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研究

来源 :安家(建筑与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电力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系统构建及运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增强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控制效果、优化设备的安全性能,需要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加以思考,避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设备应用质量等受到不利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进行系统阐述。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能
  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控制要求,充分考虑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降低电力系统及设备运行故障发生率,获取良好的生产效益,延长电力设备使用年限。因此,在加强电力系统运行研究、改善控制状况的过程中,应给予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更多的关注,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性。
  1电力系统运行概述
  在增强电力系统运行效果、提升控制水平的过程中,需要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进行更多的考虑,深入思考人员的优化配置、运行过程控制效果评估等,防止出現电力系统及设备故障问题。与此同时,在实现电力系统运行控制目标、增加经济效益的过程中,需要对控制方式的不断优化加以思考,重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建及科学应用,从而提升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水平,保持设备应用风险良好的应对状况,给予电力生产效益增加中更多支持。
  2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2.1智能技术的应用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中包含了智能技术、信息网络及电气技术等,在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充分考虑智能技术的应用,有利于实现对智能化控制方式的高效利用,有效应对电力系统运行故障问题,满足安全性及可靠性要求,丰富电力系统运行中所需的控制技术。同时,通过对智能技术科学应用的思考,可加深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的智能化程度,满足电力资源高效利用要求,为电能的正常输送提供专业支持,更好地应对智能化时代的形势变化,逐渐扩大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范围。
  2.2仿真技术的应用
  仿真技术隶属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范畴,应用中具有安全、高效及适用性良好等优点,可为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中提供技术支持。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仿真技术引入及应用的综合考虑,可实现对数据信息的高效处理,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科学分析,增强系统网络动态监控效果,满足电力系统运行风险科学应对,不断优化与之相关的设备工作性能;(2)在仿真技术的支持下,可使电力系统运行过程控制更加高效,为其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降低电力系统及设备应用中的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同时,当仿真技术应用方面得到足够的重视后,也能使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控制思路更加清晰,优化控制系统的使用功能,全面提升电力系的运行水平,并达到仿真技术利用价值最大化的目的,满足自动化控制系统科学应用要求。
  2.3集成管理技术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管理状况是否良好,与其能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使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管理效果更加明显,需要了解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功能特性、利用价值等,为与之相关的集成管理技术应用进行更多的考虑。具体表现为:(1)加强集成管理技术使用,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集中管理,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满足信息资源共享要求,逐渐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2)充分发挥集成管理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优势,有利于增加管理活动完成中的技术优势,保持丰富信息资源良好的整合利用状况,避免影响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
  3提升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应用水平的策略
  3.1健全管控体系
  为了实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控制目标,保持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良好的应用状况,需要考虑管控体系的不断健全。在此期间,应关注精细化管理方式的高效利用,充分发挥全过程控制方式的实际作用,并在完善的管控机制的配合作用下,确定好符合实际要求的管控体系,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及时处理,从而提升其科学应用水平,实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控制目标。
  3.2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在电力系统应用过程中,为了增强自动化控制效果,提升相应技术应用中的专业化水平,应给予专业人才培养足够的重视。具体表现为:(1)完善电气工程自动化方面的人才培养机制,并执行到位,开展好专业性强的培训活动,增加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专业人才数量,实现对安全隐患的高效处理;(2)通过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可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更具专业性,给予这方面控制技术应用水平提升中必要的支持。
  3.3加大科学应用研究力度
   电力系统运行中因人员、技术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性能、运行效果等受到了潜在威胁。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重视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引入及应用,并从理论研究及实践分析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自动化控制技术科学应用研究力度,实现对丰富研究成果的转化利用,从而达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控制水平不断提升的目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探讨,有利于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实时控制,满足设备稳定运行要求,实现电力生产效益最大化目标。因此,未来在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水平、优化控制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加深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促使电力系统运行控制效果更加显著,减少设备故障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刘志超.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试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1,(18):192-193.
