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氛围营造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jiaw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及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具有重要影响。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多个方面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 氛围;营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6-0164-01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面对极具现代意 识的语文新课程, 面对变革中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 中的许多问题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作为一名教师,如何经营语文课堂,如何展现语文课的魅力成为了当下语文教学的重点。传统课堂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地方, 教学的方式是独白式的,而现代课堂则不尽然,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地方, 还是知识生成的场所, 文化传承和创造的天地。
  一、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浓厚氛围的重要意义
  浓厚的教学氛围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顺 利开展及教学目标任务的顺利达成具有重要影响,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软实力。在教学中着力营造 浓厚氛围有三个方面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研究显示,有72%的学生认为,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对于自身语文学习热情的高低具有直接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和谐的氛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内心喜爱学习语文,这对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和提升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更为敏感,其对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投入程度。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开展,而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乐于和教师接近,乐于接受教师的讲解,从而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有利于深化思想教育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学承担着思想教育的功能,为了提高思想教育的 有效性,教师应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 围中受到教育,在内心震撼的状态下受到教育。在语文课堂上营造浓厚的氛围,能够让思想教育的成效更加深入持久,对学生发挥更为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
  由于教师与学生都已经十分习惯和熟悉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这里的改善不是改变,不是更换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如果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彻底的改变,那么学生会很难接受,老师也难以一时半刻学会并掌握及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善时,应当循序渐进,以传统的教学法为主,慢慢加入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将新的元素加入进去,这样就会使学生不断地产生新鲜感,从而对语文教学产生持续不断的兴趣,这样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气氛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改善。
  三、调动学生参与,营造集体朗读氛围
  朗朗的读书声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身处其中的学生会被感染,进入一种高效语文学习状态。所以,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晨读机会,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仅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实现高效学习氛围,更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感和对课外内容的把握,实现良好的语文内容理解过程,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一个良好的方式方法。对于朗读这种方式方法,可以安排学生每天早晨上课前进行朗读,也可以在教育教学中针对课文中的朗读经典片段开展欣赏性朗读。让学生凭借对声音的直觉对语言做出敏锐的反映,通过瞬间性的感知与领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四、以现代教学媒体增强教学生动效果
  现代教学媒体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抓手,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学校多媒体设备配备率大幅上升,这就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撑。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现代教学媒体的作用体现出来,通过网络、多媒体演示的方式,将生动的信息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怀着浓厚的兴趣开展探究活动。尤其是运用多媒体补充学生感知方面的不足,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例如在《故宫博物院》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了故宫里不同景点的精美图片,一下子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起来。这样的过程既补充了信息,也激起了学生学习探究的欲望,整个课堂显得非常生动活跃。
  五、重视生动多样的教法, 激活课堂
  教学法不是一堆公式,其关键在于操作者的活用,教师的教法思路同样有一个求活的问题。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并灵活地加以运用,适时地进行操作,课堂才会生动。 教师如果多年来一直秉承一种教学方法,一成不变,那么学生就会畏学、厌学甚至懒得学。笔者认为,针对不同文体的篇目,教师在具体的实施教学中,不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应采取不同的主体性教学方式,从多角度实施语文教学,来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
  (一)诗歌散文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笔者认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要做到这点要求, 教师授课时有必要引导学生多朗读欣赏。阅读时,要求他们尽量读出情感,读出风格,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领会其意境美,从而体会文本内容,这也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常言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放开让学生去读,这是语文实施主体性教学最根本的一步。通过阅读,教师可以赏析引导,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对剩下的内容进行理解剖析,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 生敢于思维创新的能力。
  (二)文言文教学。
  新课程目标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 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鉴于此,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先是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再分小组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然后让小组组长展示本组归 纳总结的文言知识点,其他组补充纠正。这样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改变了过去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灌”“替”的做法,从而使他们在阅读文言文的实践中得到提高。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 经营好一堂课,让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在幼儿教育中,要培养儿童讲卫生、爱清洁的好习惯,在实践中锻炼他们讲卫生的能力,既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也是幼儿园文明美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园在开展卫生习惯养成时,要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促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不断要求,我国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水平也不断提高。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并进一步促使小学阶段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目的
当前仍有一些边远山区因群众居住分散,离城镇又太远,供电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但是,山区农村多山溪小河,蕴藏着一定数量的水力资源。因此,山区农村小(微)型水电站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一直均被视为殖民主义寓言,其主人公普洛斯彼罗和卡列班是殖民与被殖民的象征。作品中无论是在语言文化上还是在命运的安排上都有潜在的后殖民主义。基于
2002年11月22日中午,汉中秦元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职工发现一台37kW离心式引风机振动非常厉害,便立即停机,紧固引风机的底脚螺栓时,却发现8只底脚螺栓断了2只。在这之前,操作工还发现
摘要: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全面发展,适应专业发展规律,符合社会需求,实践教学的质量是保障和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实践教学评价是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建立一套符合市场需求、科学规范、客观合理、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将其用于实践教学评价十分必要。  关键词: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化;管理  中
近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这部专
世纪之交的沉思——对建国以来农村演进的反观与前瞻孟令伟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充满历史的凝重感和渴求之情,胸中如山呼海啸,潮涌浪卷。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演进及未来的发展趋