背着一支绑着弹匣的自动步枪;贝雷帽则别在肩章下或用帽绳拴着。他们在大街上、在商店里、巴士站附近到处乱晃;三个一群、两个一伙,既无站相又无坐相,不是勾肩搭背、嘻笑抽烟,就是手里拿着零食或冰淇淋边走边吃。若在一些国家,这群“毫无军人样”的士兵应会被社会大众举起放大镜批评。估计这跟这群年轻士兵不爱受规训、不习惯服从呆板的指令,每个人从小就被鼓励独立判断有关。
  但要成为短小精悍的“战斗民族”,代价可不小。2014年以色列的国防预算约140多亿美元,占GDP总量的近6%,是中东地区国防预算最高的军队之一。在“安全至上”的生存理念下,以色列被迫成为重税的“抢钱”国家,光商品增值税就占17%以上;多数上班族的所得税介乎12%至30%之间;企业所得税也在25%以上——若哪个国家要仿效这种“战斗民族”,恐怕得掂量一下自己荷包的斤两了。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重庆市女性的职业认知现状,从女性优势职业认知,女性职业自我认知和市民对于女性职业的认知三个角度进行了问卷调研和访谈,得出了重庆女性职业认知趋向合理、现实,但
关于杨开慧被囚被杀的经过,社会上有多种版本,连毛泽东也以为她是被杀头的。章士钊则认为是“戮于市”:1963年3月18日,章士钊在《杨怀中别传》里写道:“子开智,女开慧,婿即毛泽东。泽东亡命,开慧隐于湘,为何键所得,戮于市。越二十余岁,毛公填词,有‘我失骄杨’句,吾乃请益毛公,何谓‘骄’?公曰:‘女子革命而丧其元(头)焉得不骄?’”  笔者此前对杨开慧的生平作过详细访问,目睹杨的手迹(散记),并从监
[摘 要] 文章通过对日本企业人事管理模式及我国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是新生劳动力健康成长的基础,企业留人机制是员工接受充分教育的先决条件,有效的教育培训是我国人力资本开发必经途径的观点。  [关键词] 日本模式 人力资源 流动性    进入21世纪,用工荒、人才流失及劳资纠纷严重困扰着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已成为关系到中国和中国企业是否具有比较优势的关键问题。探析二战后日本企业人
河南郑州蔡瑛(河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论处处长、编审)作为出版人,我对杂志是极其挑剔的。我之所以订阅贵刊,是因为:1.贵刊刊发的文字敢说真话,这一最低的办刊要求,相当多的报刊做得不
[摘要]本文首先从增值税改革的背景分析,阐述增值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最后分析此次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关键词]增值税改革 消费型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企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一、增值税改革的背景分析  增值税按对外购固定资产处理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消费型增值税。  增值税改革之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企业实行的是生产型增值税。此种类型的增值税在计算增值税时,不允许扣
暴方子名式昭,河南滑县牛屯镇南暴庄村人。清光绪四年,暴方子出任江苏震泽县平望司巡检,是个九品的小官吏。当时他所辖境内,社会风气不正,有个叫褚而奎的土豪,聚集了一群地痞歹人,设立赌局,抢劫民财,为害乡里,百姓怨声载道,敢怒不敢言。暴方子得知此事后,亲率差役进山,搜查捕获并加惩处。  暴方子为官清廉,“非其分所应得一钱不取”。在他的治理下,当地诸弊皆除,地方安宁,山民乐业,深受人民爱戴。当时震泽一带有
期刊
畜禽粪便污染物已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全市畜禽养殖业调查,结合国内有关研究成果,基于2012年潜江市统计年鉴数据,估算了潜江市畜禽粪便污染物产排总量,结果表明:潜江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自1997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经历了提倡、回避和重新引用三个阶段。2007年1月1日起实施的现行会计准则中大量使用了公允价值计量,随着我国企业在海外融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