  [2]马爽.电力系统运行中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06):74-75+78.
  [3]金智勇.试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0,(08):195.
其他文献
一次性输液针头帽为无菌物品,笔者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其还能应用于其他用途,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1.方法:(1)患者在留置导尿时,为防止一次性放尿过多,可在需要夹管时,将尿管反折,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套上,即可夹管,如需要放尿,即可取下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即可放尿.(2)在连续输液时,如第二瓶液体内压力过大,液体可自输液排气管外流,此时可将输液排气管反折,用一次性输液针头帽套上,待液体输入一会儿后,再将一
期刊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手术期低体温的发生原因及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的护理质量.方法 综合分析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手术期发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给予预防护理措施,将60例手术病例分为常规组及保温组,采用机体局部保暖供热、输注加温液体等措施进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术前、术中、术后的生命体征、尿量变化及术后麻醉清醒恢复情况.结果 与保温组相比,常规组新生儿术后清醒延迟,发生并发症及住院天数
目的 探讨急诊行血管内颅内自膨胀式专用支架(Neuroform支架)辅助下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护理.方法 回顾分析10例在我院急诊行血管内Neuroform支架辅助下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术中及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 10例患者全部顺利通过了手术,经过1~6个月的随访,均预后良好.结论 术前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给予正确的抗凝及防止血栓治疗、术后防止血管痉挛、穿刺部位出血和血栓护理、
摘要:本文简要概述了石油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不可控因素较多、技术应用难度较大以及石油开采量较少的问题,重点探究了应对工程技术问题的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提高人员专业性以及灵活应用多种采油措施等对策。  关键词:石油采油工程;采油技术;三次采油  引言:石油开采的初期所应用的开采技术与措施都较为落后,其能够采收到的石油资源非常有限,导致虽然应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仍然有大部分石油未能得到采收,其价值无法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亲属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应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及自制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对100例脑卒中患者亲属进行调查.结果 脑卒中患者亲属消极应对因子得分离于常模,其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得分均高于常模(P<0.01);相关分析表明,脑卒中患者亲属SCL-90躯体化因子得分与积极应对得分呈负相关(P<0.05
目的 分析影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出入量记录准确的影响因素,以采取相应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方法随机选择风心病患者60例,分析影响出入量记录准确性的因素,采用对照方式比较护理干预前后出入量记录的准确效果.结果风心病患者影响准确记录出入量的原因主要有患者个人因素、护理宣教不到位、测量工具不准确等;护理干预可控制并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论严格控制风心病患者出入量平衡至关重要,是评价基
摘要:现如今全过程管理理念深入人心,且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建筑行业。建筑工程审计工作中应用全过程管理理念提高了建筑工程审计监督水平、发挥建筑工程审计的服务功能且优化资源配置。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建筑工程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强化监督流程、规范审计行为三个不同的优化建筑工程审计全过程管理的策略,希望为建筑工程审计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建筑工程;审计;影响  建筑工程审计工作中全过
在小儿灌肠的过程中,由于量杯溶解药末时慢而不充分,且加温时间长、操作繁琐,笔者用注射器外包装袋代替量杯,可使药沫与生理盐水充分快速溶解,而且加温时间较短,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材料:20 ml注射器、生理盐水、弯盘、热水、灌肠药、灌肠管。
期刊
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护理危机事件的成因,提出防范策略,规避护理风险,保证护理安全.方法 对主动上报的38例神经外科危机事件进行分析,寻找构成原因.结果 因疾病及护理人员因素造成的危机事件各占事件总数的31.59%,患者因素占事件总数的23.68%,环境及药物因素分别占事件总数的5.26%和7.89%.结论 神经外科护理危机事件是由多重原因造成的,需要通过预警评估、提高可视度、动态人力调配、维护环境安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肝移植术后精神症状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比分析,将212例肝移植病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1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科学的心理干预和音乐干预,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焦虑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3 d正常情况的比较70.00%vs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